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海某
穆志遠(固安縣固安法維法律服務所)
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
原告:孔海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河北省固安縣人,現(xiàn)住固安縣。
委托代理人:穆志遠,固安縣固安法維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地址:固安縣開發(fā)區(qū)南區(qū)。
法定代表人:賴建輝,職務:總經(jīng)理。
原告孔海某與被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馮國生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孔海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穆志遠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孔海某訴稱:原告于2006年9月20日開始在被告處工作,原告在技術部油漆組擔任基層領導,月工資3900元。
2015年底開始,原、被告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被告也沒有為原告全額繳納社會保險。
2016年5月3日,原告以被告沒有繳納社會保險,沒有全額發(fā)放勞動報酬為由提出辭職。
現(xiàn)原告依法提起訴訟,請求被告給付因未簽訂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的雙倍工資19500元,補交2006年9月至2016年5月的各項社會保險,給付經(jīng)濟補償金39000元。
被告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辯稱:原告自2006年9月20日入職以后,被告就沒有與原告簽訂勞動合同,現(xiàn)在原告主張雙倍工資,早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一年的仲裁時效。
關于社會保險問題,屬于行政問題,并不屬于法院的管轄范圍,并且其主張也同樣部分超過了一年的仲裁時效。
關于經(jīng)濟補償金問題,原告是在工作過程中,因為個人不適應工作崗位的原因,在2016年4月20日提出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并且向原告遞交了《員工辭職申請單》。
被告在原告提出辭職申請后,同意了原告的申請,并且向原告發(fā)出了《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被告不應向原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
同時,原告的平均數(shù)額也應當是2995.7元,而不是原告所主張的3900元。
本院認為: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
原告于2006年9月20日入職時,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原告于2016年4月20日因個人原因向被告申請辭職,原告主張2015年11月后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規(guī)定的情形,對原告主張雙倍工資的請求不予支持。
關于原告主張補繳2006年9月至2016年5月的各項社會保險,不屬于法院受案范圍,本院不予審理。
原告系因個人原因向被告申請辭職,對原告主張給付經(jīng)濟補償金,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條 ?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孔海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孔海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
原告于2006年9月20日入職時,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原告于2016年4月20日因個人原因向被告申請辭職,原告主張2015年11月后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規(guī)定的情形,對原告主張雙倍工資的請求不予支持。
關于原告主張補繳2006年9月至2016年5月的各項社會保險,不屬于法院受案范圍,本院不予審理。
原告系因個人原因向被告申請辭職,對原告主張給付經(jīng)濟補償金,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條 ?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孔海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孔海某負擔。
審判長:馮國生
書記員:劉伯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