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太倉博某精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太倉市。
法定代表人:蔡秀枝,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陸志青,江蘇婁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潔,江蘇婁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泰某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正一。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超,上海傅玄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崢勇,上海傅玄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太倉博某精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泰某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承攬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9年5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潔,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價款590,000元;2.判令被告償付原告自2016年7月1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逾期付款違約金(以590,000元為基數,按照每日萬分之二計算)。事實和理由:2014年8月1日,原、被告簽訂《AS/RS自動立體倉庫合同書》一份,約定由被告向原告定作AS/RS自動立體倉庫一套,合同總價款5,900,000元,其中的1,770,000元由被告自行支付,剩余4,130,000元被告擬通過融資租賃方式支付。
2014年10月22日,原、被告及案外人上海某合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合公司)簽訂了《設備買賣合同》一份,由力合公司作為融資租賃方按照被告的要求向原告訂購AS/RS自動立體倉庫一套并租賃給被告使用,合同總價5,900,000元,其中被告應向原告支付1,900,000元用于折抵其與力合公司的融資租賃費用,力合公司向原告支付4,000,000元。合同簽訂后,力合公司于2014年10月29日向原告支付了4,000,000元設備款,被告于2015年5月至7月間陸續(xù)向原告支付了1,310,000元設備款,尚余590,000元未付。原告于2015年9月24日完成了交付義務,并于2015年12月31日與被告完成驗收。按照雙方之間的約定,被告應當于完成驗收后6個月內支付剩余的590,000元尾款。該款經原告多次催討未果。原告遂訴諸法院。
被告辯稱,原告提供的涉案設備存在質量問題,被告在驗收的時候已經向原告明確了相關問題,但至今原告未能予以解決。涉案設備存在的質量問題,導致被告無法正常使用該設備,造成被告損失,故被告不同意支付質保金。同時,針對被告已付款部分,原告未能向被告開具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故被告不同意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綜上,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1.原、被告之間簽訂的《AS/RS自動立體倉庫合同書》一份,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系;
2.原、被告及案外人某合公司之間簽訂的《設備買賣合同》一份,證明原、被告及案外人某合公司之間達成了買賣合同關系;
3.銀行付款記錄,證明原告收到力合公司支付的4,000,000元及被告支付的1,310,000元;
4.增值稅專用發(fā)票7份,證明原告已經開具了涉案設備的全額發(fā)票,總金額為5,900,000元;
5.立體倉庫驗收單,證明原告提供的設備已經被告驗收合格,驗收時間為2015年12月31日。
被告對于原告的上述證據的質證意見如下:對證據1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合同約定了質保期條款,如果原告不履行保修義務,被告有權拒付質保金;對證據2、3、4、5的真實性均認可,但被告已經付款1,310,000元,未收到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且被告在驗收時明確提出了5個問題,加上后來出現的二重入庫問題,原告至今未能解決。
被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zhí)峁┮韵伦C據材料:
1.照片1張,拍攝于2019年4月11日,系2019年4月8日至同年4月11日期間,設備上顯示的異常信息,包括了待機時牙叉不在中心、地面通訊中斷、二重入庫等問題。證明原告提供的設備存在質量問題。
