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石人溝。
法定代表人:高海戎,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盛華,
黑龍江玉朗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健軍,男,****年**月**日出生,漢族,公司員工,住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被告:
肇源縣達豐糠醛有限公司,住所地:大慶市肇源縣新站鎮(zhèn)新城村南一公里處。
法定代表人:趙艷霞,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麗娟,女,****年**月**日出生,漢族,公司員工,住肇源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明,
黑龍江欲凌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趙才,男,****年**月**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惠蘭,女,****年**月**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喜斌,
黑龍江鴻英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趙臣,男,****年**月**日出生,漢族,農民,住。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喜斌,
黑龍江鴻英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慶喜,男,****年**月**日出生,漢族,農民,住。
第三人:王遠重,男,****年**月**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大慶市大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喜斌,
黑龍江鴻英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陳維民,男,****年**月**日出生,漢族,農民,住肇源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喜斌,
黑龍江鴻英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與被告
肇源縣達豐糠醛有限公司、第三人趙才、趙臣、王遠重、陳維民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高海戎未到庭參加訴訟,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盛華、李健軍到庭參加訴訟。被告
肇源縣達豐糠醛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趙艷霞未到庭參加訴訟,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于麗娟、李明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趙才未到庭參加訴訟,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惠蘭、王喜斌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趙臣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慶喜、王喜斌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王遠重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喜斌、第三人陳維民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喜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依法變更原告與被告于2007年10月22日簽訂的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船灘放養(yǎng)場承包經營合同和2009年4月11日簽訂的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船灘放養(yǎng)場承包經營合同的補充條款中的承包費條款,即要求自2018年1月10日起,調整12000畝資源中6400畝水田的承包費,每年每畝按270.00元繳納承包費至合同履行完畢為止(旱田及水面仍按原合同承包費履行);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07年10月22日,我公司與
