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大慶華易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大慶市讓胡路區(qū)開發(fā)小區(qū)香港街38號。
法定代表人李長青,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趙宇,黑龍江中慶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馬苓,女。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孫立國,男。
委托代理人李方超,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大慶分所律師。
上訴人大慶華易科技有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孫立國勞動爭議一案,不服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民法院(2015)讓民初字第136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分別于2015年12月7日、12月24日組織兩次法庭調(diào)查,上訴人大慶華易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趙宇、被上訴人孫立國的委托代理人李方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孫立國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大慶華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易公司)工作,工作崗位為作業(yè)工,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約定合同期限至2013年12月31日。合同第七條約定,“甲方(華易公司)按規(guī)定為乙方(孫立國)繳納相應的社會保險……”,但華易公司至今未為孫立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孫立國月工資標準為3000元。2013年9月19日,孫立國在崗位工作期間受傷。經(jīng)過協(xié)商,雙方于2013年10月7日簽訂協(xié)議,約定:“除去住院費用外,甲方(華易公司)一次性支付乙方(孫立國)人民幣叁萬元整,作為后續(xù)賠償金。該賠償金包括乙方的誤工費、陪護費、營養(yǎng)費、交通費等”。協(xié)議簽訂后,雙方解除了勞動合同關系。經(jīng)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確認,孫立國所受傷害為工傷,并經(jīng)大慶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傷殘八級。2015年3月18日,孫立國向大慶市讓胡路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仲裁委于2015年4月9日作出慶讓勞人仲字(2015)第21號仲裁裁決書(非終局裁決),裁決:1、由華易公司支付孫立國一次性傷殘補助金3.3萬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4.5萬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3.3萬元,共計10.8萬元;2、華易公司為孫立國補繳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19日期間的各項社會保險,雙方各自承擔應繳部分,具體金額以當?shù)厣绫=?jīng)辦機構核算為準。庭審中,孫立國表示服從該裁決的裁決事項。華易公司認為孫立國接受了其給付的相應賠償款項,不應再另行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原審法院認為,孫立國所受傷害已被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華易公司雖不認可,但未能舉出其申請行政復議等足以反駁上述工傷認定的證據(jù),故孫立國應當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華易公司未依法為孫立國繳納工傷保險,應由其承擔支付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的責任。在雙方簽訂的賠償協(xié)議中,并未明確華易公司向支付3萬元包含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三項費用,故華易公司仍應承擔上述三項補助金的給付責任。關于各項補助金數(shù)額,經(jīng)計算后確定如下:一、一次性傷殘補助金3.3萬元。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八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即3000元×11個月=3.3萬元;2、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4.5萬元。根據(jù)《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八級傷殘職工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標準為工傷職工離崗前15個月的本人工資,即3000元×15個月=4.5萬元;3、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3萬元。根據(jù)《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八級傷殘職工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標準為工傷職工離崗前10個月的本人工資,即3000元×10個月=3萬元。因華易公司未為孫立國辦理工傷保險登記,上述三項補助金共計10.8萬元,應當由華易公司支付。關于補繳各項社會保險的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根據(jù)上述條款,社會保險費征繳法律關系屬于行政關系,征繳社會保險費屬于相關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不屬于民事勞動爭議處理的范圍。故對該項訴訟請求不予處理。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六條、第六十三條、《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六十二條,參照《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第十三條,判決:一、華易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向?qū)O立國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共計10.8萬元;二、駁回華易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查明,2015年10月28日,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了讓人社傷險銷字(2015)D1號撤銷工傷認定決定書,決定撤銷原工傷認定。12月12日,該局重新作出讓人社傷險認終字(2015)D12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被上訴人孫立國為工傷。
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針對上訴人華易公司的上訴請求及理由,本院認為:
一、對于被上訴人孫立國所受傷害是否為工傷的問題,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已依法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其為工傷。上訴人華易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未為被上訴人孫立國辦理工傷保險,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標準,向被上訴人孫立國支付相關費用。上訴人華易公司雖主張被上訴人孫立國并非工傷,但其并未就該工傷認定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故本案并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規(guī)定的應當中止訴訟的有關情形,上訴人華易公司關于本案應當中止審理的申請沒有法律依據(jù)。
二、一審法院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及參照《黑龍江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guī)定》的有關規(guī)定,判決上訴人華易公司向被上訴孫立國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共計10.8萬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對該數(shù)額予以確認。關于雙方當事人在傷害事故發(fā)生后簽訂的賠償協(xié)議的效力問題,該協(xié)議雖系平等主體之間就賠償項目、賠償數(shù)額作出的約定,但工傷認定及勞動者依法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涉及到勞動行政部門的管理職權,勞動者提起工傷認定的申請后,勞動行政部門必須依照法定程序進行處理。因此,被上訴人孫立國有權申請工傷認定并向勞動仲裁部門提起仲裁,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雙方當事人簽訂的賠償協(xié)議雖不能產(chǎn)生阻卻工傷認定的法律效果,但協(xié)議中約定的賠償數(shù)額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被上訴人孫立國已自愿接受3萬元的賠償款項。因此,在上訴人華易公司應當向被上訴人孫立國支付的費用總額中,應當將已支付的3萬元部分扣除。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不當,本院依法予以變更。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民法院(2015)讓民初字第1369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二項;
二、變更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民法院(2015)讓民初字第1369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一項為:“原告大慶華易科技有限公司應當向被告孫立國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3.3萬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4.5萬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3萬元,合計10.8萬元??鄢阎Ц兜?萬元后,剩余7.8萬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付清?!?br/>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共計15元,由上訴人大慶華易科技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孫文斌 代理審判員 齊少游 代理審判員 王 宣
書記員:姜海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