原告孫某。
委托代理人朱澤明、王悅,河北宏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秦某某扎根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秦某某市海港區(qū)紅旗路233號付1層。
法定代表人李紅仔,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鄭漢軍,公司副總經(jīng)理。
原告孫某與被告秦某某扎根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許慶海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孫某的委托代理人朱澤明、被告秦某某扎根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鄭漢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12月1日,原告(甲方)、被告(乙方)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原告將位于海港區(qū)紅旗路233號負一層租賃給被告使用,租期兩年,自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第一年租金33萬元,支付方式為首次支付20萬元,含押金3萬元,次年5月份補交16萬元。第二年租金35萬元,支付方式為2015年11月支付25萬元,2016年5月支付10萬元。合同第五條第3項約定,甲方有權(quán)要求乙方按時、足額繳納租金,如乙方過期繳納租金,每過期一日,甲方有權(quán)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兩倍收乙方滯納金(30日內(nèi)不算違約)30日后如不交租金,房屋不予保留,并且扣除押金。
合同簽訂后,原告將租賃房屋交付被告,被告依約履行了第一次的付款義務20萬元含押金3萬元,但是沒有完全履行第二次付款義務,拖欠原告第一年度的房屋租金5萬元。因被告拖欠租金,原告于2016年1月19日訴至本院,要求判令:1、解除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2、被告給付拖欠的2015年度租金以及按實際占用天數(shù)給付2016年度租金67950元(959元*50天)并承擔違約金30000元,以上共計玖萬柒仟玖佰伍拾元(97950元);3、被告承擔訴訟費用。
訴訟中被告稱,合同中寫明欠租金超過30日雙方的房屋租賃合同自動解除,原、被告之間已經(jīng)不存在房屋租賃合同,所以原告將沒有出租出去的一段時間的房租加在被告身上是不合理的,被告不認可。2015年12月14日被告解散,被告想將辦公室的用品處理掉用來償還房屋租金,物業(yè)不讓被告搬走租賃房屋內(nèi)的辦公用品,一直被原告扣押在訴爭房屋內(nèi)。被告實際占有房屋的時間并不是原告所述的50天。被告公司解散之后除了放保險柜的房間的鑰匙由被告控制之外其余6個房間的門一直開著,被告認為其公司解散之后與原告進行了口頭交接。
以上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及相關(guān)證據(jù)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為合法有效合同,雙方應當按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義務。訴訟中,原告要求解除合同,被告亦同意解除合同,該合同本院予以解除。被告應當按合同約定于2015年5月份向原告支付租金16萬元,但直到原告起訴時,被告尚欠原告2014至2015年度租金5萬元,該租金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被告同意用原告收取的3萬元押金予以折抵,折抵后尚欠2萬元;訴訟中被告表示在2015年年底就不再經(jīng)營,但被告未與原告交接訴爭房屋,其應當按租賃合同約定的租金標準向原告支付租金35萬÷365天×50天=47945元;被告未按期足額向原告支付租金,其行為構(gòu)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雙方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扣除押金,因約定押金為3萬元在租金計算時進行了折抵,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3萬元違約金。被告的抗辯理由,缺乏證據(jù)支持,本院不予采信。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九十三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孫某與被告秦某某扎根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1日簽訂的《租賃合同》;
二、被告秦某某扎根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向原告孫某支付租金67945元,違約金3000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249元,減半收取,由被告秦某某扎根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員 許慶海
書記員:范宏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