肇源縣達豐糠醛有限公司簽訂了《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船灘放養(yǎng)場承包經營合同》,我公司將12000畝船灘放養(yǎng)場發(fā)包給被告公司經營,承包期限30年,自2007年11月1日至2037年11月1日。承包費每年600000.00元。后于2009年4月11日,我公司與被告又簽訂了上述承包經營合同的補充條款,該補充協(xié)議中將放養(yǎng)場用途變更為可以進行農業(yè)種植,同時,承包費條款也進行了變更,每年承包費變更至750000.00元。經核查,上述第三人是該資源的實際使用人,但他們之間轉包并未全部經原告單位許可?,F該船灘放養(yǎng)場已被被告開墾成耕地,土地價值提高,經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價格認定中心作出的價格認定結論書認定,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三年間,石人溝船灘放養(yǎng)場每畝水田承包費價格為1050.00元,即平均每年每畝水田承包價格為350.00元左右、旱田承包價格為720.00元,即平均每年每畝承包價格為240.00元,而被告履行的每年每畝耕地承包費為62.00元左右。原告認為顯失公平。多年來,因此事,我場職工、股東等多人多次到各級政府部門和我公司上訪,理由是承包費太低,侵害了公司職工、股東的合法權益而要求解除合同或提高承包費。針對這一情況,經我公司研究,并經縣政府同意,自2018年起,被告承包的資源中,水田每年每畝承包費提高至270.00元履行合同相對公平。因為,我公司放棄增加旱田的承包費,將該部分的利益增加到水田中,這樣也是為了達到我公司對外發(fā)包水田價格的一致性。現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準如所請,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
肇源縣達豐糠醛有限公司辯稱,1.我公司與原告的承包經營合同及補充條款合法有效,雙方應自覺遵照履行;2.我公司將承包地全部轉包給魯明,該轉包符合法律規(guī)定。同時,土地流轉也是國家政策鼓勵的,更何況,該轉包行為也經被告書面同意。因此,我公司不是適格的被告,我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3.爭議土地價值的提高是由于第三人大量投入,對土地進行改良,將灘涂開墾為耕地的結果。因此,根據“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土地價值提高的利益理應歸于投資者;4.承包費現在實際上是900000.00元,包括合同約定的承包費750000.00元、向王府村繳納的150000.00元;5.合同是否顯失公平應以簽訂合同時的情形予以考查;6.是否能夠提高承包費,雙方在簽訂《補充條款》進行了明確約定:“乙方在放養(yǎng)場內從事農業(yè)種植,目前不享受相關惠農補貼,如果政府明確乙方應該享受相關補貼,甲乙雙方應繼續(xù)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重新協(xié)商,適當提高承包費標準”,只有符合該條約定的情形,雙方才能對承包費進行重新約定。綜上,我公司認為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趙才、趙臣、王遠重、陳維民陳述:一、原告增加承包費既沒有約定,也沒有法律依據。顯失公平合同,是指乙方在訂立合同時因情況緊迫或缺乏經驗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顯失公平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構成要件:(一)合同的權利義務明顯顯失公平,在訂立合同時其權利義務對雙方當事人是明顯不公平的。合同是自愿協(xié)商的結果,雙方以何種價格、何種條件進行交易與合作,原則上應當是“一人愿打一個愿挨”,外人無須干涉;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交易中價格的漲跌、起伏、差異和交易條件的瞬息萬變也是正常情形;(二)顯失公平狀況在合同訂立時既已形成,而非履行時才形成;(三)處于不公平的一方在訂立合同時缺乏經驗或情況緊迫。實務中,顯失公平合同的形成往往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的地位包括信息的掌握、經驗的擁有、談判的砝碼等有較大關聯性,這意味著顯失公平合同對于利益受損失的一方而言,并不是其自愿接受的。法律對顯失公平合同進行干預的依據也是在于確保意思自治,合同自由原則的實現,是各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都能充分的、自由的表達其意志。由于顯失公平的合同在訂立過程中具有意思表示方面的瑕疵,利益受損失的一方并未充分表達其意思,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因素,法律才給予救濟。本案中,原、被告雙方是通過平等協(xié)商,達成合意而簽訂的合同。在簽訂合同時不存在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因船灘干涸無法經營,雙方協(xié)商,政府同意,又簽訂了補充條款,開墾了耕地,并增加了150000.00元的承包費,再加上王府村的承包費150000.00元,共計900000.00元,每年每畝地的資金為75.00元。