2.微信聊天記錄一組,系當時和原告相關人員組建的微信群,證明原告提供的設備始終存在質量問題。
原告對被告提供的上述證據的質證意見如下:對證據1不予認可,無法看出照片所對應的設備及拍攝時間;對證據2亦不予認可,被告未能提供原始載體,也不清楚聊天人員的身份。
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確認并在卷佐證。對于被告提供的證據1,因原告不予認可,且僅從該照片確實無法反映相對應的機器設備是否系本案設備。同時,僅憑照片亦無法達到被告之證明目的,故本院對該證據依法不予采信;對被告提交的證據2,因被告并未能提供原始載體,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故對該證據本院亦依法不予采信。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8月1日,原、被告簽訂一份《AS/RS自動立體倉庫合同書》,該合同書約定:由原告向被告提供2套雙棧板式AS/RS自動化立體倉庫,合同總價款為5,900,000元;付款方式為被告應于簽訂本合同后10日內支付總價款的10%即590,000元為定金,于簽訂本合同后30日內支付總價款的10%即590,000元作為預付款,總價款的10%即590,000作為質保金于設備驗收合格后6個月付清,余總價款的70%即4,130,000元,原告同意以融資租賃方式支付,若融資方無法全額支付,被告無條件現金付清;上述價款具體支付方式為由原告開具增值稅發(fā)票后并持收貨憑證、合同、驗收合格證明等(如有)到被告財務部結款,因原告未提供相關資料影響被告付款的,不視被告違約;原告同意,融資租賃公司由被告選定;原告安裝完畢后,應向被告提交書面安裝完成報告,由被告于7日內組織對設備進行初步驗收,原告應予配合和協(xié)助。初步驗收主要針對原告提供配件的名牌、型號、數量、顏色等,以及安裝工藝質量,根據相關技術資料逐一核實來進行,如相關配件表面質量存在瑕疵或不符合技術資料的要求,或安裝工藝質量不符合通常技術規(guī)范及技術資料的要求,被告有權要求原告重作、更換或完善;初步驗收完成后,由原告于10日內對設備完成調試工作,并對設備進行試車,調試完成后,原告向被告提交調試完成報告,由被告于7日內根據技術資料組織驗收,驗收確定合格后,被告應于7日內向原告出具驗收合格證明;被告出具驗收合格證明并不表明免除原告對于設備質量的保證,如被告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設備內在存在質量問題,原告應承擔保修義務,確保設備能正常運轉。如設備經過維修仍不能正常運轉,被告仍享有退貨的權利,并要求原告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原告提供上述設備的保修期為一年,自被告出具驗收合格證明之日起算。被告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故障或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或發(fā)現設備部件質量存在瑕疵,原告應于接到被告通知后24小時內派員負責維修,維修產生的人工費、交通費及更換配件的費用由原告承擔,但因使用不當造成的除外;關于違約責任,如被告未按約支付價款的,每逾期一日,應按應付款的0.2‰向原告償付逾期付款違約金;質保期內,原告應嚴格遵守本合同關于質保的約定、履行質保義務,如因原告未嚴格履行質保義務造成被告損失,原告應予賠償。如原告不履行保修義務,被告有權拒付質保金。
2014年10月22日,案外人某合公司(買方,甲方)、原告(賣方、乙方)、被告(丙方)簽訂一份《設備買賣合同》。該合同約定:某合公司應被告之請求,向原告購買雙棧板式AS/RS自動化立體倉庫2套,并出租給被告;價款為5,900,000元;第一次付款1,900,000元于融資租賃合同及本合同已簽訂時,某合公司委托被告將該款支付至原告指定賬戶。三方一致不可撤銷的確認:本金額用于沖抵融資租賃合同項下被告應向某合公司支付的首付款。若被告不能如期支付款項,由被告與原告自行協(xié)商解決,力合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力合公司收到原告開具的全額增值稅發(fā)票;支付條件全部滿足后15個工作日內,力合公司將4,000,000元支付至原告指定的銀行賬戶;原告應確實將標的物直接交付予被告,且經被告完成驗收并將標的物之[租賃物交付與驗收證明書]交付予力合公司時,視為某合公司已將標的物交付于某合公司且驗收完成;被告如就本合同之標的物已先與原告為買賣或簽訂買賣合同時,本合同由各方簽訂之同時,視為解除部分買賣行為或該買賣合同,但被告與原告有關標的物的安裝與驗收標準、瑕疵擔保、保證期間、維修服務等其他約定,在不違背本合同內容的前提下依然有效。
上述合同簽訂后,原告于2014年10月23日向案外人某合公司開具了金額總計為5,900,000元的江蘇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案外人力合公司于2014年10月29日向原告支付貨款4,000,000元。被告分別于2015年5月6日支付520,000元、2015年5月7日支付70,000元、2015年6月26日支付360,000元,2015年7月14日支付360,000元,被告累計向原告支付1,310,000元,余款590,000元未按約支付。
