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孫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長春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翔,河北尚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宏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平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仇振乾,河北詠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孫某某與被告劉宏偉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2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孫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孫翔,被告劉宏偉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仇振乾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孫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令解除原告和被告簽訂的《買房協議》;二、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違約金23200元人民幣;三、判令被告在判決生效后三日內搬出石上流名苑3號樓1單元903號房;四、判決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2010年9月22日,原告與河北涵仕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下稱涵仕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原告以按揭方式購買涵仕公司出售的平山縣石上流名苑小區(qū)3號樓1單元903號房,建筑面積為76.59平方米,每平方米單價為2788元。后經《補充協議》將每平方米單價變更為2193.5元,原告依約分兩次共支付首付款19000元。2011年6月1日,原告與石家莊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山支行(下稱建設銀行)簽訂《石家莊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借款合同》(下稱《借款合同》)、與石家莊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簽訂《房屋抵押合同》貸款149000元。原告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以客戶名稱為孫某某的建設銀行活期賬戶逐月向建設銀行存繳貸款本息。涵仕公司于2012年4月19日交付房屋,原告花費4萬多元裝修房屋。2014年5月前后,原告與被告就涉案房產簽訂《買賣協議》,因涵仕公司原因不能辦理房產證,房產只在房管部門備案,雙方約定被告在2014年8月31日前向原告支付包括定金在內的“首付款”11.6萬元,被告繼續(xù)使用孫某某的賬戶清償貸款,同時約定“如逾期未還完首付房款11.6萬,按首付20%扣除”的違約責任,被告在簽約后,隨即入住涉案房屋,但被告沒有在8月31日前支付11.6萬元首付款。至起訴日,幾年時間被告前后才支付7萬元。原告每隔數月就向被告討要,被告均以種種理由推脫,拒不支付,且2017年8月,被告已不再向原告轉賬支付貸款本息,原告為保證征信良好記錄,只得自行存繳貸款本息。原被告在簽訂《買房協議》前是多年朋友,原告考慮到被告經濟狀況不佳,常年無自有住房,靠租房度日。在簽約近四年后,房價飛漲的情況下,原告還貸近兩年后,不計算裝修費用,僅以“首付款”11.6萬價格,且允許多次支付的情形下,將房屋賣給被告,完全出于救助友善之心。但幾年時間,不僅11.6萬元未能全數收回。現在還要代為還款,近期打電話向被告催要,反遭謾罵侮辱,故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狀于貴院,請求依法支持原告訴請。
劉宏偉辯稱,原告所訴事實錯誤。原告與劉志偉系夫妻,被告已將全部首付款給付其二人,其中給付原告本人10.43萬元,給付原告丈夫劉志偉1.17萬元。且自2014年8月31日后被告每月給付原告及劉志偉房貸從無拖欠,至今被告尚在還款。但當時由于房產不能辦理更名手續(xù),后經雙方協商,原告及劉志偉同意被告推遲給付首付款,故2014年10月8日被告才將首付款付清。所以,被告從未違約,也一直按期償還房貸,故原告之訴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請求貴院依法駁回原告訴求。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0年9月22日,原告與河北涵仕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下稱涵仕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原告以按揭方式購買涵仕公司出售的平山縣石上流名苑小區(qū)3號樓1單元903號房,建筑面積為76.59平方米,每平方米單價為2788元。后經《補充協議》將每平方米單價變更為2193.5元。2011年6月1日,原告與石家莊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山支行(下稱建設銀行)簽訂《石家莊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借款合同》(下稱《借款合同》)、與石家莊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簽訂《房屋抵押合同》貸款149000元。原告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以客戶名稱為孫某某的建設銀行活期賬戶逐月向建設銀行存繳貸款本息,涵仕公司于2012年4月19日交付房屋。2014年5月前后,原告與被告就涉案房產簽訂《買賣協議》,因涵仕公司原因不能辦理房產證,房產只在房管部門備案,雙方約定被告在2014年8月31日前向原告支付包括定金在內的“首付款”11.6萬元,被告繼續(xù)使用孫某某的賬戶清償貸款,同時約定“如逾期未還完首付房款11.6萬,按首付20%扣除”的違約責任,被告在簽約后,隨即入住涉案房屋,但被告未在8月31日前支付11.6萬元首付款。原告還款至2017年8月,之后未向銀行還貸。原告孫某某為被告劉宏偉出具收據一份,載明:“2014.6.3今收到劉宏偉房屋定金40000元(肆萬元整)2014.10.8收到劉宏偉64300元房款孫某某2014.6.3”。庭審中,原告否認2014.10.864300元房款的簽字系本人所書寫,稱第二次給付只有30000元,申請筆跡鑒定,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法院提交了相應文字比對鑒材。被告對原告提供的文字鑒材不予認可,筆跡鑒定無法進行。在質證、詢問筆錄中,本院查明被告自2014年6月1日到2017年8月31日期間償還銀行貸款,共計38000元。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在原告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期間,簽訂房屋買賣協議,雖合同雙方當事人自愿簽訂,但該合同內容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合同不生效。雖原告訴求為解除合同,但為減少訴累,本院一并處理。原、被告簽訂協議自始無效。被告稱原告與劉志偉系夫妻關系,但二人并未領取結婚證。根據合同相對性,被告應按雙方約定將房款給付原告,而其稱將其余房款給付劉志偉,且劉志偉未轉交情況下,不能視為被告按約定履行房款給付義務,故對其辯稱的1.17萬給付原告的辯稱不予采信。對于原告為被告出具的收到條,40000元雙方無爭議應予認定,對于第二次給付64300元房款,原告只承認給付30000元,因筆跡未能進行鑒定,被告又有給付房款的事實,按交易習慣,在鑒定不能情況下,應對該筆款項予以認定。綜上,被告給付原告現金額應為104300元。合同無效原告應返還的該筆款項與被告給付銀行房貸38000元,共計142300元,應按收條確定日期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利息。因雙方合同無效,故原告要求的違約責任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九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孫某某與被告劉宏偉所簽房屋買賣協議無效;
二、被告劉宏偉在判決書生效后10日內,將房屋騰出返還給原告孫某某;原告孫某某在判決生效后10日內將房款共計142300元返還給被告劉宏偉。142300元現金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其中40000元現金利息起算時間自2014年6月3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64300元現金利息起算時間自2014年10月8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
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60元,減半收取計230元,由被告劉宏偉負擔,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曉輝
書記員: 茹倩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