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姚東江,男,1966年7月24日生,漢族,農(nóng)民,住涉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獻紅,河北崇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文海,男,1967年7月27日生,漢族,農(nóng)民,住涉縣。
原告姚東江訴被告劉文海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姚東江及其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劉文海經(jīng)合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與被告系熟人,2016年1月13日被告以開辦水廠買水桶資金短缺向原告借款,被告給原告出具借條一份,內(nèi)容是:“今借到姚東江現(xiàn)金叁萬叁仟陸佰元正(33600元)。時間6個月,到時還清,如還不清有房產(chǎn)李建梅鑫欣嘉園小區(qū)22-1-5一處作抵押。借款人:劉文海2016年1月13日”。2016年3月6日被告向原告借款,被告給原告出具借條一份,內(nèi)容是:“今借到姚東江現(xiàn)金叁萬肆仟伍佰元正,用期6個月,劉文海2016年3月6日”。原告于2017年1月5日訴至本院。本院依法公告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司法公開告知書及開庭傳票。被告經(jīng)合法傳喚未到庭,沒有提出答辯意見和證據(jù)。本院依法缺席開庭進行了審理。
本院認為,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被告二次向原告借款共計68100元,給原告寫有借條并約定了還款期限,被告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按期歸還原告借款。故原告訴求,于法有據(jù),應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一百零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文海于本判決生效之日五內(nèi)歸還原告姚東江借款人民幣681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03元,由被告劉文海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高建芳 審判員 馬麗平 審判員 孫魁林
書記員:李東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