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姜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小林,居民。
原告:姜婷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子琴,居民。
原告:姜家樂,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學生。
法定代理人:張子琴,居民。
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滕秀兵,湖北弘亞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姜某某、姜婷婷、姜家樂訴被告張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月20日立案受理后,于2016年6月15日作出(2016)鄂0323民初168號民事判決,被告張某某不服判決,提起上訴。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10月9日作出(2016)鄂03民終1314號民事裁定,撤銷本院(2016)鄂0323民初168號民事判決,發(fā)回重審。本院于2016年12月2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5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姜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小林、原告姜婷婷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姜家樂的法定代理人張子琴、被告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滕秀兵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姜某某、姜婷婷、姜家樂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張某某償還借款本金205000元,并從立據(jù)之日起按月利率24‰支付利息。事實與理由:被告張某某和我們父親姜華原是朋友,2011年9至10月期間,其先后三次向我們父親借款共計205000元,后經多次催要,其一直未還。2014年1月我們父親因病去世后,我們又多次找被告催要,但其仍然拖延未還,特具狀起訴。
被告張某某辯稱:三張借(收)條屬實,但都是賭債不應償還。2011年9至10月期間,原告姜某某和其父親姜華在家中開設賭場,我作為參賭人員在每次輸錢之后便在原告家中以記賬方式向姜華借款,隔期結算,我才在短期內分別給姜華出具了三張共計205000元的借(收)條。再者,原告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故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雙方對三張借(收)條的真實性不持異議,而對債務的性質分歧較大。對此,本院分析認定如下:1、關于2011年9月30日的借條問題。該借條內容為:“今借到姜華現(xiàn)金壹拾萬元整。借款人張某某”。該借條從形式上看不存在任何瑕疵,在庭審過程中原告雖然訴稱該筆借款分別是5萬、3萬、2萬三次拿的,與原來的陳述存在有不一致的地方,但僅憑此并不足以否定借款的真實性,更不能夠證明該借款就是賭債。因此,原告的證據(jù)效力要明顯強于被告的證據(jù)效力,根據(jù)優(yōu)勢證據(jù)規(guī)則,本院依法認定該筆款項為合法的借貸。2、關于2011年10月6日的收條問題。該收條內容為:“今收到姜華預付購房款壹拾萬元整。收款人張某某”。該收條首先從形式上看,明顯不符合民間借貸常規(guī)表現(xiàn)形式。其次,庭審中原告姜某某稱該收條的本意是用房子為借款作抵押,而原告姜婷婷、姜家樂的代理人張子琴卻稱該收條的意思是欲購買被告張某某的房子而由張某某出具的購房款收據(jù)。三原告之間對基本事實的陳述大相徑庭,難以置信。再說,被告張某某自己本來居無定所,根本就不存在有房子出售,而且原告姜婷婷、姜家樂的代理人張子琴又說不清欲購房屋所處位置、面積、價格等基本情況,有悖常理。因此,本院對該筆款項不予認可。3、關于2011年10月28日的借條問題。該借條內容為:“今借到現(xiàn)金五千元整。借款人張某某”。對該筆借款,被告雖堅稱是賭債,但未有任何證據(jù)予以證實,故本院依法認定為借款。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被告張某某分別于2011年9月30日、2011年10月28日向原告姜某某的父親姜華所借的10萬元、5000元借款屬合法借款,應該償還,原告訴請于法有據(jù),應予支持;2011年10月6日的10萬元款項本院未予認定,對原告該項訴請,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辯稱原告的起訴超過訴訟時效,因該借條均未限期,原告自2015年下半年才找到被告,向其主張權利無果后于2016年1月20日提起訴訟,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故對被告此項辯解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按月利率24‰計算利息于法無據(jù),本院依法確定自起訴之日起按月利率5‰計算利息。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和《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某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姜某某、姜婷婷、姜家樂借款本金105000元及利息(按月利率5‰,自2016年1月21日起至還清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姜某某、姜婷婷、姜家樂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4375元,由原告姜某某、姜婷婷、姜家樂負擔2000元,被告張某某負擔237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胡義武
審判員 朱名彬
審判員 胡剛
書記員: 龔焰鐘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