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四川省信某建設勞務有限公司,住所地: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新政鎮(zhèn)琳瑯大道三段32號3幢2單元4層1號。
法定代表人張不訥,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田松淵,張家口市橋西區(qū)建設西街華源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強。
委托代理人姜忠誠,河北揚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四川省信某建設勞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李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張商初字第20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信某公司委托代理人田松淵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李強及其委托代理人姜忠誠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1年3月12日,被告李強以張家口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的名義與凱龍張家口分公司簽訂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一份,約定由李強承建張家口市惠民花園小區(qū)23、24、25號樓工程全部土建、上下水、電、暖配套設施的工程施工。工期自2011年3月20日至2012年6月30日。付款方式,工程施工至地上七層后,支付已完工程量的60%、主體竣工認證后支付已完工程量的60%、工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達到入住條件),乙方呈報工程決算書,經(jīng)審計后,支付至工程總造價的60%,工程竣工驗收、審計后,若甲方資金緊缺,可用新建樓房抵頂剩余35%的工程款,剩余的5%作為質保金。甲方供應建材:鋼材、水泥、商砼,按實際采購價進入決算。外墻保溫、防水工程,按圖紙設計要求,參照市場價及實際鋪設面積以獨立費進行決算。
2011年3月28日,李強與張獻清簽訂了《建筑工程勞務分包協(xié)議》一份,將其承包的張家口市惠民花園小區(qū)23、24、25號樓工程中的勞務分包給張獻清。承包方式為勞務大清包(包括機械設備及周轉材料);承包范圍:1、從墊層開始除注明不包括的項目外,施工圖的全部內(nèi)容。2、大、中、小型機械,二、三級電箱及流動箱線。3、周轉材料、手使機具及輔料(不包括電梯、消防、弱電、門窗安裝、內(nèi)外墻貼磚、室內(nèi)、外防水、樓梯扶手及鐵藝安裝,達到驗收標準,并包含為完成承包內(nèi)容工程所必須進行的其它輔助工作)。4、現(xiàn)場臨建甲方提供材料,乙方施工。5、材料供應:本工程所有建筑材料由甲方提供,本工程所有周轉材料、機械設備、耗材及二級箱線以下由乙方提供。6、水、電、暖工程由乙方施工,工程材料由甲方供給。7、乙方大清包工程包括二次結構。承包單價:476元/平方米,以全部建筑面積約26749.76平方米計算(不含稅金)。付款方式:于地上七層封頂時首付完成工程量的65%,主體竣工驗收完成后支付工程價款的75%、到年終支付已完工程量的95%,工程竣工驗收后45天內(nèi)支付到工程量價款的95%,預留5%作為保修金。原告提供的協(xié)議書乙方簽字人是張獻清,加蓋了信某公司印章。被告提供的協(xié)議書乙方簽字人是張獻清,未加蓋信某公司印章。居間人趙利峰作為證人出庭證明張獻清是信某公司經(jīng)理,且是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張不訥父親。協(xié)議簽訂后,張獻清組織人員入場,在李強項目部管理下完成23#、24#樓地下一層、地上二層封頂、地上三層墻體鋼筋綁扎、樓梯、防水、回填土、水電預埋;25#樓地下一層封頂、樓梯、框架結構磚砌墻、外墻抹灰防水、回填土、水電預埋的部分工程時,發(fā)包人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將施工控制權收回,另組項目部。李強在與凱龍張家口分公司結算工程款時雙方發(fā)生爭議,于2012年8月17日共同委托張家口張垣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對李強項目部己完工程進行結算審核。審計結果為:惠民花園小區(qū)23#、24#、25#樓部分工程的結算價為6065006.75元,其中甲供工料總價為4312267.65元。因凱龍張家口分公司未向李強支付工程款,李強將其訴至張家口市橋西區(qū)人民法院,請求判令凱龍張家口分公司支付工程款2382563.75元及利息,償還墊付的審計費21000元。橋西區(qū)人民法院判令凱龍張家口分公司支付李強工程款及利息916475.75元。李強及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均不服上訴至張家口中級人民法院。該院于2013年11月26日以(2013)張商終字第298號民事裁定發(fā)回重審。張家口市橋西區(qū)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后作出(2014)西商初字第14號民事判決書,判令凱龍張家口分公司支付李強工程款933596.4元,利息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從2012年9月26日起計算至給付日止,凱龍張家口分公司仍不服上訴至張家口中級人民法院。張家口中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7月23日作出的(2014)張商終字第219號民事判決書認為,張家口張垣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作出的張垣基字(2012)第109號報告,雙方無異議,應予以采信。