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姚某某,女,漢族,住上海市金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永彬,上海理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周永明,男,漢族,住上海市金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雨薇,上海前京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姚某某與被告周永明健康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1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同年11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共計人民幣(下同)517,940元。事實和理由:2018年1月3日6時45分許,被告駕駛牌號為上海XXXXXXX電動自行車,沿本區(qū)漕廊公路由西向東行駛至西秦彎路口東約200米處,與原告騎行未見牌號的自行車發(fā)生碰擦,導致兩車損壞、雙方倒地受傷的交通事故。事發(fā)后,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交通警察支隊(下稱金山交警支隊)經(jīng)多方調查,無法查清事故成因,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證明。原告的傷勢經(jīng)鑒定(2018年5月23日、2018年7月11日出具鑒定意見)構成肢體XXX傷殘、精神XXX傷殘;酌情給予休息期180日,營養(yǎng)、護理期各90日。
被告當庭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認為事發(fā)時原告逆向行駛,被告正常行駛,為此提交了碰撞點鑒定報告、被告的陳述材料(2018年1月31日)以及金山交警支隊事故違章審理大隊對被告的詢問筆錄(2018年1月31日)。被告認為,通過碰撞點的鑒定報告可推斷出事發(fā)時原告逆向行駛,被告正常行駛,故被告應當承擔事故主要責任。被告的陳述材料和詢問筆錄佐證了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經(jīng)過。對精神鑒定意見有異議,提出精神重新鑒定的申請。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所述事發(fā)經(jīng)過及已做鑒定的事實屬實。
訴訟中,被告申請對原告的XXX傷殘等級及三期進行重新鑒定,本院依法委托上海楓林司法鑒定有限公司進行重新鑒定,該機構于2019年5月23日出具下述鑒定意見:原告之顱腦多發(fā)損傷(左側額顳葉腦挫傷伴硬膜下血腫,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鞍上池、第四腦室內積血,左側顳葉腦軟化灶等)致輕度智能減退,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中度受限,構成XXX傷殘;酌情給予休息期180日,營養(yǎng)期90日,護理期90日。
以上事實,由原、被告基本信息、道路交通事故證明、病史資料、鑒定意見書、當事人陳述、詢問筆錄等證據(jù)所證實。
本案爭議的焦點為雙方的過錯程度及賠償責任。本案中,原告方認為本起事故的發(fā)生原因主要是被告車速過快,導致原被告在同向行駛的情況下,被告方追尾了前方原告的車輛,故認為被告應當對本起事故負主要責任,并提交了原告從居住小區(qū)騎車出發(fā)的行駛路線圖及光盤、原告本人的情況說明。被告方則認為原告事發(fā)時逆向違章行駛,并提交了兩車碰撞點的鑒定報告、被告在交警支隊的陳述材料以及詢問筆錄。本院經(jīng)審理認為,如原告所述,若是被告車速過快追尾了原告,則事故車輛的撞擊點應在原告車輛的后方,但根據(jù)碰撞點的鑒定報告顯示,碰撞點為原告的前輪右側和被告的左前側,故追尾一說不足以成立。同時,依據(jù)鑒定報告中的碰撞點不能推斷出事發(fā)時原告逆向行駛這一唯一結論,也不能排除同向行駛的可能。被告提交的陳述材料及詢問筆錄,系被告本人的單方陳述,缺乏證明力,不足以證明其主張,故對被告的相關抗辯不予采納。因此,本院認為,原、被告各自提供的證據(jù)無法證明對方事發(fā)時有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駕駛行為,且雙方對事發(fā)情況陳述不一,故本院依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無法查明事故原因,本起交通事故發(fā)生于非機動車之間,適用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現(xiàn)雙方均無法證明彼此存在過錯,本院現(xiàn)依據(jù)公平責任原則,結合原、被告駕駛非機動車發(fā)生事故的事實,推定雙方對本起事故的發(fā)生存在同等過錯,應對事故發(fā)生各自承擔50%的責任。
此外,對于原告的XXX傷殘等級及三期,本院根據(jù)被告的申請進行了重新鑒定,現(xiàn)雙方當事人對于重新鑒定意見書真實性均無異議,本院依法予以確認,該重新鑒定具有證明效力,可以作為計算原告方損失的依據(jù)。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參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上一統(tǒng)計年度上海市相關賠償標準,本院對原告的損失認定如下:
1、醫(yī)療費,本院憑據(jù)確認為49,405元;2、住院伙食補助費,本院按照20元/天的標準計算21天為420元;3、營養(yǎng)費,本院按照30元/天的標準,參照鑒定計算90天為2,700元;4、護理費,原告訴請按照3,107元/月的標準賠償,未超出本市居民服務行業(yè)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院予以支持,參照鑒定意見計算90天為9,321元。5、殘疾賠償金,原告系農村戶籍,但請求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為了證明其居住情況,原告提交了村委會證明及不動產權證。被告雖辯稱對原告的證據(jù)不予認可,但未提交相反證據(jù)予以推翻,故本院對原告要求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賠償殘疾賠償金的訴請予以支持。原告定殘時未滿60周歲,構成九級、XXX傷殘,故按本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62,596元的標準,計算20年為275,422.40元。6、精神損害撫慰金,本院根據(jù)傷殘程度,酌情支持11,000元。7、交通費,本院根據(jù)原告就診次數(shù),結合乘坐合理交通工具所需費用酌情支持200元。8、鑒定費,憑據(jù)確認5,400元。9、衣物損失,原告訴請500元,本院酌情支持200元。10、車輛維修費500元,原告雖未提交相關證據(jù),但道路交通事故證明顯示原告駕駛的車輛存在損壞,本院予以支持。11、律師代理費,可以作為原告損失要求被告承擔,本院根據(jù)支持原告訴訟請求金額酌情支持5,000元。誤工費,原告主張以3,500元/月的標準賠償誤工損失,未提供相關證據(jù)予以佐證,本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原告已年滿法定退休年齡,且未提交誤工費的相應證據(jù),故不予認可。以上1-11項合計359,568.40元,由被告按同責承擔50%即179,784.20元。重新鑒定費5,000元,由被告負擔(被告已繳納)。
綜上,被告共應賠償原告179,784.20元。為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周永明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姚某某損失179,784.20元。
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4,490元,由原告負擔2545元,被告負擔1,945元。被告所負之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繳納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周娟紅
書記員:陸佳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