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被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住玉田縣。
被告(原告):杭某鋼構(河北)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某公司),住所地玉田縣縣城北環(huán)路。
法定代表人:張振勇,系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小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系被告公司職工,住玉田縣玉田鎮(zhèn)昌盛小區(qū)26棟2單元402,特別授權。
委托訴訟代理人:蔣愛明,河北伯雍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孫某某與被告杭某公司因勞動爭議糾紛分別提起訴訟,本院于2018年5月1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孫某某,被告杭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小東、蔣愛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孫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支付給原告超時加班工資97572.99元;2、判決支付給原告拖欠帶薪年休假工資11984.4元;3、判決支付給原告拖欠雙休日工資29961元;4、判決支付給原告拖欠法定節(jié)假日工資8788.56元;5、判決支付給原告拖欠春節(jié)期間未休年假工資2396.88元;6、判決支付給原告拖欠夜班津貼9770元;7、判決支付給原告拖欠經濟補償8689.26元;8、判決支付給原告拖欠工資總額的25%的賠償金;9、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2014年7月19日,原告到被告處工作,并于當日與被告方簽訂了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雙方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合同期限為2014年7月19日起至2017年7月18日止,為期3年。被告安排原告在保安員崗位工作,其中試用期為3個月,試用期工資壹仟陸佰元加崗位補貼。試用期過后,工資壹仟陸佰元加崗位補貼。每月2天公休。獎金年底根據(jù)原告業(yè)績確定。原告的工資由被告方以貨幣形式在每月25日前支付上一月工資,被告方不得克扣和無故拖欠工資。工作時間與地點:早7點,晚19點交接班,地點:公司大門口及廠區(qū)?!逗贤瑫分械谄邨l:原告的工作時間,按“不定時工作制”確定,被告依法安排原告加班的,原告應該服從,被告應安排原告補休或依法支付原告方加班工資。第九條:原告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以及被告方的內部規(guī)定,享有休假福利的權利。第三十一條:原告的工資增減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的發(fā)放,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等,均按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以及被告方依法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第四十七條:因被、原告任何一方的過錯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五十一條:本勞動合同未盡事項,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若與國家今后下達的規(guī)定相抵觸時,以國家新規(guī)定為準?!币陨鲜请p方約定好的。原告是一名退伍老兵、黨員,在被告處工作期間,始終以一名軍人和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圓滿完成了被告所交給的各項任務,為被告爭得榮譽,在2015年年終還被評為“先進個人”。但是被告方在履行合同的同時,沒有按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也沒有按雙方約定條款執(zhí)行。惡意拖欠和克扣勞動者的合法收入,給原告經濟上造成了損失,這是被告方一手造成的,應承擔法律賠償責任?,F(xiàn)就給原告造成損失各項所列如下:一、《合同書》中第七條第2項:“按不定時工作制”制定工作時間,這與實際不符,首先原告交接班時間固定,工作地點固定,倒班編排固定,根據(jù)國家及法律對實行“不定時工時制”有3種情況?!秳趧硬筷P于企業(yè)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中第四條有明文規(guī)定,警衛(wèi)崗位不在其范圍。被告也沒有取得合法有效的審批手續(xù)。所以我認為此條是無效條款、霸王條款。懇請法院依法判定,并支付給原告超時加班加點工資97572.99元。因原告在被告處工作期間,是兩班倒制,早7點和晚19點交接班,一個星期一倒班,每個月有2天公休,原告在被告處工作兩年零拾個月,共出勤了977天。每天超過國家規(guī)定4個小時工作,被告始終沒有給付過任何補休和加班補償。根據(jù)《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國務院第174號令)第三條和《勞動法》第四十三條、四十四條第一項及《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三十條規(guī)定,被告惡意拖欠超時加班工資這是事實,現(xiàn)有打卡記錄、警衛(wèi)值班記錄、2015年1-12月份考勤表可以證明。