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天門市雷某服飾有限公司。住所地:天門市干驛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
法定代表人:趙喆,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藺婷,女,該公司員工。
被告:天門市干驛鎮(zhèn)人民政府。住所地:天門市干驛鎮(zhèn)。
法定代表人:劉剛,該單位鎮(zhèn)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曉葵,湖北鷹之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天門市雷某服飾有限公司與被告天門市干驛鎮(zhèn)人民政府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蘭婷、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金曉葵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天門市雷某服飾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確認解除原、被告簽訂的《雷某基地服飾項目投資合同》,被告返還原告已付的150000元土地出讓金,并賠償原告損失1350675.06元;2.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和理由:原告經(jīng)被告招商引資到被告所在地進行投資。2013年11月10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一份《雷某基地服飾項目投資合同》補充條款,約定被告按照“總體規(guī)劃、按需供地”的原則向原告供地,保證第一期供應30畝土地,原告于合同簽訂后向被告指定賬戶打入土地款150000元,被告應于3個月內向原告交付具備建設條件的項目用地,被告負責按項目要求配套給排水、供電、通訊等設施接至原告圍墻紅線處,根據(jù)原告的項目建設計劃及進度及時辦理項目建設用地批文,2013年-2014年度提供工業(yè)用地辦證指標30畝。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按照約定向被告指定賬戶匯入150000元土地出讓金,被告將建設用地交付原告進行施工建設,但被告未能依合同約定辦理項目用地的相關批文,經(jīng)原告多次催促,被告明確表示無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xù),不能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被告的違約行為造成原告停工,原告已支付的工程款無法全部收回,還需向建筑施工企業(yè)支付高額工程款及經(jīng)濟損失,故原告訴至本院,要求被告返還原告已支付的150000元土地出讓金,并賠償原告損失1350675.06元。
被告天門市干驛鎮(zhèn)人民政府辯稱,原告的訴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jù),被告已經(jīng)按合同約定履行了應盡的義務,要求原告繼續(xù)履行合同。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原告提交的《雷某基地服飾項目投資合同》補充條款、天門市雷某服飾有限公司組織機構代碼證及稅務登記證、電話錄音、天門市干驛鎮(zhèn)社湖嶺村委會證明、銀行轉賬記錄、民事判決書,被告所提交的《雷某基地休閑服飾項目投資合同》及補充條款、天門市國土資源局檔案材料、記賬憑證客觀真實、來源合法、與本案有關聯(lián),本院依法予以采信;原告所提交的編號為00451387湖北省非稅收入通用票據(jù)、00333826湖北增值稅普通發(fā)票客觀真實、來源合法、與本案有關聯(lián),本院依法予以采信,其他收款收據(jù),系手寫票據(jù),且未加蓋公章,不符合證據(jù)的形式要件,故本院不予采信,原告提交的領條系個人手寫領條,無法核實其真?zhèn)?,故對該份領條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根據(jù)確認的有效證據(jù)及當事人陳述,認定如下事實:2013年11月9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一份《雷某服飾項目投資合同書》,約定原告在被告所屬區(qū)域投資,項目名稱為雷某基地休閑服飾有限公司,項目地址位于干驛工業(yè)園,用地面積30畝(紅線內實際面積),具體位置和實際面積以規(guī)劃地圖為準(具體地址:天門市干驛鎮(zhèn)社湖嶺村);被告以11.2萬元畝的標準確定土地掛牌底價(原告所支付的土地款包含辦證所涉及的相關一次性繳納稅費);被告負責協(xié)調兌現(xiàn)各項投資優(yōu)惠政策,并承諾在收到原告交納的全部土地款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原告交付具備建設條件的項目用地,并協(xié)調好原告開工前的臨時用水、用電,在原告同意的前提下,協(xié)助原告辦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建設許可證》、國有土地預審和報建、《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等規(guī)劃、土地和建筑管理手續(xù),協(xié)助辦理工商和稅務登記,為原告依法辦理各種工程報建手續(xù)和辦證手續(xù),其服務性收費按天辦發(fā)[2013]13號文件享受工業(yè)項目工程報建“零收費”政策;原告必須保證在協(xié)議簽訂之日起1個月內完成具有法人資格項目公司的工商注冊、稅務登記,在被告提供建設用地同時啟動項目地勘及規(guī)劃設計工作,并在30天內進場開展廠房及附屬設施建設、設備安裝,確保在12個月內全部建成投產(chǎn);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原告必須按法定程序辦理工程報建手續(xù),實行安全生產(chǎn);原告未按照合同約定,逾期30日未全部付清土地出讓金的,被告將取消給予原告的相關優(yōu)惠政策;被告收到原告全部土地款之日起半年內,若未能交付具備建設條件的項目用地,被告需向原告支付20%違約金(按土地款計),被告在收到原告全部土地款后,須在6個月內把該宗土地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交給原告,如因被告原因不能按時交付,被告向原告支付每月2%的罰金(按土地款計)。合同還對爭議的解決等其他事項進行了約定。
