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軍
袁忠君(黑龍江三維(北京)律師事務所)
李金潭(黑龍江三維律師事務所)
哈爾濱哈某汽車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尤德海
黃衛(wèi)東
原告孫國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北京市萬里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住哈爾濱市平房區(qū)。
委托代理人袁忠君,黑龍江三維(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金潭,黑龍江三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哈爾濱哈某汽車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法定代表人鄒文超,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尤德海,該公司人力資源部干事。
委托代理人黃衛(wèi)東,該公司法律顧問。
原告孫國軍與被告哈爾濱哈某汽車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孫國軍于2014年12月22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2月3日公開開庭審理。
原告孫國軍及其委托代理人袁忠君、李金潭,被告哈某公司委托代理人尤德海、黃衛(wèi)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孫國軍訴稱:孫國軍于1989年到哈某公司工作,從事數控車工工作。
1999年哈某公司派孫國軍到哈某公司廣州站任銷售員,2002年孫國軍任深圳站站長,2009年調回哈某公司市場部工作。
2011年經銷商肖某某與哈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哈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產生糾紛,肖某某以哈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孫國軍為被告提起訴訟。
哈某公司令孫國軍停止工作全力配合。
2012年4月10日,孫國軍收到肖某某案一審判決書后,與委托律師協商案件后續(xù)事宜,上訴期滿后,案件當事人雙方均未上訴,判決生效。
后哈某公司一直未給孫國軍安排工作,孫國軍一直處于待崗狀態(tài)。
2014年6月,孫國軍到哈某公司辦理離職手續(xù),被告知哈某公司已于2012年7月10日以孫國軍連續(xù)曠工違反公司管理制度為由,解除與孫國軍的勞動合同。
2014年9月17日,孫國軍到黑龍江省社保局查詢得知哈某公司已于2012年6月1日停止為孫國軍繳納養(yǎng)老保險。
孫國軍認為,2012年4月16日-20日是肖某某與哈某公司及孫國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上訴期間,哈某公司以孫國軍這段時間無故連續(xù)曠工為由解除勞動合同違法,且在解除通知能送達給孫國軍本人的情況下,采用登報公告方式送達違法。
故訴請:一、請求判決哈某公司2012年7月10日解除與孫國軍勞動合同違法;二、哈某公司給付孫國軍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待崗期間工資46800元;三、哈某公司給付孫國軍自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的養(yǎng)老保險費,共計8364.91元;四、哈某公司按雙倍的經濟補償金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60112元。
被告哈某公司答辯認為:1、本案已遠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勞動爭議訴訟時效,依據法律規(guī)定應當駁回孫國軍訴請;2、孫國軍在起訴狀中所聲稱的配合公司其他部門處理肖某某案件,不能其成為其不上崗工作的理由,哈某公司有關部門要求孫國軍配合相關工作,只是因孫國軍時任東莞站站長對本案發(fā)生以及經過十分了解,要求其配合有關部門工作,只是允許其放下市場部手頭工作,而沒有允許其無故不到崗工作,因此其以處理該案為由既可以不遵守勞動紀律,不上崗工作理由不能成立;3、哈某公司解除與孫國軍的勞動合同,內容和程序均以符合自身相應管理制度,以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被告已經依法履行了用人單位的相關義務,并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履行了備案手續(xù),因此不是違法解除。
綜上,請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孫國軍訴請。
在本院開庭審理過程中,原告孫國軍為證明其主張的事實成立,舉示了以下證據:
證據一、哈爾濱平房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一份。
意在證明:孫國軍因與哈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已于2014年10月30日向平房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2014年11月6日平房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孫國軍在法定期間內提起訴訟。