懇請法院依法判定。二、拖欠帶薪年休假工資11984.4元。原告在被告處工作近3年,應享有帶薪年休假的權利。但這一權利被被告給剝奪了,也沒支付過任何補償。根據(jù)《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中第二條、第三條和《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三條、第四條、第十一條、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懇請法院依法判定。三、拖欠雙休日加班工資29961元。原告在被告處工作2年零10個月,共1046天,實際出勤977天,其中雙休日應是294天,被告方只讓我休了69天,還有225天未讓休,在加班。根據(jù)《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國務院第174號令)第三條、《勞動法》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2項和《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三十條之規(guī)定,懇請法院依法判定。四、拖欠法定節(jié)假日工資8788.56元。根據(jù)國家法律規(guī)定,每年有11天法定節(jié)假日。因警衛(wèi)的職責特殊性不能按時休假,節(jié)后又不能補休和輪休,人員少,一個班3個人,無法補休和輪休,被告只支付了多一倍的工資。未按國家有關法律規(guī)定300%執(zhí)行,侵害了本人的合法權益,給我經濟上造成了損失,應承擔責任。懇請法院依法判定。五、拖欠年假加班工資2396.88元。自2014年7月19日到被告處工作期間,共趕上春節(jié)3個,因工作的性質,每年春節(jié)放假期間照常上班。被告從來沒有安排過補休或輪休,也沒支付過加班補償,只給了一些餐補費。根據(jù)《勞動法》第四十四條(二)項和《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中(2)項規(guī)定,拖欠年假加班工資。懇請法院依法判定。六、拖欠夜班津貼9770元。原告在被告處工作兩年零拾個月共出勤977天。其中夜班占12是488.5個,被告從來沒支付過夜班津貼。被告違反了省政府《關于提高企業(yè)職工收入的意見》(冀政【2008】60號)文件和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下發(fā)的《河北省關于調整提高企業(yè)崗位津貼、夜班津貼標準》的通知(冀勞社【2008】50號)文件的第二條規(guī)定、第四條規(guī)定:被告不支付夜班津貼就是違法,應承擔賠償責任。懇請法院依法判定。七、拖欠經濟補償金8689.26元。因被告始終沒有按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和雙方簽訂的合同中條款執(zhí)行,所以原告根據(jù)《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第三十八條和四十條之規(guī)定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并支付給原告經濟補償金8689.26元。八、依法支付經濟賠償金。依據(jù)《勞動法》第八十五條和《最高法院審理勞動爭議的解釋》第十五條的二、三、四款的規(guī)定,特向法院申請由被告支付給原告拖欠工資總額的25%的賠償金。九、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懇請法院依法判定。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jù):
1、原告身份證復印件一份,證明原告身份情況;
2、仲裁申請書、裁決書各一份、送達回執(zhí)兩份,證明原告曾向仲裁委申請仲裁,仲裁委進行了裁決,并于2018年5月7日簽收裁決書,向法院起訴符合法律規(guī)定;
3、退伍證復印件一份,證明原告為參軍退伍人員;
4、勞動合同書一份、考勤表、打卡記錄、銀行賬戶明細、保安人員績效考核細則、門衛(wèi)值班記錄復印件各一份,證明原告在被告處工作期間的工作情況;
5、參保人員個人賬戶確認表一份,證明原告參加工作年限;
6、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調整提高企業(yè)崗位津貼夜班津貼標準的通知一份,證明原告主張夜班費用的法律依據(jù)。
被告杭某公司辯稱,1、原告與被告于2014年經平等協(xié)商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約定適用不定時工時制,雙方按該合同約定履行至原告申請仲裁解除勞動合同止,該勞動合同是原被告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在實際履行合同近三年期間內原告從未提出過異議,因此原被告雙方應按合同約定適用不定時工作制,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適用不定時工作制不執(zhí)行延時加班、雙休日工作、法定節(jié)假日加付工資報酬的規(guī)定,原告主張超時加班費、拖欠帶薪年休假工資、拖欠雙休日工資、拖欠法定節(jié)假日工資、拖欠春節(jié)期間未休年休假工資沒有法律依據(jù),應駁回。