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孫士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所地山東省滕州市。
委托代理人劉兵,黑龍江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海林市金色莊某米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鮮族鎮(zhèn)。
法定代表人莊某,該米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
被告莊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海林市金色莊某米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住所地黑龍江省海林市。
原告孫士民與被告海林市金色莊某米業(yè)有限公司、莊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2月1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5月24日、2016年7月31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孫士民及其委托代理人劉兵,被告海林市金色莊某米業(yè)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莊某、被告莊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經合議庭主持雙方當事人到現場勘查情況屬實,雙方當事人確認并簽字,對其予以采信。
根據原、被告舉證、質證、法庭調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本案事實如下:
原告孫士民與被告莊某于2014年8月1日簽訂了建設施工合同,約定金色莊某米業(yè)有限公司的車間改造、庫房擴建基礎、偏廈子的基礎、三個糧倉基礎發(fā)包給孫士民施工隊,其中車間改造、庫房擴建、再建三個糧倉基礎的人工費一口價16萬元,偏廈的基礎,甲、乙雙方另訂單價。工程完工后,因存在兩個小糧倉基礎與圖紙設計要求存在偏差,二被告因此支付人工費14萬元,尚欠2萬元,因存在質量問題,被告拒付。
另查明,合同中約定的偏廈子是位于辦公室的旁邊,沒有進行施工。
本院認為,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業(yè)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應當認定無效。建設工程合同無效后且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的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修復后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發(fā)包人請求承包人承擔修復費用的,應予支持。(二)修復后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的,承包人請求支付工程價款,不予支持。因建設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損失,發(fā)包人有過錯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原告孫士民系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業(yè)資質,是其個人行為,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所簽訂的施工合同屬于無效合同。在施工中對其中兩個小糧倉基礎又稱底座未按施工圖紙要求施工,與圖紙設計要求存在偏差。庭審時,原告自認存在偏差七公分,經現場勘查,這一情況屬實,影響糧倉承載重量,被告未實際使用,應屬于建設工程質量不合格。原告應當修復,修復后經驗收合格,再支付所尚欠工程款2萬元。關于偏廈子基礎工程是否實際施工,如何支付人工費問題。在簽訂施工合同中約定偏廈子基礎另訂單價,經庭審調查及現場勘驗證實,合同中約定的偏廈子是位于辦公室旁邊,未實際施工,雙方對這一事實認可。但原告主張在實施庫房擴建工程中,存在超出約定工程,即位于庫房后側與庫房接觸部分,將其替代合同中偏廈子工程。被告稱庫房擴建工程是一體的,不含偏廈子基礎工程,不能分開,不是偏廈子基礎是庫房擴建。從現場勘查看,庫房擴建屬于一體,無法界分該部分屬于偏廈子,雙方簽訂的施工合同,庫房擴建、車間改造、三個糧倉,是一口價16萬元,如果雙方變更合同,應當協商一致。施工合同未約定庫房擴建工程面積及范圍,擅自將這部分取代偏廈子基礎工程,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對這一主張不予支持。莊某系海林市金色莊某米業(y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其行為系職務行為,不是個人行為,駁回對其本人的訴訟請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十三條、第六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孫士民自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于三個月內將其承建的被告海林市金色莊某米業(yè)有限公司的二個小糧倉基礎進行修復,修復后經竣工驗收合格,被告海林市金色莊某米業(yè)有限公司支付尚欠工程款2萬元;
二、駁回原告孫士民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95.50元,由原告孫士民負擔295.50元,被告海林市金色莊某米業(yè)有限公司負擔3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于 剛 審 判 員 高文棟 人民陪審員 王廣瑞
書記員:馮桂香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