證據二、《關于解除劉爽等人勞動合同的決定》。
意在證明:2012年7月10日哈某公司以孫國軍曠工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證據三、《企業(yè)職工勞動關系解除情況備案登記》(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
意在證明:(1)孫國軍自1989年8月28日到哈某公司工作;(2)備案登記表勞動者本人簽字一欄孫國軍未簽字,哈某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程序違法。
證據四、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一份(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
意在證明:(1)該審批表第二頁“本人意見”一欄,孫國軍未簽字,哈某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未將解除勞動合同通知送達孫國軍本人,解除勞動合同程序違法;(2)該審批表第一頁孫國軍“現住址是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建安街528樓56號”,該地址是哈某公司家屬樓,哈某公司能直接送達而未直接送達,解除勞動合同程序違法;(3)該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上明確表明解除的事實依據是該員工自2012年4月16日-20日無故連續(xù)曠工五天,而非哈某公司所述連續(xù)曠工三個月,因為解除勞動合同決定作出的日期是2012年7月10日,可見哈某公司辯稱孫國軍連續(xù)曠工三個月觀點不能成立。
證據五、哈爾濱市平房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一份(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
意在證明:2011年經銷商肖某某與哈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哈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產生糾紛,肖某某以哈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孫國軍為被告提起訴訟。
哈某公司令孫國軍停止目前工作全力配合上述訴訟。
2012年4月10日,孫國軍收到上述訴訟的一審判決書,2012年4月16日-20日,是肖某某與哈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孫國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上訴期間,案件還沒有完結,孫國軍正與律師協商是否上訴,2012年7月10日哈某公司以孫國軍2012年4月16至20日無故連續(xù)曠工,違反公司管理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違法。
證據六、提檔申請一份、提檔申請表一份、養(yǎng)老保險關系轉移審批單一份、檔案提取審批單一份、干部介紹信一份(該組證據均為復印件)。
意在證明:(1)2014年6月10日,孫國軍到哈某公司辦理離職手續(xù)時,方知哈某公司已于2012年7月10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事宜,孫國軍于2014年10月30日即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沒有超過仲裁時效;(2)2014年10月10日孫國軍到哈某公司處辦理轉移檔案及養(yǎng)老關系事宜。
證據七、工資介紹信一份(復印件)。
意在證明:哈某公司解除孫國軍勞動合同前,孫國軍工資為每月1950元。
證據八、基本養(yǎng)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一份、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繳費明細一份(該組證據原件與復印件核對無異)。
在證明:哈某公司為孫國軍繳納養(yǎng)老保險到2012年6月。
證據九、黑龍江省社會保險費專用收據一份(原件與復印件核對無異)。
意在證明:2014年10月14日,孫國軍補繳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的養(yǎng)老保險費共計8364.91元。
證據十、工業(yè)品買賣合同6份(復印件)。
意在證明:孫國軍2008年的工資及獎金的收入情況,平均月工資為
15074元。
證據十一、仲裁申請書。
意在證明:孫國軍訴請的所有請求均在仲裁時申請仲裁。