2、原告主張訴請第二項,依據(jù)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guī)定,職工是否休年休假應根據(jù)職工本人的意愿,單位不能強行安排必須休假,如職工因個人原因為升職、獎金等不休假繼續(xù)上班,單位不應給予正常工資三倍的工資報酬,否則對單位不公平,要不然單位寧愿安排職工休假也不可能讓其上班,本案中原告從未申請或要求休假,被告也從未拒絕或因工作原因未能安排原告休假,原告未休年休假一方面是其個人意愿,另一方面也是因原告因到其他單位就業(yè)而直接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導致被告不能安排其休假,被告不應給付原告未休年休假工資。3、原告主張的夜班津貼,無法律依據(jù),夜班津貼中不包含門衛(wèi)崗位,主要適用于生產性工作崗位,應駁回原告夜班津貼的主張。4、原告主張經濟補償金、拖欠工資經濟賠償金均是基于被告不能按時給付加班費的理由,原告主張加班費訴請是基于加班的理由,原告在被告處工作約定不定時工作制,不存在加班,不能主張加班費,原告不能據(jù)此主張經濟補償金及拖欠工資經濟賠償金,應駁回。
原告孫某某起訴后,被告蕭公司在法定期限內起訴并訴稱,原告申請玉田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調解委員會依法仲裁被告應給付其加班工資、未休年休假工資、經濟補償金等,且玉田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出具玉勞人裁字【2018】035號仲裁裁決書,裁決被告應給付原告加班工資30511.34元、未休年休假工資3412.7元、經濟補償金7876.2元,合計41800.24元。事實上,原告在被告處從事門衛(wèi)工作,約定不定時工作制,且白班2-3人,夜班3-4人,同班人員之間輪流休息,并非總當值,并且還包含用餐時間。綜合白班、夜班工作時間以及工作情況,扣除輪休以及用餐等時間,原告并不存在加班情形。此外,原、被告之間約定的工資為1600元,而被告實際支付給原告的工資為3000多元,即使存在加班,也已足額支付了工資及加班費。原告于2017年6月5日主動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導致被告不能正常安排原告休年休假,且不符合給付經濟補償金的法定情形。綜上所述,被告不應給付原告加班工資、未休年休假工資、經濟補償金。故被告不服玉田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裁決,依法起訴,要求判令不給付原告加班工資、未休年休假工資、經濟補償金。
被告杭某公司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jù):
1、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各一份,證明原告主體資格;
2、仲裁裁決書一份、送達回證復印件兩份,證明原告不服仲裁裁決,在法定期限內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請;
3、勞動合同復印件一份,證明原被告雙方經協(xié)商一致簽訂本合同,該合同合法有效,應按合同約定執(zhí)行不定時工時制及工資報酬;
4、扶持退役軍人再就業(yè)選崗意向登記表復印件一份,證明被告孫某某于2017年5月19日到玉田鎮(zhèn)阜金居委會就業(yè),被告在未與原告解除勞動合同期間已向其他單位就業(yè),導致原告不能安排被告孫某某予以休年休假,不符合給付經濟補償金的法定條件。
被告杭某公司的質證意見:
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中,對證據(jù)一、二、三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jù)四中的考勤表有異議,該考勤表是原告自己單方制作,并非被告處正規(guī)考勤表,不能證實其實際出勤天數(shù),對證據(jù)四中的其他證據(jù)無異議,該組證據(jù)中勞動合同第七條約定適用的是不定時工作制,第二十八條約定工資1600元,原告提交的銀行流水中也明確顯示被告給付原告的工資遠遠高于約定工資,退一步講即使原告存在加班情形,被告也支付了加班費,門衛(wèi)值班記錄均顯示值班時三到四人不等,且原告并非總當值,夜班過程中存在休息。對證據(jù)五真實性有異議,該證據(jù)無參保單位蓋章確認。證據(jù)六不是證據(jù),通知中明確表明輪班性生產作業(yè)崗位,原告崗位不屬于該通知中規(guī)定的內容。被告不應賠償原告任何損失,原告主張中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訴訟時效二年,訴請二訴訟時效一年。
原告孫某某的質證意見:
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中,對證據(jù)四不認可,我與居委會簽訂勞動合同可以提交。對其他證據(jù)無異議。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孫某某于2014年7月9日到被告杭某公司從事保安員崗位工作,雙方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合同期限為2014年7月19日起到2017年7月18日止,共叁年,其中試用期叁個月;工作時間為不定時工時制,工資為每月固定發(fā)放壹仟陸佰元加崗位補貼,年底獎金根據(jù)公司業(yè)績確定(合同其他內容略)。原告在被告處工作分白天班和夜間班,上班時間分別為早7時至晚19時、晚19時至早7時,實行兩班倒,每月公休兩天。2017年5月30日原告從被告處離職。原告在被告處工作2年10個月余,實際出勤天數(shù)為977天。原告于2017年9月6日向玉田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玉田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于2018年4月13日作出玉勞人裁字[2018]035號裁決書,裁定:“一、被申請人杭某鋼構(河北)建設有限公司在本裁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申請人孫某某加班工資30511.34元、未休年休假工資3412.7元、經濟補償金7876.2元,合計41800.24元。二、駁回申請人孫某某的其他仲裁請求?!?,原告孫某某、被告杭某公司不服仲裁裁決,均在法定期限內起訴至本院。
