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天津市亞海隆自控儀表有限公司。
住所地天津市河北區(qū)金海道金鐘公寓13號樓2單元202室。
法定代表人范榮華,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張學凌,男,1960年10月14日出生,漢族,系天津市亞海隆自控儀表有限公司職工。
被告文安縣天華密度板有限公司。
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左各莊鎮(zhèn)南環(huán)路。
法定代表人張春峰,系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祖小龍,河北瑞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原瑋,河北瑞達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原告天津市亞海隆自控儀表有限公司與被告文安縣天華密度板有限公司買賣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2月8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張士進獨任審判,于2015年12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天津市亞海隆自控儀表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學凌,被告文安縣天華密度板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祖小龍、劉原瑋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原、被告雙方于2013年9月12日簽訂合同。2013年10月原告供貨78540元,此外至2015年7月26日被告另欠原告貨款106720元。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支付貨款185260元。原告供給被告電器儀表。
被告辯稱,我公司與原告確實存在過買賣關系,但對于原告所述被告尚欠貨款185260元我公司不予認可,對于被告與原告存在買賣關系的全部貨款已經(jīng)結清,原告所述2013年10月原告供貨78540元,原告公司向被告主張的此筆款項的權利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對于2015年7月26日原告主張欠被告106720元,我公司不予認可。
原告為證實自己的主張,向法庭提交證據(jù)如下:
證據(jù)一、對賬單一份(復印件),證實被告欠原告電器儀表款185260元;
證據(jù)二、送貨單及增值稅發(fā)票各一張,證實被告欠原告電器儀表款,簽收人為郭生臣,郭生臣系被告公司的采購員。
被告的質證意見為,證據(jù)一系復印件,對其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不予認可,該對賬涵也沒有被告公司負責人簽字或公司蓋章,該份合同我方予以認可,從該份合同內容可以看出簽訂時間為2013年9月12日,而且明確注明本合同簽訂之日起三個月內有效,三月后合同自動失效,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原告所主張的兩筆貨款被告均不認可。證據(jù)二送貨單提貨人簽字為郭生臣,而我公司并沒有此員工,對該份證據(jù)不予認可。對該發(fā)票的真實性無異議,該份證據(jù)可以證實我方已經(jīng)支付該筆貨款,且公司已經(jīng)入賬,該開票日期為2013年10月11日,以上款項我方均不予以認可。
通過原告舉證,被告質證,結合庭審,本院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作如下認證:
原告證據(jù)一,對賬涵系復印件,被告對其真實性有異議,并且沒有被告簽字蓋章,不具有證據(jù)效力。原告證據(jù)二,被告有異議,不能確定郭生臣系被告公司職務行為,不具有證據(jù)效力。原告證據(jù)三,只能證實原、被告雙方存在買賣關系,但不能證實原告的主張,不具有證據(jù)效力。
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于2013年9月12日簽訂了電器配件供貨合同,沒有約定數(shù)量、單價及標的物名稱,原告以被告出具對賬涵為由,認為被告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欠原告貨款185260元,被告對此不予認可。原告認為郭生臣系被告公司職員,代表被告公司履行職務,被告對此予以否認。
本院認為,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否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原告方提供的對賬涵系復印件,并且被告不予認可,原告提供的由郭生臣簽字的送貨單,被告認為其不是被告職員,不認可郭生臣系履行職務行為,原告也未提供其他證據(jù)予以證實自己的主張。因此原告舉證不夠充分,故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天津市亞海隆自控儀表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2002.5元,由原告天津市亞海隆自控儀表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士進
書記員: 李雪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