被告哈某公司對孫國軍舉示的證據質證意見為:對證據一的真實性無異議,該證據能夠證實哈某公司的抗辯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案已經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勞動爭議訴訟時效,依法應當駁回孫國軍訴請;對證據二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性及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該證據證實了哈某公司在答辯中的抗辯主張符合本案客觀事實,孫國軍連續(xù)曠工滿五日即可與其解除勞動關系,但事實上直到三個月后的七月份在孫國軍曠工近90日后才與其解除勞動關系;對證據三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性及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解除勞動關系的理由為孫國軍無故連續(xù)曠工,因此在孫國軍無故連續(xù)曠工拒不到崗的情況下,不可能由其本人簽署勞動關系解除情況備案登記,且沒有任何法律規(guī)定企業(yè)單方解除勞動關系必須由勞動者本人確認及簽字。
該備案登記表經平房區(qū)勞動部門備案登記,依法符合形式要件,因此孫國軍的證明事項不能成立;對證據四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性及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該證據證實了哈某公司履行了用人單位的法定職責,依法解除與孫國軍的勞動合同,該表第一頁所敘述的2012年4月16日-20日連續(xù)曠工五天只是啟動解除勞動關系程序的依據,而并非最終解除勞動關系時孫國軍曠工實際天數,該表第二頁明確寫明解除孫國軍勞動關系過程自2012年5月7日經所在單位領導、科室部門領導、人力資源部領導、工會及哈某公司副總經理逐級審核,最終于2012年7月辦理完解除勞動合同手續(xù),因此根據法律規(guī)定,應當以最終解除的日期為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的期限;對證據五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性及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在訴訟程序中的案件不能成為孫國軍無故曠工的法定理由,處理案件也不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因此孫國軍據此主張的其可以連續(xù)曠工理由不能成立;對證據六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性及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提檔材料能夠證明哈某公司依法履行用人單位法定職責,兩年后孫國軍來提取檔案,哈某公司并未刁難而是依法給孫國軍辦理了相關手續(xù),孫國軍擬證明的哈某公司違法顯然不能成立,哈某公司在2012年7月即停發(fā)了孫國軍的工資及各項保險,孫國軍不可能不知道已經解除勞動關系,任何一個企業(yè)職工在長達兩年多的時間里拒不到崗工作都不具有合理性,孫國軍依據本組證據擬證實的在2014年10月提檔時才知道解除勞動關系顯然不合理;對證據七無異議;對證據八無異議,該證據恰恰證明哈某公司抗辯理由成立,因為哈某公司為孫國軍交納各項社會保險截止于2012年6月份,因此實際解除勞動關系為2012年7月;對證據九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性有異議,該證據與本案無關;對證據十的真實性、關聯性及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工業(yè)品買賣合同與孫國軍工資收入沒有直接必然聯系,工業(yè)品買賣合同締約方為哈某公司銷售分公司,且該合同屬于打印件,沒有締約雙方的簽字,不能證明其真實性;對證據十一無異議。
本院認證意見為:因證據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來源合法,與本案爭議事實存在關聯性,雙方當事人對證據真實性均無異議,故本院對以上證據予以確認;證據十為協議性質,沒有協議雙方簽字,不能證明該協議成立并履行,且證明問題與證據七工資介紹信相矛盾,不能證實孫國軍的工資情況,故本院對該證據不予采信。
在開庭審理過程中,被告哈某公司為證明抗辯主張成立,舉示了以下證據:
證據一、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備案登記表、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市場部關于孫國軍情況的報告、曠工說明、2012年6月8日哈爾濱日報(復印件,與原件核對無異)。
意在證明:哈某公司依據自身管理制度依據國家法律規(guī)定,依法解除與孫國軍的勞動關系,符合法律規(guī)定。
證據二、哈某汽車集團勞動紀律管理規(guī)定(復印件)。
意在證明:該規(guī)定在集團內部網站上有公示,經過法律規(guī)定程序由職工工會及代表大會通過。
根據該規(guī)定第5.3.17.3任何一名企業(yè)職工只要連續(xù)曠工滿五天即應當解除勞動關系,孫國軍連續(xù)曠工數月之久,哈某公司解除與孫國軍的勞動關系,完全符合法律規(guī)定。
證據三、哈爾濱市平房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復印件)。
意在證明:孫國軍所稱的案件在2012年4月份就已經結束,不能成為無故曠工的理由。
