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大冶市梓桐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大冶市觀山東路云頂花園一單元11103號。
法定代表人:張運龍,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家麒,大冶市羅橋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馮某某。
被告:石某某。
被告:劉恒喜。
被告:李順光。
被告:侯學軍。
委托訴訟代理人:余泰福,湖北維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侯甫維。
原告大冶市梓桐礦業(yè)有限公司與被告馮某某、石某某、劉恒喜、侯學軍、李順光買賣合同糾紛(立案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家麒、被告馮某某、劉恒喜、李順光、被告侯學軍委托訴訟代理人余泰福、侯甫維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石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五被告迅速償還借款30萬元;2、判令五被告自約定還款之日起,以應還款數(shù)額為基數(shù),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3、由五被告承擔本案受理費、保全費等一切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2年,五被告共同出資合伙在廣東省懷集縣中洲鎮(zhèn)魚藤村委會藤鐵村土名為“五谷山”的山場采礦,期間被告馮某某經手多次向原告借款周轉。后因上述礦山屬非法開采,被告馮某某、劉恒喜、李順光等人被刑事處罰。2016年2月6日,被告馮某某就上述借款與原告結算后達成還款計劃,約定2016年還款30萬元,2017年還款20萬元。但事后被告未履行,故原告訴至法院,提出上述訴訟請求。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1、原告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法人身份證明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證明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
證據2、五被告的戶籍信息復印件,證明五被告的訴訟主體資格;
證據3、銀行卡取款業(yè)務回單、卡卡轉賬交易記錄、原告公司預付款賬目及被告馮某某出具的借支單和還款計劃書,證明原告為購買銅精砂先后十次共付給被告馮某某1158700元,其中含被告馮某某經手所借的周轉金50萬元至今未還。被告馮某某于2012年7月13日出具了借支單,且于2016年2月6日出具還款計劃承諾2016年還30萬元(其中2016年6月還10萬元,7月還5萬元,8月還10萬元,12月還5萬元),2017年還余款20萬元,及2016年2月6日已還2000元的事實;
證據4、廣東省懷集縣人民法院(2012)肇懷法刑初字130號刑事判決書、結賬單及被告石某某、劉恒喜和證人曹某和分別出具的證明復印件,證明五被告合伙期間,被告馮某某負責出納工作,原告業(yè)務員曹細兵與被告口頭達成銅精砂采購協(xié)議,并由原告公司為五被告開礦提供50萬元周轉金的事實。
經審理查明:2012年初,被告馮某某、劉恒喜、李順光共同出資承包廣東省懷集縣中洲鎮(zhèn)魚藤村委會藤鐵村土名為“五谷山”的山場,并在未辦理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在山場上開設礦口采礦。后因資金短缺無法開工,邀約被告石某某、侯學軍投入資金共同經營,被告石某某委托馬亞松(又名馬勝)、被告侯學軍先后委托侯甫維、曹庭蘭(又名曹大成)作為代理人參與經營。經營期間,除被告侯學軍的出資款由其代理人侯甫維經手開支外,其余資金賬目均由被告馮某某管理。經中洲海玟選礦加工場負責人曹某和介紹,原告派業(yè)務員曹細兵前來購買被告在該選礦加工場加工的銅精礦,并口頭協(xié)商由原告預付50萬元給被告周轉,被告方的銅精礦以低于市場價格兩個百分點賣給原告作為回報,銅精礦不準賣給他人。周轉金不足50萬元時,原告再給被告方補足。2012年4月9日至同年7月13日起,原告先后十次共支付給被告馮某某1158700元,其中含周轉金50萬元。2012年6月,被告劉恒喜經手運送兩車銅精礦給原告,價值658700元。同年7月11日,懷集縣公安局接群眾舉報查獲該礦場。同年7月13日,被告馮某某向原告出具了借支單1份,載明借支事由預付貨款,借支金額50萬元。后被告馮某某、劉恒喜、李順光等人受到刑事處罰。2016年2月6日,被告馮某某就上述借款與原告時任經理張細滿結算后達成還款計劃,約定2016年還款30萬元(其中2016年6月還10萬元,7月還5萬元,8月還10萬元,12月還5萬元),2017年還余款20萬元。被告馮某某除當日償還2000元外,其余款項至今未還,故而成訟。
本院認為:被告馮某某、劉恒喜、李順光共同出資承包山場采礦,因資金短缺邀約被告石某某、侯學軍投入資金共同經營,并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書,故五被告合伙關系成立。合伙期間,由被告馮某某管理資金賬目,被告馮某某先后十次共經手收取原告1158700元,其中含周轉金50萬元。除被告劉恒喜經手運送價值658700元的兩車銅精礦給原告外,仍下欠原告50萬元。該周轉金應認定為原告預付的貨款,已用于合伙經營,屬五被告共同債務,應由五被告共同償還。故原告憑其與被告馮某某達成的還款計劃,要求五被告償還2016年到期的30萬元,理由正當、合法,除被告馮某某已還2000元外,余款298000元應由五被告共同償還。原告要求五被告自約定還款之日起,以應還款數(shù)額為基數(shù),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亦應予以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馮某某、石某某、劉恒喜、李順光、侯學軍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償還原告大冶市梓桐礦業(yè)有限公司貨款298000元;并自約定還款之日(其中2016年6月還98000元,7月還5萬元,8月還10萬元,12月還5萬元)起,以應還款數(shù)額為基數(shù),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
二、駁回原告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減半收取5800元,訴訟保全費2020元,合計人民幣7820元,由原告大冶市梓桐礦業(yè)有限公司負擔100元,被告馮某某、石某某、劉恒喜、李順光、侯學軍共同負擔772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800元,款匯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團城山支行。賬號:17×××18。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向學文 人民陪審員 羅國營 人民陪審員 葉素云
書記員:鄧伊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