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孔某某。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于某某。
委托代理人:石鑫,黑龍江圣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孔某某因與被申請人于某某占有物返還糾紛一案,不服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哈民一民終字第138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孔某某申請再審稱:于某某一審提交的“2013年3月30日的證明”內容有涂改,其將武翰改成張輝,此證明原是控告武翰刑事犯罪時出具的,與本案無關,該證明所指借款與孔某某訴張輝夫妻的借款并非同一筆借款,于某某與武翰之間的50萬元借款已通過(2013)香民五初字第799號民事調解書解決,原審憑涂改過的證明材料認定于某某是孔某某訴張輝的借款的債權人錯誤。于某某如果認為其對孔某某與張輝之間生效判決中的訴訟標的享有權利,應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56條規(guī)定,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在孔某某與張輝之間的(2013)香民五初字第750號判決未被撤銷之前,于某某無權要求孔某某返還依據(jù)生效判決執(zhí)行回來的標的物。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六項之規(guī)定申請再審。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本案案涉50萬元借款與(2013)香民五初字第799號民事調解書中涉及于某某與武翰之間的50萬元是否為同一筆借款的問題。哈爾濱市香坊區(qū)人民法院(2013)香民五初字第799號民事調解書涉及的50萬元借款是案外人武翰于2011年6月25日向于某某借款30萬元、2011年9月20日向于某某借款20萬元形成的,有借據(jù)為證(二審卷第21頁、22頁),而本案孔某某為于某某出具的《證明》時間為2013年3月30日。兩筆借款的時間不相符,故(2013)香民五初字第799號民事調解書中涉及的于某某與武翰之間的50萬元借款與本案涉及的50萬元借款并非同一筆借款。關于于某某是否有權向孔某某主張權利的問題。從于某某提交的“2013年3月30日的證明”字面上看,的確存在將“武翰”改成“張輝”的情形。經(jīng)二審詢問于某某,其承認是自己改的,同時稱,當時孔某某說這事與武翰沒有關系,讓孔某某改的。二審中,孔某某對“證明”內容的真實性并無異議,所以能夠確認該“證明”的證據(jù)效力。同時,案外人張輝在一審出庭作證稱,其與雙方當事人均是朋友關系,合伙干工程期間,武翰缺錢,從孔某某處借款50萬元,孔某某信不著武翰,要求以張輝為借款人,所以張輝簽訂了借款合同,張輝愛人擔保。該筆借款并未直接給付,而是直接投入工地了,張輝后來才知道是于某某拿的這筆錢。案外人武翰跑了以后,孔某某就把張輝給告了。因張輝與雙方當事人系合作投資關系,其證言真實可信,能夠反映案件事實真相。結合在孔某某起訴張輝的案件中,張輝對欠孔某某50萬元沒有異議,認為是其朋友武翰所用。根據(jù)上述事實,原審認定案涉款項的實際債權人為于某某,張輝作為欠條的債務人,已經(jīng)通過訴訟的方式向孔某某償還了該筆債務。所以,原審確認孔某某取得的執(zhí)行款物的實際權利人應為于某某,支持于某某向孔某某主張權利并無不當。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孔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 王洪亮 代理審判員 付向成 代理審判員 劉 平
書記員:陳秀玲 第2頁共2頁 第1頁共2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