另查明,依據(jù)原告提供的借記卡賬戶歷史明細清單,原告2014年7月至2017年5月月平均工資為2892.47元。原告在勞動合同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2625.42元。
上述事實,本院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原、被告間存在勞動關系。雙方應按照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依法解除勞動關系。原、被告間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事由存在爭議,對此被告應承擔舉證責任,被告并未提供證據(jù)證實雙方間解除勞動關系存在合理事由,違反勞動法相關規(guī)定,應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數(shù)額為7876.26元(2625.42*3)。原告在被告處工作實際出勤天數(shù)為977天,每天工作12個小時,勞社部發(fā)[2008]3號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規(guī)定,月計薪天數(shù)為21.75天,故原告每天工資為132.99元,每小時工資為16.62元,考慮原告在工作期間均有一餐在崗位上進行,本院酌定每日予以扣除0.5小時進餐時間為宜,原告共計加班1709.75小時(977÷2*4-244.25)。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之規(guī)定,被告應給付原告加班費數(shù)額為42624.07元(1709.75*16.62*150%)。原告在被告處工作二年十個月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故原告每年年休假為5天,合計應為15天,該條例第五條“……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shù),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故被告應給付原告未休年休假工資數(shù)額為5984.55元(132.99元*300%*15天)。本案中原、被告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原告工作崗位為保安員,工作時間為不定時工時制,根據(jù)勞動部《關于企業(yè)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第四條之規(guī)定保安人員屬于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人員,本案原告雖然存在雙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工作的情形,但原告工作期間實行一休一的工作制度,法定節(jié)假日可按加班處理,被告在安排原告雙休日工作的同時實際上也已經安排了原告在周一至周五期間進行了補休,故被告無需支付原告雙休日及法定節(jié)假日工資。原告工作崗位為保安員,原告在工作期間對其工作時間的特殊性應是明知的,其要求被告給付夜班津貼,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給付拖欠工資總額的25%賠償金,因原告在申請勞動仲裁時并為主張該項損失,對此本院不予處理。被告主張雙方約定月工資為1600元,實際發(fā)放給原告的工資超過1600元部分為加班費,但依據(jù)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第二十八條被告每月固定發(fā)放壹仟陸佰元加崗位補貼、年底獎金根據(jù)乙方業(yè)績確定的約定,原告工資的組成部分應為固定工資加崗位補貼加年底獎金,故被告上述主張缺乏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原告于2017年5月30日離職,于2017年9月6日提起仲裁,未超過訴訟時效。故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應予部分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三十一條、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杭某鋼構(河北)建設有限公司給付原告孫某某加班費42624.07元、未休年休假工資5984.55元、經濟補償金7876.26元,以上共計56484.88元,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付清;
二、駁回原、被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負擔,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向本院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振芳
人民陪審員 楊勝利
人民陪審員 劉雨晴
書記員: 軒宗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