原告孫國軍對哈某公司舉示的證據質證意見為:對證據一中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備案登記表、解除勞動合同證明、2012年6月8日哈爾濱日報的真實性無異議,對報告及曠工說明真實性有異議,對該組證據關聯性及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不能證明被告所要證明的問題,報告及曠工說明,為被告單方作出,對真實性有異議,因孫國軍在2012年4月16日-20日期間不存在無故曠工的事實;對哈某公司作出解除依據,認為哈某管理規(guī)定沒有經過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也沒有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制定,且沒有公示或告之勞動者本人,因此被告作出的依據該勞動紀律管理規(guī)定是違法的,該勞動紀律管理規(guī)定亦不能作為人民法院處理的依據;關于報紙公告,孫國軍的住所是在哈某公司的家屬樓,哈某公司作出解除勞動合同決定后,在能直接送達給勞動者本人的情況下沒有采取直接送達職工本人的方式,而是直接采取了新聞媒介方式登報送達,依據勞辦發(fā)(1995)179號《關于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職工回單位并對逾期不歸者按自動離職或曠工處理問題的復函》的規(guī)定,能用直接或郵寄送達而未用,直接采用公告方式送達視為無效,因此該公告可以證明哈某公司解除孫國軍勞動合同違法。
對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中載明孫國軍解除勞動合同前工資為620元有異議,通過工資介紹信證明孫國軍勞動合同解除前為1950元,另外該證明書載明孫國軍工作時間截止到2012年4月15日有異議,孫國軍在哈某公司工作時間應截止至2014年6月離職時;對證據二的真實性有異議,哈某公司管理規(guī)定沒有經過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也沒有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制定,且沒有公示或告之勞動者本人,因此哈某公司作出的依據該勞動紀律管理規(guī)定是違法的,該勞動紀律管理規(guī)定亦不能作為人民法院處理的依據;對證據三的真實性無異議,該證據可以證明哈某公司2012年4月16日-20日勞動解除違法,從該判決上可以看出孫國軍2012年4月10日收到該判決書,4月10日-25日是該案的上訴期,孫國軍正與律師協商是否上訴事宜,不存在連續(xù)曠工五天的事實,哈某公司以此為由解除與孫國軍勞動合同違法。
本院認證意見為:雙方當事人對證據一中,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備案登記表、解除勞動合同證明、2012年6月8日哈爾濱日報的真實性無異議,故本院對該組證據予以確認并采信;證據一中,市場部關于孫國軍情況的報告、曠工說明為哈某公司單方作出,證據二哈某汽車集團勞動紀律管理規(guī)定哈某公司舉示的復印件,孫國軍對該組證據真實性有異議,憑該組證據不能證實哈某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合法,故本院對該組證據予不予采信;證據三雙方當事人對真實性均無異議,可以證明肖某某與孫國軍、哈某銷售公司一案于2012年4月10日宣判,故本院對該證據予以確認并采信。
本院認為:2012年6月哈某公司解除與孫國軍的勞動合同,至2014年11月孫國軍提起勞動仲裁,哈某公司已經停發(fā)孫國軍的工資兩年以上,孫國軍自認從未到哈某公司主張權利。
本院認為,雖然孫國軍主張系因肖某某案的原因,哈某公司令其停止工作,但作為勞動者在兩年多沒有收入來源的情況下不到用人單位查詢原因,不要求用人單位安排工作崗位、發(fā)放工資,顯然不符合常理。
哈某公司公告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的程序雖存在瑕疵,但孫國軍在哈某公司停發(fā)工資時就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直至2014年6月提起仲裁時,早已超過仲裁時效,應承擔對其不利的法律結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故孫國軍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孫國軍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孫國軍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2012年6月哈某公司解除與孫國軍的勞動合同,至2014年11月孫國軍提起勞動仲裁,哈某公司已經停發(fā)孫國軍的工資兩年以上,孫國軍自認從未到哈某公司主張權利。
本院認為,雖然孫國軍主張系因肖某某案的原因,哈某公司令其停止工作,但作為勞動者在兩年多沒有收入來源的情況下不到用人單位查詢原因,不要求用人單位安排工作崗位、發(fā)放工資,顯然不符合常理。
哈某公司公告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的程序雖存在瑕疵,但孫國軍在哈某公司停發(fā)工資時就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直至2014年6月提起仲裁時,早已超過仲裁時效,應承擔對其不利的法律結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故孫國軍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孫國軍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孫國軍負擔。
審判長:冀宇慧
書記員:李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