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嘉興市春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嘉興市。
法定代表人:朱建忠,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亮亮,上海金茂凱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芷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普陀區(qū)。
法定代表人:連亮。
原告嘉興市春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芷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并于2018年8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法定代表人朱建忠及委托訴訟代理人胡亮亮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經(jīng)本院公告?zhèn)鲉救晕吹酵ィ驹阂婪ㄈ毕瘜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嘉興市春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支付原告貨款人民幣216000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2.被告賠償原告逾期付款利息損失(以216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5月3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3.訴訟費、保全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于2017年4月2日簽訂一份訂購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提供墨水管制品XXXXXXXX套,單價為每套0.0295元。合同簽訂后,原告向被告供貨共計XXXXXXX套即XXXXXXX只,價值236000元,但被告僅支付貨款20000元,剩余貨款至今未付。原告經(jīng)催討未果,故訴至法院,要求判如訴請。
原告為證明己方主張,提供如下證據(jù):1.《訂購合同(開票)》(合同編號ZL17-XXXXXXXX),系原告(甲方)與被告(乙方)于2017年4月2日訂立,但無雙方簽字蓋章。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訂購紅色和黃色墨水管(長30.00mm,外直徑5.5mm)各600萬,單價0.0295元,金額共計354000元;交貨時間為“2017年4月30日,4月12日發(fā)第一批200萬,接下來每周至少發(fā)100萬”;交貨地點為上海奉賢區(qū)大葉公路XXX號;結算方式為月結;證明雙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2.百世快運物流單,證明原告向被告供貨的情況。3.銀行匯款憑證及發(fā)票,證明原告向被告開具了金額為118000元的發(fā)票,被告僅支付20000元貨款;4.(2017)蘇0312民初5166號民事判決及庭審筆錄,證明被告將從原告處購得的貨物賣給案外人徐州龍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安公司”),貨物的數(shù)量及總價相互對應,原、被告與龍安公司系三角債關系;5.情況說明,證明經(jīng)向上海市普陀區(qū)稅務局核實,原告向被告開具的發(fā)票,被告均已認證抵扣。
原告還申請證人張某出庭作證。證人表示其系上海豐躍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躍公司”)法定代表人,豐躍公司系百世物流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世公司”)授權的加盟商,并提供了雙方簽訂的《特許經(jīng)營(加盟)合同》及合同續(xù)簽協(xié)議予以證明。豐躍公司負責百世公司上海嘉定區(qū)站點的物流接單、運輸及派送工作。本案系爭貨物對應的三份運送單均為豐躍公司于2017年4月12日、4月19日、4月26日接單并承運,系統(tǒng)顯示該三批貨物均為墨水管,數(shù)量分別為200件6托、3托、3托,體積分別為10、3、4.5,重量分別為3200千克、1632千克、1600千克,收貨地址為上海市奉賢區(qū)大葉公路XXX號,簽收人為被告。
被告上海芷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未作答辯。
本院根據(jù)原告提供的證據(jù),經(jīng)審理查明事實如下:原、被告自2016年7月建立業(yè)務關系,原告按照被告要求供應墨水管至被告指定地點,被告支付相應貨款。2017年4月12日、4月19日、4月20日,原告通過百世公司向被告指定收貨地址分別供應墨水管XXXXXXX套(6托)、XXXXXXX套(3托)、XXXXXXX套(3托),合計XXXXXXX套即XXXXXXX只,被告均簽收。原告又于2017年4月11日向被告開具兩張浙江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金額共計118000元,每張發(fā)票均載明:玻璃墨水管XXXXXXX只。被告均已抵扣認證。被告于2017年5月12日僅支付原告貨款20000元,尚欠貨款216000元。原告催討不成,遂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審理中,原告表示,系爭合同未經(jīng)雙方簽字蓋章是由于交易習慣。該合同根據(jù)被告要求僅部分履行,故合同金額與實際供貨金額不一致。原告開具的兩張發(fā)票僅針對2017年4月12日供應的XXXXXXX套墨水管,即XXXXXXX只,后續(xù)兩次供貨均尚未開票。原告向被告共計供貨XXXXXXX只墨水管,根據(jù)合同約定的單價0.0295元,貨款應為236000元。
本院認為,在被告未到庭抗辯并提供相反證據(jù)予以推翻的情況下,原告提供的浙江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百世快運物流單、銀行收款入賬通知、《訂購合同(開票)》、情況說明等證據(jù)以及證人張某的證言相互印證,能夠證明原告主張的事實,故本院予以認定。原、被告間成立合法有效的買賣合同關系,當事人均應恪守己方義務。原告已經(jīng)按約履行供貨義務,被告收貨后未足額支付貨款,應承擔違約責任,對由此造成原告的損失,亦應予以賠償。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剩余貨款216000元并賠償自起訴之日即2018年5月3日起的逾期利息損失,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五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芷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嘉興市春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貨款人民幣216000元;
二、被告上海芷某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嘉興市春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利息損失(以人民幣216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5月3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人民幣4690元,財產(chǎn)保全費人民幣1650元,合計人民幣6340元(原告預付),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王??儉
書記員:朱巧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