編制結果工程結算為6065006.75元,其中甲供工料總價4312267.65元予以確認。定額人工費為939286元予以確認。該案在庭審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均認可甲供工料總價4312267.65元中包括定額人工費939286元。(2014)張商終字第219號民事判決雖然對定額人工費由誰承擔未予審理,但對一審判決將甲供工料總價4312267.65元(包括定額人工費939286元)判歸凱龍張家口分公司予以了確認,并維持了原審判決?,F(xiàn)(2014)西商初字第14號民事判決書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庭審中,原告對張垣基字(2012)第109號報告中確認的原告在李強承包期間的已完工程量無異議,對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勞務大清包(包括機械設備及周轉材料)中的機械設備及周轉材料,明確其為模板、腳手架等材料。在張垣基字(2012)第109號審計報告第7-8頁(23#樓土建部分)19至34項、41項、44項中,分別列明了模板、腳手架、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一次費用,并注明了其中包括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其他工程部分及其他樓號與此相同。該報告將模板、腳手架等周轉材料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計入了工程總造價中。在原告施工過程中,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將應付給李強,由李強支付原告的勞務費50萬元,直接給付了原告,李強出具了手續(xù)。雙方對該款項沒有異議。在李強將其承包的工程交回發(fā)包人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后,原告沒有向被告提交過已完工程預算書。原、被告雙方均不同意對勞務分包費用進行審計。
原告信某公司于2013年10月24日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李強立即支付勞務費218萬元,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原審認為,李強在承包了張家口市惠民花園小區(qū)23、24、25號樓建設工程后,將其中的勞務分包給了張獻清,并與其簽訂了《建筑工程勞務分包協(xié)議》。從協(xié)議實際履行的情況證明,原告所完成的是從墊層開始施工圖的全部內(nèi)容,包括應該由被告完成的主體結構。該協(xié)議名為“勞務分包”,實際上是承包人李強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轉包給了原告,該協(xié)議因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而應認定為無效。負責聯(lián)系李強與張獻清簽訂協(xié)議的居間人趙利峰出庭證明張獻清是原告信某公司的經(jīng)理,故原告是本案適格的訴訟主體。2012年3月,在雙方協(xié)議未全部履行完畢時,李強與發(fā)包人凱龍張家口分公司之間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雙方協(xié)議解除,李強將已做工程實際交付給了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原告在僅收取了50萬元勞務費、未向被告提交工程預算報告,雙方未就原告已完成工程量的剩余勞務費如何支付達成書面協(xié)議的情況下,原告繼續(xù)留在工地完成發(fā)包人未完工程。因李強與凱龍張家口分公司之間就工程款結算不能達成一致,共同委托進行審計作出工程結算價后,凱龍張家口分公司仍未支付其工程款,李強將其訴至橋西區(qū)人民法院,該院以(2014)西商初字第14號民事判決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十日內(nèi)支付李強工程款933596.4元及利息,該判決書現(xiàn)已發(fā)生法律效力。但該判決將包括定額人工費939286元的甲供工料總價4312267.65元判歸了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張垣基字(2012)第109號審計報告將模板、腳手架等周轉材料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計入了工程總造價中,從該審計報告不能區(qū)分原告所訴周轉材料費;雖然原、被告之間的勞務分包協(xié)議無效,但對原告已實際完成工程的費用仍應按雙方約定的承包單價476元/平方米,以全部建筑面積進行綜合審計后結算,而原、被告雙方在庭審中均明確不申請審計,導致對原告已完成工程的費用不能認定。故原告僅憑自己制作的,在庭審質證過程中才向被告出示的工程預算書,要求被告單獨承擔218萬元勞務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對其訴求不予支持。待其有了新的證據(jù)后,可另行起訴。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四川省信某建設勞務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4240元,訴訟保全費5000元,均由四川省信某建設勞務有限公司負擔。
