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墊富某投資有限公司,住所地:邢臺市新河縣新興街東側。
法定代表人:耿君彩,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強,河北瀾森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飛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涿州市。
原告墊富某投資有限公司與被告張飛虎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2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飛虎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墊富某投資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給付欠款29998.92元;2.依法判令被告給付違約金3968.6元(欠款額10%的當月違約金及按照欠款額日千分之一計算至2017年3月11日的遲延履行違約金);3.本案的案件受理費、公告費、郵寄費、保全費、鑒定費、原告為追償欠款而支付的律師費或其他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墊付寶是由原告推出的,由原告替買方會員(以下簡稱用戶)向賣方會員(以下簡稱商戶)墊付消費款,再由用戶在還款日前償還墊付款的服務,即墊付寶提供的是墊付消費款的服務。要享受墊付寶服務,首先要在墊付寶網站注冊成為墊付寶會員,注冊成功后,原告為會員分配唯一的墊付寶賬戶。由于墊付寶是為用戶墊付消費款,故對用戶還規(guī)定了授信程序。用戶注冊成為會員后,要和原告簽訂《墊付寶(墊付卡)領用合約》,提供抵押財產,并簽訂授權書、擔保函等,原告根據(jù)用戶提供的財產情況,授予其一定的信用額度,并在其賬戶中形成賬單日、還款日及授信額度等內容。在信用額度范圍內,原告可以替用戶墊付消費款給商戶,墊付款項的方式是原告將與交易金額等額的墊付額度在扣除向商戶收取的服務費(墊付消費額的2%或2.4%)后,劃撥到商戶的墊付寶賬戶中,商戶收到額度后,既可用額度到其他商戶消費,也可以選擇向原告申請?zhí)岈F(xiàn)。在賬單周期內,原告替用戶墊付消費款不計利息,不收取任何費用,但是用戶需在還款日前將原告墊付款項如數(shù)歸還原告,如果逾期,須依照《墊付寶(墊付卡)領用合約》的約定對原告承擔違約責任。本案被告為墊付寶用戶,原告替其墊付2017年1月9日在商戶高碑店市輝馳汽車運輸服務有限公司的消費款30000元,被告僅歸還1.08元,尚欠29998.92元。為了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現(xiàn)訴至貴院,請求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張飛虎未答辯。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開展一項名為“墊付寶”的業(yè)務,即原告在其指定網絡平臺上為會員提供網上會員制服務,會員之間進行商品或服務交易時,原告替購買方會員被告張飛虎直接墊付消費款項支付給銷售方會員,購買方會員按約定將墊付款定期歸還原告。2015年4月23日,原告(甲方)與被告(乙方)簽訂了編號為“冀保高碑店00000046”的《墊付寶(墊付卡)領用合約》,據(jù)此被告成為原告開展的“墊付寶”業(yè)務的會員。雙方約定,乙方未按時足額償還甲方代乙方墊付的消費款項及其他款項的,乙方須按其欠款總額的10%向甲方交納當月違約金,且乙方在未還清欠款之前,每逾期1日須按欠款額的1‰向甲方支付延遲履行違約金。被告還款日為每月的9日前。截止到2016年1月9日,原告為被告墊付了消費款項30000元,被告于2016年2月9日償還原告1.08元。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墊付寶(墊付卡)領用合約》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原告在替被告墊付30000元后,被告僅償還1.08元,原告有權要求被告償還剩余墊付款29998.98元。根據(jù)合同約定,被告未在約定期限內償還上述款項,應當依法承擔違約責任。原告主張被告應當給付逾期當月違約金2999.9元并“在未還清欠款之前,每逾期1日須按欠款額的1‰向甲方支付延遲履行違約金”,因該違約金計算方式所得違約金過高,故本院依法酌定自逾期之日即2016年2月9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違約金為宜。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飛虎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墊富某投資有限公司墊付款29998.92元及違約金(自2016年2月9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二、駁回原告墊富某投資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25元,由被告張飛虎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袁軍鵬
書記員:馬小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