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慶州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于海英(黑龍江海鷹律師事務所)
范某某
張某某
魏彪
上訴人(原審被告)大慶慶州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肇州縣肇州鎮(zhèn)八廠西街221號。
法定代表人楊偉君,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于海英,黑龍江海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范某某,男,漢族。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男,漢族。
委托訴訟代理人魏彪,男,漢族。
上訴人大慶慶州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慶州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范某某、張某某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肇州縣人民法院(2016)黑0621民初45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3年3月20日,慶州公司與大慶市松霖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霖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將九度陽光小區(qū)二期15、16號住宅樓及地下車庫承包給松霖公司。
2013年3月23日,松霖公司又將該工程承包給張某某,2013年6月6日,張某某又將該工程發(fā)包給范某某,由范某某實際施工。
工程完工后,2014年11月15日,范某某與慶州公司、張某某簽訂一份農(nóng)民工工資結算還款協(xié)議,就張某某拖欠范某某農(nóng)民工工資786萬元,三方約定慶州公司于2014年11月20日前,直接撥付給范某某等人380萬元,張某某于2015年1月1日前支付100萬元,2015年2月1日支付100萬元,其余的206萬元由張某某于2015年5月1日前給付。
如張某某不能按照協(xié)議的約定履行義務,既由慶州公司代為履行還款義務,償還拖欠農(nóng)民民工工資。
協(xié)議簽訂后,慶州公司按約定給付原告12套樓房抵頂3930158元,原告將其中7套樓房交付慶州公司代為出售,慶州公司向原告扣除應由其支付的7套樓房的稅金及保證金449148元,張某某未按照協(xié)議給付拖欠的農(nóng)民工工資,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決被告慶州公司立即給付原告農(nóng)民工工資人民幣本息合計4654866.37元(包括慶州公司扣除的稅金及保證金449148元),被告張某某承擔連帶責任。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 ?第二款 ?規(guī)定,實際施工人以發(fā)包人為被告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為本案當事人,發(fā)包人只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
本案中,被上訴人范某某雖為實際施工人,上訴人慶州公司為工程發(fā)包人,但被上訴人范某某并非以該解釋條款作為請求權基礎向上訴人慶州公司主張權利,而是依上訴人慶州公司與被上訴人范某某、被上訴人慶州公司張某某三方簽屬的“農(nóng)民工工資結算還款協(xié)議”向上訴人慶州公司主張付款責任的,故上訴人慶州公司以該司法解釋條款主張不承擔給付義務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
上訴人慶州公司與被上訴人范某某、被上訴人張某某簽屬三方協(xié)議的性質為并存的債務承擔協(xié)議,即原債務人張某某不脫離債務關系,而上訴人慶州公司又加入了債務關系,與債務人張某某共同承擔債務。
上訴人慶州公司承擔責任后,可基于該協(xié)議向被上訴人張某某追償。
雖然協(xié)議中約定了除上訴人慶州公司給付380萬元工程款外,其余的款項由被上訴人張某某給付,在被上訴人張某某不能履行時,由上訴人慶州公司代其履行還款義務,但該意思表示并非保證,因為保證債務為從債務,而上訴人慶州公司因加入債務而成為主債務人之一,且與被上訴人張某某共為連帶債務人。
故上訴人慶州公司關于本案存在一般保證法律關系的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
綜上,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1832元,由上訴人大慶慶州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 ?第二款 ?規(guī)定,實際施工人以發(fā)包人為被告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為本案當事人,發(fā)包人只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
本案中,被上訴人范某某雖為實際施工人,上訴人慶州公司為工程發(fā)包人,但被上訴人范某某并非以該解釋條款作為請求權基礎向上訴人慶州公司主張權利,而是依上訴人慶州公司與被上訴人范某某、被上訴人慶州公司張某某三方簽屬的“農(nóng)民工工資結算還款協(xié)議”向上訴人慶州公司主張付款責任的,故上訴人慶州公司以該司法解釋條款主張不承擔給付義務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
上訴人慶州公司與被上訴人范某某、被上訴人張某某簽屬三方協(xié)議的性質為并存的債務承擔協(xié)議,即原債務人張某某不脫離債務關系,而上訴人慶州公司又加入了債務關系,與債務人張某某共同承擔債務。
上訴人慶州公司承擔責任后,可基于該協(xié)議向被上訴人張某某追償。
雖然協(xié)議中約定了除上訴人慶州公司給付380萬元工程款外,其余的款項由被上訴人張某某給付,在被上訴人張某某不能履行時,由上訴人慶州公司代其履行還款義務,但該意思表示并非保證,因為保證債務為從債務,而上訴人慶州公司因加入債務而成為主債務人之一,且與被上訴人張某某共為連帶債務人。
故上訴人慶州公司關于本案存在一般保證法律關系的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
綜上,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1832元,由上訴人大慶慶州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臧國燕
審判員:劉振影
審判員:趙丹暉
書記員:趙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