另外,開墾耕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第三人趙才承包1900畝耕地,2015年至2018年四年間共投入27300600.00元,折合合同期內每年每畝地投入資金655.00元。第三人趙臣承包2350畝耕地,改地投入15000000.00多元,折合合同期內每年每畝地投入資金500.00多元,第三人陳維民、王遠重同樣花費大量的費用,每畝地投入資金同樣達500.00多元。據此,受損失的是本案的第三人而不是原告,獲益的恰恰是原告,待承包合同到期,原告獲得的是熟地。如果判令增加承包費,因承包費過高,第三人無法承受,對第三人顯失公平。二、增加承包費更不符合情勢變更原則。三、因合同中沒有約定不得轉包,被告方有權轉包,轉包合法有效。四、政府機關不能干預民事糾紛、司法審判。原告是獨立的法人,原告行為無需其他人同意,完全是其自愿和真實的意思表示。五、原告增加承包費沒有法律依據,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庭審中,原告舉證如下:
一、出示承包經營合同、補充條款各一份,欲證明:一、原告與被告于2007年10月22日簽訂了船灘放養(yǎng)場承包合同,合同約定原告將12000畝放養(yǎng)場承包給被告,承包期限30年,從2007年11月1日起至2037年11月1日止,每年承包費600000.00元,該費用在每年的1月10日前一次性繳清,承包期內,被告公司應維護好放養(yǎng)場沿江堤壩、閘門等設施。二、2009年4月11日,原、被告簽訂了原合同的補充條款,約定允許被告在干涸的灘地進行農業(yè)種植,承包費提高至750000.00元。合同還約定,如果被告方享受相關惠農補貼,原、被告應重新協(xié)商適當提高承包費。被告對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提出:原告說的補貼是長期的,應補貼給被告,是變更承包費的條件。而目前我方沒有享受惠農補貼,故不應該調整承包費。第三人趙才、趙臣、王遠重、陳維民質證意見與被告相同。
二、出示申請法院委托物價部門作出的價格認定結論書二份,欲證明:因被告將承包的資源開墾成水田進行經營,我方因訴訟欲調整承包費,作為調整依據,我方申請縣價格認定中心對被告經營的水田周邊的水田價格進行了價格認定,該認定書認定2016年至2018年三年的水田價格分別為:360.00元、360.00元及330.00元,2016年至2018年旱田的價格均為240.00元。按原合同承包價格計算,每畝平均60.00元左右?,F水田、旱田的價格明顯提高,再按原合同履行承包價格顯失公平,存在情勢變更,故我方要求調整承包費。被告對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提出:評估的是現在的價格,是灘涂經過改造后耕地的價格,沒有顯示出改造的成本和費用,合同是否顯失公平要考察合同簽訂時的情形,簽訂時是灘涂不是耕地。因此,在本案中不存在顯失公平和情勢變更情形。第三人趙才、趙臣、王遠重、陳維民同意被告的質證意見。補充意見:一、關于情勢變更,本案不適用。當時簽補充協(xié)議時,原告增加了150000.00元的承包費,是原告自愿、真實的意思表示。作為原告方或懂得農業(yè)知識的人都應當知道把船灘變耕地,需要很大費用,情勢變更原則是不可預見的、非商業(yè)風險情景出現。二、價格認定不具有合法性。本案中,價格是固定的,不需要價格認定,價格認定違法。三、原告提出總承包費為750000.00元是錯誤的,還應加上王府村的承包費150000.00元,承包費總計900000.00元。
庭審中,被告舉證如下:
一、出示被告與王府村委會的協(xié)議復印件一份,欲證明:被告承包原告的灘涂,因部分資源與王府村有爭議,為平息矛盾,每年向王府村交150000.00元承包費。原告對證據的真實性和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提出:該證據為復印件,沒有原件核對。原告與王府村并無資源糾紛,被告與王府村簽訂協(xié)議,原告不知情、不認可。該份協(xié)議與原告無關,與本案無關,被告所述的150000.00元承包費不應計算到給我公司的承包費里。第三人趙才、趙臣、王遠重、陳維民對此證據無異議。
二、出示被告與魯明簽訂的轉讓協(xié)議一份、原告出具的證明一份,欲證明:被告于2012年5月20日將爭議的土地轉包給魯明并且經原告同意。因此,被告的轉包合法有效,符合國家政策的有關規(guī)定。原告對此證明的真實性無異議,轉讓協(xié)議中沒有我公司簽字蓋章,也沒有在我公司進行登記備案,原告不知情。因為被告公司證明將船灘放養(yǎng)場轉包給魯明,根據法律規(guī)定,我公司仍然有向被告主張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而由被告向魯明主張權利義務。本案中,我公司并沒有起訴魯明,因被告與魯明之間的約定與我公司無關,我公司只履行與被告簽訂的合同,故該組證據與本案是無關的。第三人趙才、趙臣、王遠重、陳維民對此證據無異議。
庭審中,第三人趙才向法庭舉證如下:
一、出示船灘放養(yǎng)場轉讓協(xié)議、合伙協(xié)議、補充協(xié)議,欲證明:施彩莉將船灘放養(yǎng)場的土地轉讓給我承包,承包期限為2016年2月至2037年11月1日,原告在該轉讓協(xié)議上蓋章同意轉讓。原告對施彩莉和趙才之間的轉讓協(xié)議真實性無異議,對其它兩份協(xié)議的真實性和證明的問題有異議。提出:我方不知情,沒有蓋章和備案。施彩莉與趙才的協(xié)議只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權利,我方只要求按照原合同的權利來履行。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二、出示2016至2018年船灘投入費用情況,證明第三人投入27200600.00元。原告對此證據有異議,提出:該證據只是第三人趙才的自述,不應作為證據使用。農田改造的支出應由第三方出具證據才能作為法院的參考依據,故我方對此證據不認可。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三、申請證人王某、沈某出庭作證,證實改造耕地投入27200600.00元。原告提出該證人未在舉證期限內提出,不同意質證。本庭根據法律規(guī)定未允許證人出庭作證。
四、出示其與王某、沈某的工程協(xié)議書及施工協(xié)議共計12分,證明船灘改造耕地的投入和江壩維護費用共27200600.00元。原告對證據的真實性及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提出:原、被告簽訂的合同中約定,對于堤壩的維護是乙方應盡的義務,其它費用不知情,不認可。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庭審中,第三人趙臣向法庭舉證如下:
一、出示原、被告簽訂的承包經營合同及補充條款、被告與魯明簽訂的轉讓協(xié)議、魯明與我方簽訂的土地流轉承包合同及地塊分部圖,欲證明我是現在土地的耕種者。原告對其與被告簽訂的合同及補充條款無異議。對其它證據的真實性和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提出:其它合同均沒有在我公司備案,也沒有我公司的蓋章確認,對我公司不產生效力。他們之間在合同中約定,對我公司不產生效力,我公司要求按照原合同履行。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二、出示杜蒙縣政府文件一份,證明爭議地塊開墾土地是合法的。原漁場水位高,現在水位下降了,當水位升高可以養(yǎng)魚時,恢復漁業(yè)生產。故此土地存在可變性、不確定性,一旦恢復漁業(yè),我們四家每戶投資的16000000.00元應該由原告承擔。所以,不應當漲價,只有在享受國家政策時可以漲價。原告對此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提出:該證據是杜蒙縣政府發(fā)給原告公司的內部文件,因原告公司屬于國有資源,對資源處分時,應當征得縣政府的同意,但原、被告之間的權利義務應以合同為準。該批復不能成為被告方主張權利的依據,該批復中沒有顯示恢復漁業(yè)后,需要賠付被告、第三人投入條款。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三、出示本人自制的統(tǒng)計表7張,欲證明在爭議地塊灘涂變耕地的投資為16000000.00元。原告對此證據有異議,提出:該組證據是第三人本人自制,并沒有其它證據佐證,只能算是當事人的陳述,不能按證據使用,我方不認可。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四、當庭申請證人張某、尚某、孫某、湯某出庭作證,欲證明當時土地是水和沙灘,他們用機械將船灘改造成耕地。原告不同意證人出庭作證,亦不同意質證,第三人沒在舉證期內提出。本庭根據法律規(guī)定未允許證人出庭作證。
五、出示證人張某、尚某、孫某、湯某的證言,欲證明:船灘改造耕地的投入為16500000.00元。原告對證言的真實性和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提出:第三人趙臣對承包資源進行改造是事實,有投入也存在。但該投入并未向我公司申請,也未得到原告的確認。關于投入的費用16500000.00元,我方不認可,僅憑四份證言證明投入的成本證據不足。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庭審中,第三人陳維民向法庭舉證如下:
一、出示土地流轉承包合同,欲證明:魯明將2000畝土地流轉給我。我是現在土地實際承包人。原告對此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提出:該合同并沒有在原告公司備案,也未經原告公司同意。合同只是魯明與陳維民之間簽訂的,與我方無關,原告堅持履行與被告簽訂的合同。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二、出示本人自己統(tǒng)計的2012年、2013年、2018年船灘投入費用明細及證言共九份,欲證明:改造投入1000余萬元。原告對此證據有異議,提出:該證據只是第三人陳維民的自述,不應作為證據使用。農田改造的支出應由第三方出具證據才能作為法院的參考依據,故我方對此證據不認可。另外,對證言的真實性和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證人應當出庭作證,經質證后才能確定證言是否能做證據使用。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庭審中,第三人王遠重向法庭舉證如下:
一、出示承租耕地合同兩份,欲證明:我是現在土地的實際承包人。原告質證意見與對陳維民土地流轉承包合同的質證意見相同。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二、出示本人書寫的用工明細,欲證明:我將承包土地改為耕地,花費的費用14730000.00元。原告對此證據有異議,提出:該證據只是第三人王遠重的自述,不應作為證據使用。農田改造的支出應由第三方出具證據才能作為法院的參考依據,故我方對此證據不認可。被告對此證據無異議。
通過原告、被告及第三人的陳述、舉證、質證,認定本案的法律事實如下:
2007年10月22日,原告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與被告
肇源縣達豐糠醛有限公司簽訂了《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船灘放養(yǎng)場承包經營合同》,原告將12000畝船灘放養(yǎng)場發(fā)包給被告公司經營,承包期限30年,自2007年11月1日至2037年11月1日,承包費每年600000.00元。后于2009年4月11日,原、被告又簽訂了上述承包經營合同的補充條款,該補充條款中將放養(yǎng)場用途變更為可以進行農業(yè)種植,同時,承包費條款也進行了變更,每年承包費變更至750000.00元?,F該船灘放養(yǎng)場大部分水面已被開墾成耕地,其中水田6430畝,旱田3000畝。該耕地現由第三人趙才、趙臣、陳維民、王遠重耕種。
另查,2009年4月30日,被告與魯明、施彩莉簽訂了合伙協(xié)議,三方共同開發(fā)石人溝船灘放養(yǎng)場。合伙協(xié)議約定三方共同出資、共同經營、盈利共同分配、虧損共同承擔。2010年4月15日,合伙三方又簽訂合伙補充協(xié)議,被告將其承包原告的資源與另兩個合伙人分開經營。2012年5月22日,被告與魯明簽訂了轉讓協(xié)議,將其在原告處承包的資源部分權利、責任、利益承包給魯明。原告要求被告與魯明間簽訂的轉包合同必須遵守原、被告間簽訂的合同條款,否則,被告與魯明間的轉讓協(xié)議無效。2013年1月15日,魯明將其在合伙中獲得的資源承租給劉中旭至2037年11月1日。2013年10月30日,劉中旭將承租的耕地按與魯明間的合同價格、條款轉租給第三人王遠重。2014年8月22日,魯明與第三人趙臣簽訂了土地流轉承包合同。合同約定,魯明將其在合伙協(xié)議中獲得的承包資源租賃給第三人趙臣種植銷售,合同從2015年1月1日起至大合同期滿(為2037年11月1日)。2014年8月26日,魯明將合伙獲得的資源租賃給第三人陳維民至2037年末為止。2016年2月29日,施彩莉與第三人趙才簽訂船灘放養(yǎng)場土地轉讓協(xié)議,由第三人趙才享有其在合伙協(xié)議中約定的石人溝船灘放養(yǎng)場的資源,并享有被告與原告簽訂的船灘放養(yǎng)場承包經營合同中的權利義務。轉讓期限自2016年2月至2037年11月1日止。原告作為發(fā)包方在該轉讓協(xié)議中蓋章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案由應為漁業(yè)承包合同糾紛,而非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原告與
肇源縣達豐糠醛有限公司簽訂的承包合同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合法有效。被告與魯明、施彩莉在承包原告資源過程中,系合伙關系。魯明、施彩莉對外流轉原告資源的行為應視為合伙過程中產生的行為,該行為不影響被告與原告間的承包關系。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土地價值亦依附經濟走勢而增長。原、被告雙方依據訂立合同時所約定的承包價格遠不適應現有經濟水平。如繼續(xù)維持原合同承包費,會導致合同顯失公平且會嚴重損害原告的利益。因此,對于承包費應當予以適當調整。具體調整方法參照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價格認定中心的價格認定結論、結合當事人的自認、水田實際的種植年限、考慮被告將水域改造成水田的投入及實際改造水田畝數、收益等情況,再結合原告不增加旱田承包費以均衡水田對外發(fā)包價格等的考量,綜合認定調整水田承包費每年每畝270.00元為宜。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第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變更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與
肇源縣達豐糠醛有限公司于2007年10月22日簽訂的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船灘放養(yǎng)場承包合同和2009年4月11日簽訂的
大慶市石人溝漁業(yè)有限公司船灘放養(yǎng)場承包合同補充條款中承包費條款,自2018年1月10日起,以6400畝水田為基數,每年每畝按270.00元繳納承包費至合同履行完畢時止(旱田及水面承包費按原合同履行)。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8400.00元,由
肇源縣達豐糠醛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于也
審判員 杜平
人民陪審員 任雪
書記員: 劉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