嗣后,原、被告雙方對涉案設備進行了驗收,并于2015年12月31日形成立體倉庫貨架驗收單。驗收結論為:1.關于eWS資料庫系統(tǒng),交付驗收階段為最終階段,在是否同意本階段驗收處,均顯示為“是”。但在審查意見中單獨列明需要后續(xù)改進的內容:出庫優(yōu)先權、屏幕顯示內容調整、棧板尾標自動打印、牙叉不能收回中心點、地面通訊中斷。2.關于堆垛機及搬運小車驗收項目,均未顯示存在異常。3.立體倉庫貨架安裝檢測報告中需檢查的專案確認狀態(tài)均為“OK”。
上述事實,有《AS/RS自動立體倉庫合同書》、《設備買賣合同》、銀行付款憑證、江蘇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立體倉庫貨架驗收單及當事人的陳述為證,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被告間簽訂的《AS/RS自動立體倉庫合同書》及原、被告與案外人力合公司簽訂的《設備買賣合同》,均系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各方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原告已經按約向被告交付了相應的設備,案外人某合公司也已經依據《設備買賣合同》的約定履行了相應的付款義務。作為被告,其亦理應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剩余價款?,F被告提出涉案設備存在質量問題,以此拒付剩余價款。對此,本院認為,被告雖主張其在驗收階段就已經在驗收報告中提出了質量異議。但縱觀原、被告雙方于2015年12月31日形成的驗收單,被告對于驗收的意見可以歸納為:對于eWS資料庫系統(tǒng)表示同意最終階段驗收、關于堆垛機及搬運小車驗收項目未顯示存在異常、立體倉庫貨架安裝檢測報告中需檢查的專案確認狀態(tài)均為“OK”。從驗收單的該些表述來看,被告并未提出質量異議,故對涉案設備應當認定為通過驗收。即便被告在eWS資料庫系統(tǒng)最終驗收時,被告在審查意見中列明了出庫優(yōu)先權、屏幕顯示內容調整等5項需后續(xù)改進的意見,但對此被告亦不能否認其對eWS資料庫系統(tǒng)已經同意最終階段驗收的大前提。并且,所謂的后續(xù)改進,究竟屬于履行合同具有瑕疵亦或者是需要進一步完善技術,在此并不明確。有鑒于被告未能進一步舉證證明涉案設備存在質量問題,同時考慮到被告使用涉案設備至今,且被告又表示其會另案主張要求原告對涉案設備進行修理或者重作。故本院對于被告以原告所供設備存在質量問題拒付剩余價款的抗辯意見依法不予采信。至于被告提出的原告未能向被告開具其已經付款部分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故原告無權向其主張逾期付款違約金的意見。本院認為,在三方簽訂的《設備買賣合同》中已經非常明確將涉案設備的買賣雙方變更為原告與案外人某合公司,約定原告向某合公司開具全額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原告現已經完成了相應的開票義務。且原告主張的被告未付款項系力合公司委托被告向原告支付,實際也是用于沖抵融資租賃合同項下被告應向某合公司支付的首付款的。故被告以此抗辯不予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無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亦依法不予采信。綜上所述,本院認為,被告已經違反了涉案合同中的付款約定,未能按約支付剩余價款,故其應承擔繼續(xù)支付相應價款的民事責任。關于原告主張的違約金,其起算違約金的時間、計算比例均符合合同約定,亦于法不悖,本院亦依法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泰某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太倉博某精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價款590,000元;
二、被告上海泰某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付原告太倉博某精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自2016年7月1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逾期付款違約金(以590,000元為基數,按照每日萬分之二計算)。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9,700元,案件申請費3,740元,合計訴訟費13,440元,由被告上海泰某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負擔(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繳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封敬球
書記員:張衛(wèi)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