同年11月10日,原、被告雙方還簽訂了一份《雷某基地服飾項目投資合同》補充條款,約定原告按照“總體規(guī)劃、按需供地”的原則實行供地,第一期30畝一次性供應到位,土地價格以供地時干驛工業(yè)園工業(yè)用地土地成本價供給,按天門市土地部門評估價掛牌,原告實際繳納每畝50000元;補充條款簽訂生效之日起10日內,原告向被告制定賬戶打入土地款150000元用于啟動項目征地工作;被告按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要求,并根據(jù)原告項目建設計劃及進度,及時辦理項目建設用地批文和用地指標,其中2013年-2014年度提供工業(yè)用地辦證指標30畝;被告在收到原告交納的150000元項目啟動金后三個月內,向原告交付具備建設條件的項目用地,并做好原告開工前的進場道路暢通和臨時用水、用電;原告必須在被告提供建設用地30天內進場啟動項目的建設工作;在原告同意的前提下,被告協(xié)助原告辦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許可證》、《建設規(guī)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等規(guī)劃、土地和建筑管理手續(xù),協(xié)助原告辦理工商注冊登記和稅務登記,費用由原告承擔;在原告進行項目建設的同時,被告為原告辦理項目土地證并協(xié)助辦理企業(yè)產(chǎn)權登記證,土地證件辦好并交付原告后,原告的項目余款需在15日內打到被告指定賬戶,逾期則視為違約并承擔違約責任。補充條款還對其他事項進行了約定。
合同及補充條款簽訂后,原告于同年11月25日向被告指定賬戶打款150000元。2013年12月17日,被告向天門市干驛鎮(zhèn)社湖嶺村民委員會撥付征地工作經(jīng)費17000元、征地款741000元,天門市干驛鎮(zhèn)社湖嶺村民委員會將征地款分發(fā)到農戶手中。2014年1月6日,原告辦理了湖北省企業(yè)投資項目備案證。同年4月20日,天門市人民政府對2014年第19批次建設項目用地進行勘測界定,實測總面積為1.6716公頃(25.07畝)。同年5月3日,天門市國土資源局采取書面告知的途徑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告知被征地村組和農戶。同年5月7日,天門市國土資源局與天門市干驛鎮(zhèn)社湖嶺村民委員會簽訂了一份《征用協(xié)議》,約定征用該村土地1.6716公頃,征地費871091元。同年5月18日,天門市人民政府作出《天門市人民政府關于2014年度第19批次城市建設用地的請示》,載明“規(guī)劃用途為工業(yè)用地,擬采取招拍掛方式供地”,并將該請示報送湖北省人民政府。同年6月1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對天門市人民政府報送的請示予以批復,同意天門市人民政府的土地征收方案。同年6月28日,原告與湖北鑫港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湖北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原告將其位于天門市干驛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的生產(chǎn)車間交由湖北鑫港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并于同年7月22日向湖北鑫港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發(fā)出《開工通知書》,湖北鑫港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開始施工,同年8月25日,原告以建筑手續(xù)不齊全為由要求停工。同年8月28日,被告單位工作人員主動與原告法定代表人電話聯(lián)系,告知原告可以辦征地手續(xù)了,但原告明確表示因被告遲遲不辦理相關審批手續(xù)及證件,放棄該項目的投資,并要求被告找其他投資商來投資。爾后,原、被告協(xié)商未果,故原告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有二,分別評判如下:
一、被告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是否存在違約
原、被告之間簽訂的合同及補充條款真實有效,雙方應按合同及補充條款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原告按約定向被告指定賬戶打入項目啟動金后,被告根據(jù)原告項目建設計劃及進度,辦理了相關征地手續(xù)批文并墊付了征地的相關費用。雖然《雷某基地服飾項目投資合同》補充協(xié)議第八條約定,在原告進行項目建設的同時,被告為原告辦理項目土地證并協(xié)助辦理企業(yè)產(chǎn)權登記證,但原告所投資的雷某基地服飾項目系被告招商引資項目,被告非土地管理部門,無權作為土地出讓合同的出讓方,雙方簽訂的合同性質應為服務合同而非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被告只負有協(xié)助原告辦理相關證件的義務;合同中,雙方雖然約定被告在收到原告交納的150000元項目啟動金后三個月內,向原告交付具備建設條件的項目用地,但合同所約定的紅線內的土地最初為集體土地,需要經(jīng)過嚴格的審批手續(xù)變性為工業(yè)用地,從土地勘測、土地征用、報送土地變性批文到土地變更為工業(yè)用地,所耗費時間并非原、被告雙方所能預測;該項目用地變更為工業(yè)用地后,應履行招拍掛的手續(xù)并繳清土地出讓金后才能辦理相關證件,但訴訟中,原告明確表示放棄該項目,要求被告找其他投資商投資,且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已繳清土地出讓金,因此,被告至今未協(xié)助原告辦理項目土地證等相關事宜,被告并無過錯,故原告訴稱被告遲遲不為其辦理項目土地證的理由不成立?,F(xiàn)原告提出解除合同,被告向原告表示希望繼續(xù)履行合同的意愿,原告亦未向本院提供相關證據(jù)證明原、被告雙方有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綜上,被告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不存在違約行為,原告要求解除合同的訴請并返還150000元土地出讓金于法無據(jù),不應得到支持。
二、原告所主張的損失是否應予以支持
根據(jù)原、被告雙方所簽訂的《雷某服飾項目投資合同書》第十條第(7)約定,為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原告必須按法定程序辦理工程報建手續(xù),實行安全生產(chǎn)。因原告未辦理工程報建手續(xù)就開始動工,后以建設手續(xù)不齊全為由要求施工方停工,因原告訴稱的損失與被告無直接的因果關系,故對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工程款相關損失1198645.06元及投資款152030元,共計1350675.06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視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九十三條、第九十四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名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天門市雷某服飾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8300元,由原告天門市雷某服飾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漢江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田新明
人民陪審員 高文華
人民陪審員 李愛美
書記員: 龐小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