二審另查明,信某公司一審時主張李強應支付勞務費218萬元,二審時信某公司當庭僅主張1584604.15元,其他部分權益自愿放棄。同時提供了張家口張垣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作出的張垣辦字第6號說明,該說明系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委托張家口張垣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制作。說明記載,涉案23#、24#、25#部分工程人工費939286.12元,機械費231921.06元,周轉材料費268208.93元,輔助材料費145188.04元,總計1584604.15元。經(jīng)二審核實,鑒定機構回復意見為:一、該情況說明是凱龍張家口分公司于2013年7月18日出具的委托書就張垣基字(2012)第109號報告中的各項費用分別列出。情況說明中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張家口張垣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作出的張垣基字(2012)第109號報告,二者并無沖突。二、該說明是以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和張家口市第三建筑公司(李強掛靠)簽訂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為基礎作出的結論,此結論只作為合同雙方的結算依據(jù),任何其他單位和個人不能作為工程結算或勞務費結算的依據(jù)。三、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和報告不能計算出該半拉子工程按定額的每平米工程造價。信某公司以該情況說明作為依據(jù),請求李強給付1584604.15元。其中人工費939286.12元為另案李強與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中甲供材中包含的定額人工費939286.12元。信某公司稱1584604.15元還包括已經(jīng)支付的50萬元勞務費,扣除該50萬元后,應支付1084604.15元。李強認為該說明僅是其與凱龍張家口分公司之間工程款的結算依據(jù),不能作為信某公司向其主張勞務費的依據(jù)。
還查明,李強撤場后,信某公司進行后續(xù)施工,至今工程尚未結算。在李強與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訴訟中,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張商終字第219號民事判決對一審判決將甲供工料總價4312267.65元(包括定額人工費939286元)判歸凱龍張家口分公司予以了確認,對定額人工費939286元由誰承擔未予審理,但在凱龍張家口分公司應支付李強的工程款中將該款項進行了扣除。
李強二審提供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冀民申字第1170號民事裁定書,證實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就李強與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張商終字第219號民事判決申請再審,2015年1月26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其再審申請。
本院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原審一致。
本院認為,關于李強與信某公司簽訂的《建筑工程勞務分包協(xié)議》的效力問題,從協(xié)議履行的內(nèi)容看,是名為勞務分包實為將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進行轉包,一審認定勞務分包協(xié)議無效并無不當。關于信某公司依據(jù)張家口張垣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張垣辦字第6號情況說明主張勞務費問題,該情況說明關于涉案23#、24#、25#部分工程人工費、機械費、周轉材料費、輔助材料費的相關數(shù)據(jù)是依據(jù)張家口張垣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作出的張垣基字(2012)第109號報告書分項列出,該109號報告書是李強與凱龍張家口分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訴訟中,雙方共同委托張家口張垣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依據(jù)河北省2008年預算定額和當年張家口市《工程造價信息》作出,作為雙方已完工程造價的結算依據(jù)。而本案信某公司與李強簽訂協(xié)議約定的是平米包干單價,因兩份合同約定的計算標準不同,相應工程價款的計算會有所差異。信某公司依據(jù)第6號情況說明主張勞務費用,不符合李強與信某公司的協(xié)議約定,且李強不予認可,因而不予支持。因涉案工程是部分施工,經(jīng)咨詢張家口張垣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和報告也不能計算出該半拉子工程按定額的每平米工程造價。因工程整體未竣工結算,法院酌定亦無參考依據(jù),按照舉證責任分配原則,信某公司應就其主張負舉證責任。信某公司提交的工程預算書系其單方制作,不能作為雙方結算依據(jù),雙方在一審時均不申請鑒定。因此,信某公司依據(jù)第6號情況說明主張勞務費,證據(jù)不足,不足以支持,待證據(jù)充分后再另行主張。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信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負擔不變,二審案件受理費29240元,由四川省信某建設勞務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 巍 代理審判員 吳曉慧 代理審判員 葉 密
書記員:申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