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決書
(2014)珠X法民三初字第499號
原告(反訴被告):梁某某
被告(反訴原告):珠海市斗門區(qū)某村民委員會
委托代理人:陳慧燕,廣東非凡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訴稱:2004年12月3日、2005年4月15日,原告先后與斗門某批發(fā)公司簽訂《項目合作合同書》、《項目合作補充協議書》,約定以合作的方式將位于珠海市斗門區(qū)白蕉鎮(zhèn)的某批發(fā)市場項目交由原告承包經營,經營期限至2014年12月31日,原告并繳納土地使用租金。后斗門區(qū)國資委先后將斗門某批發(fā)公司授權斗門某資產管理公司和白蕉供銷社代管。在原告承包經營近四年后的2008年上半年,被告負責人及部分村民忽然多次來到斗門區(qū)農產品批發(fā)交易市場,聲稱在原告承包使用中的某一幅土地不屬于斗門區(qū)某批發(fā)市場項目用地范圍,仍屬于被告所有,并要求原告繳納租金。因當時斗門某批發(fā)市場處于代管狀態(tài),原公司負責人已離職,而代管部門對該批發(fā)市場項目用地范圍亦不清楚,資料無法查找。在此情況下,原告為保障批發(fā)市場的順利經營并保障市場中經營戶的利益,無奈分別于2008年8月1日和2011年8月1日兩次與被告就該土地簽訂了《土地租賃協議》,并交納了自2008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的租金40800元。近期原告查到斗門區(qū)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總平面圖一份,發(fā)現被告主張的一幅土地在批發(fā)交易市場用地紅線圖范圍內,即該土地已不屬于被告,被告也無權收取租金,兩份《土地租賃協議》無效,其向原告收取租金系不當得利,原告遂多次找被告交涉,均無果。原告為維護自身權益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一、被告停止就雙方《土地租賃協議書》所涉及土地繼續(xù)向原告收取租金,雙方之前簽訂的租賃協議無效,并向原告返還自2008年8月1日起至2014年7月30日止收取的租金40800元;二、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辯稱:原告請求認定土地租賃協議無效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1993年,斗門縣白蕉國土所為興建綜合市場向被告征用了相關地塊,該地塊圖紙被告已申請法院依法調取。其后興建了涉案土地上的市場。該市場的圖紙,原告已提交。原告在承包涉案土地后,未經被告同意,擅自在該土地外圍搭建臨時性建筑物。其所占用的地塊是被告所有的土地。被告對此享有經營管理的權利。2008年,被告負責人與部分村民同原告協商,就搭建臨時建筑物一事達成一致意見,并簽訂了土地租賃協議。該協議內容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雙方在2011年續(xù)簽了該份協議,原告依約交納了租金,被告也履行了約定的義務,由此可見,這兩份土地租賃協議符合法律規(guī)定。另,被告提出反訴,要求原告退還非法占用土地,并向被告支付非法占用土地期間費用。
本院認為,根據測量的結果和庭審查明的事實,被告的土地上確實有原告的臨時建筑物。因雙方簽訂的《土地租賃協議書》約定租賃的被告土地面積、具體位置、四至范圍均不明確,雙方當事人亦不能就此達成一致意見,因此根據一般人的通常理解,被告已經將一幅土地交付給原告使用,現原告要求返還自2008年8月1日起至2014年7月30日的租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2014年7月30日《土地租賃協議書》到期后,雙方未就繼續(xù)租賃涉案土地達成一致意見,被告在庭審中明確表示不再將涉案土地出租給原告。但至今,原告仍占用了被告的土地,依據《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五條規(guī)定,原告應將位于涉案土地上的臨時建筑物拆除,并及時將土地交換給被告,并應支付逾期返還租賃物期間的租金。
綜上所述,判決如下:
一、原告(反訴被告)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拆除屬于被告的地塊上的臨時建筑物,并將該土地交換被告;
二、原告(反訴被告)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被告(反訴原告)支付逾期返還土地期間的租金,租金按每日18.63元的標準從2014年7月31日計算至實際退出承租土地之日止;
三、駁回原告(反訴被告)的訴訟請求。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