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大慶市天順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肇源縣肇源鎮(zhèn)新站鎮(zhèn)鐵西街。
法定代表人辛國清,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苑晟濤,黑龍江省苑晟濤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王英福,黑龍江峰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明某廣,男,漢族。
委托代理人段玉平,黑龍江海天慶城律師事務所大慶分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明雅玲(明某廣之女),女,漢族。
上訴人大慶市天順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順房地產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明某廣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肇源縣人民法院(2015)源民初字第47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4年4月6日原告同被告簽訂棚戶區(qū)改造房屋動遷補償合同,約定用原告的平房置換被告開發(fā)的樓房,在該合同中約定被告交房的時間為2014年10月31日,如一方違約,賠償對方違約金20萬元,被告支付原告過渡期間的房屋租賃費每月300元。同日雙方簽訂補充協(xié)議,約定被告置換給原告的樓房為:V高層X號樓X單元X室東門住宅一處(從東向西數(shù)第二單元,面積110平方米);1號樓從東向西數(shù)第五門商服(面積108平方米)、第六門商服樓(面積為165.6平方米)二處,8號樓23號車庫一處(小二樓樓下,朝向南方,從西向東數(shù)第2門,面積20.85平方米)。并約定如被告不能按期交房,應從約定的時間起給付給原告過渡期間的房屋租賃費用每月1000元,并賠償原告每天5000元損失至交房之日。同時約定如原合同與補充協(xié)議有沖突,以補充協(xié)議為準。2014年10月31日被告拒絕向原告交房,并于2014年12月18日向肇源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原、被告簽訂的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無效,后變更訴訟請求,請求撤銷雙方簽訂的合同,該案經一、二審判決均駁回被告的訴訟請求。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于2014年4月6日簽訂的棚戶區(qū)改造房屋動遷補償合同,是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協(xié)商一致達成的,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告按合同約定向被告交付房屋,被告已經將原告房屋拆除,故其應按約定向原告交付置換的房屋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庭審時,被告稱其不具備法律規(guī)定的拆遷主體資格,肇源縣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辦公室才是合格主體,原、被告簽訂的合同為無效合同。但實際上爭議房屋雖是以政府征收的名義進行,但肇源縣近幾年棚戶區(qū)改造工程均是由開發(fā)商進行合同簽訂、拆遷等工作,本案中被告實際開發(fā),并對該樓盤進行商業(yè)銷售,其具有商業(yè)盈利性質,因此被告以其不具備主體資格為由的抗辯不能成立。被告沒有按約定的日期交房,屬違約行為,按雙方約定給付違約賠償金20萬,每月房租費1000元,被告對此沒有要求調整,應按雙方約定進行。原告要求被告賠償每日營業(yè)損失5000元,因合同對該5000元的約定不明,故對該項訴求不予支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原被告簽訂的《棚戶區(qū)改造房屋動遷補償安置合同》及該合同的補充協(xié)議合法有效;二、被告大慶市天順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立即向原告交付房屋:其中X高層住宅X號樓X單元X室東門(面積110平方米);X號樓從東往西數(shù)第5門商服一處(面積108平方米),第6門商服一處(面積165.6平方米);X號樓23號車庫一處(面積20.85平方米);三、被告大慶市天順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立即賠償原告違約金20萬元,并給付過渡期間房屋租賃費9000元;四、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856元,減半收取2428元,由被告負擔2218元,由原告負擔210元;其他訴訟費用88元由被告負擔。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在肇源縣人民政府啟動涉案棚戶區(qū)改造工程之初,被上訴人明某廣所有的房屋因位于棚戶區(qū)改造范圍內,屬于被拆遷對象,根據(jù)肇源縣人民政府拆遷規(guī)劃及安置規(guī)定,如被上訴人明某廣與肇源縣政府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合同,則合同雙方應當為肇源縣人民政府與被上訴人明某廣,但在此過程中,上訴人天順房地產公司以拆遷主體的身份出現(xiàn),替代了肇源縣人民政府在拆遷安置補償合同履行中的地位,且被上訴人明某廣的房屋已經被上訴人天順房地產公司實際拆除,現(xiàn)該房屋宅基地所對應的位置已由上訴人天順房地產公司進行商業(yè)開發(fā),另行建筑樓房,且其所建樓房均已竣工,交付使用。在此情形下,即使認定合同無效,上訴人天順房地產公司仍不能免除因其過錯所導致合同無效而向被上訴人明某廣應承擔的過錯賠償責任,并且承擔的過錯賠償責任不應小于雙方合同中約定的合同義務。關于上訴人天順房地產公司上訴請求認為其不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拆遷主體,本院認為,通過現(xiàn)有證據(jù)不能證明在本案雙方當事人簽訂并履行《棚戶區(qū)改造房屋動遷補償安置合同》及其補充協(xié)議的過程中,曾有行政行為的具體介入或參與,上訴人天順房地產公司一直是以獨立民事行為主體的身份與被上訴人明某廣進行拆遷協(xié)商并具體實施其后所有行為,故本院對上訴人天順房地產公司關于其不是法律規(guī)定的拆遷主體的主張不予支持。綜合以上,本院認為,一審法院在綜合衡量肇源縣多年來棚戶區(qū)改造的客觀事實,結合上訴人涉案棚戶區(qū)改造活動中進行了商業(yè)開發(fā),具有盈利性質等多種因素情況下,對本案作出的判決并無不當,本院依法予支持。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結果并無不當,本院依法予以維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435元,由上訴人大慶市天順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孫文斌 代理審判員 齊少游 代理審判員 王 宣
書記員:李丹 附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