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國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大興區(qū)瀛海鎮(zhèn)同義村。
法定代表人:肖中義,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雅靜,河北崇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崔華,河北崇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楊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恒友,河北世紀聯(lián)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王建肖,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qū)。
再審申請人國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都公司因與被申請人楊某某、王建肖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石民四終字第0184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國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四分公司(以下簡稱國都四分公司)系申請人國都公司下屬的分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3日。2009年11月18日,國都公司聘任鄭東偉擔任國都四分公司經(jīng)理。2010年12月22日,國都四分公司出具《法人委托書》委托王建肖為國都四分公司駐石家莊辦事處主任,管理國都四分公司合同專用章,并負責對外簽訂合同事宜。該《法人委托書》蓋有國都四分公司的公章和鄭東偉手章。2011年2月18日的《會議紀要》顯示,國都四分公司經(jīng)理鄭東偉曾委托王建肖、董立夫、高友林在石家莊籌措周轉資金。該《會議紀要》有國都四分公司經(jīng)理鄭東偉、王建肖、董立夫、高友林的簽字。從2010年12月24日至2011年12月31日,王建肖、董立夫、高友林共融資191筆合計4580萬元轉給了鄭東偉,其中包括2011年7月5日楊某某的70萬元。楊某某提供證據(jù)也能證明,2011年7月5日,楊某某通過中國交通銀行自身賬戶、韓娟書、李莉的賬戶分別向董立夫的賬戶匯入20萬元、20萬元、30萬元。后鄭東偉及其會計張冉通過董立夫向部分債權人還款25434398.8元。2011年5月18日,國都四分公司以國都公司的名義中標“石家莊市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產(chǎn)業(yè)園格力電器園區(qū)高建項目二期工程”;2011年6月1日,國都公司與石家莊市建設局簽訂了《河北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王建肖為承包人國都公司的代表。2012年6月7日,鄭東偉出具證明證實其所借款項全部用于格力空調(diào)建設項目。綜合以上事實證明,王建肖、董立夫、高友林都是為國都四分公司及其經(jīng)理鄭東偉進行工作的工作人員。雖然被申請人楊軍將70萬元借款轉給了董立夫,但董立夫已經(jīng)將該筆借款轉給了國都四分公司的經(jīng)理鄭東偉,且該借款已經(jīng)用于格力空調(diào)建設項目。王建肖向被申請人楊某某出具的借款協(xié)議書及收據(jù)、補充意見、承諾書、連帶責任擔保書履行的是職務行為,國都四分公司應當承擔還款責任。因國都四分公司于2013年5月27日注銷,且無獨立的法人資格,故國都四分公司的責任依法應當由申請人國都公司承擔。申請人主張本案中王建肖與高友林、董立夫等人串通以國都公司名義出具借款書,但并無證據(jù)證明。在原一審中,申請人主張鄭東偉私刻國都四分公司公章、項目章、財務章、合同章及國都公司公章,并要求進行鑒定,但因雙方就鑒定所需的檢材達不成一致意見,造成該鑒定無法進行。且《河北省人民檢察院不抗訴理由說明書》中明確說明:現(xiàn)有證據(jù)對印章的鑒定依據(jù)國都公司提供的印章印模,不具有客觀性和唯一性。故申請人的該項主張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另外54起案件與本案無關,本院不予審查。董立夫、高友林是國都四分公司的工作人員,申請人要求追加其二人作為第三人沒有法律依據(jù)。綜上,申請人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審判長 李京山
審判員 張旭東
審判員 牛世紅
書記員: 崔莉(代)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