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某
劉松(湖北季梁律師事務所)
張鐵(湖北季梁律師事務所)
黃安勇
袁太友(湖北神農(nóng)律師事務所)
項某某
上訴人(原審原告):喻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劉松,湖北季梁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委托代理人:張鐵,湖北季梁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上訴人(原審被告):黃安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袁太友,湖北神農(nóng)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參加訴訟,參加調解,代收法律文書。
原審被告:項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上訴人喻某因、黃安勇因與原審被告項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隨縣人民法院(2015)鄂隨縣民初字第0145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上訴人喻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松、張鐵,上訴人黃安勇及其委托代理人袁太友,原審被告項某某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喻某訴稱:2014年12月17日,被告項某某以其所在湖北弘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運公司)股東黃安勇需資金周轉為由,作為中間人介紹被告黃安勇向原告借款,雙方約定借款金額150萬元,借款月利率為6%,借款期限為20天左右。
被告項某某稱黃安勇承諾一個月之內一次性還清借款。
當日,原告將150萬元借款轉入被告黃安勇的銀行賬戶。
在被告承諾的借款期限屆滿后,原告向被告黃安勇索要借款,被告黃安勇向原告支付兩個月利息,被告項某某向原告支付一個月借款利息后,借款150萬元至今未償還。
原告特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二被告償還原告借款150萬元,并支付相應利息。
原審被告黃安勇辯稱:原告當庭認可該借款是項某某出面向原告借的,也是項某某與原告協(xié)商借款的期限、數(shù)額、利率及借款方式,證明原告與被告黃安勇之間沒有借款的合意。
原告與被告黃安勇素無交情,其將150萬元轉入被告黃安勇賬戶,并未要求黃安勇出具借條,這種行為違背常理。
本案中150萬借款的轉讓及利息的支付均是被告項某某親自完成的,原告與被告黃安勇之間只有款項的往來,雙方不存在借貸合同關系,更不存在償還原告利息的問題。
原審被告項某某辯稱:2014年12月11日左右,被告黃安勇找到我,讓我?guī)退蛟嬗髂辰杩?,我沒有同意。
幾天后被告黃安勇又向我提及此事,并稱只是短時間借款周轉,保證按時歸還,當時我就給原告打電話請他幫忙借款。
2014年12月17日,原告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將150萬元借款轉到被告黃安勇在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以下簡稱農(nóng)行)開設的賬戶,當天通過弘運公司的POS機刷入150萬元到弘運公司湖北隨州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以下簡稱農(nóng)商行)賬戶,刷卡時扣除手續(xù)費25元。
原審查明:被告黃安勇以被告項某某為中間人向原告喻某借款,被告項某某與原告口頭約定借款金額150萬元,借款期限1個月,借款利率為月息6%。
2014年12月17日,被告黃安勇通過POS機將9萬元利息轉入弘運公司賬戶,然后由弘運公司賬戶轉到原告喻某在農(nóng)商行洪山支行賬戶,原告隨即向被告黃安勇賬戶轉入借款150萬元,對該筆借款,原告喻某與被告黃安勇之間未簽訂借款合同或出具借條。
至原告起訴時止,被告黃安勇未償還150萬元借款。
原審認為:原告喻某與被告黃安勇之間因借款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成立,原告喻某與被告黃安勇已對借款金額、借款利率達成合意。
2014年12月17日,原告喻某在其賬戶到賬9萬元的情況下,即向被告黃安勇支付150萬元借款。
雖然該9萬元是通過弘運公司轉付,但根據(jù)被告黃安勇提供的證據(jù)二顯示,實質上仍然是被告黃安勇支付,表明被告黃安勇知曉并同意其向原告喻某借款150萬元,并按月利率6%支付利息。
原告喻某與被告黃安勇雙方對借款金額150萬元、借款利率為月息6%達成合意,原告喻某在收到該9萬元利息的情況下,才向被告黃安勇賬戶轉入150萬元借款。
被告黃安勇對原告喻某向其賬戶中轉賬150萬元沒有異議,黃安勇承認其已實際收到150萬元。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六條 ?之規(guī)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jīng)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第二百一十條 ?之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盡管被告黃安勇沒有向原告出具借條,但在被告黃安勇沒有證據(jù)證明其與原告喻某之間存在其它資金往來的情況下,原告喻某向被告黃安勇交付150萬元,可以視為原告喻某與被告黃安勇之間的借款合同已經(jīng)成立并生效。
原告喻某與被告黃安勇之間存在借貸合意,雙方借貸關系合法有效。
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原告喻某具備向被告黃安勇主張其債權的主體資格。
被告黃安勇未及時還款是引起本案糾紛的原因,其依法應當承擔向原告償還150萬元借款的民事責任。
被告項某某是介紹被告黃安勇向原告借款的中間人,并非本案借貸關系的相對人,對上述借款不承擔責任。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原、被告約定利率超過法定利率標準,超出部分不予支持,應按年利率24%計算借款利息。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六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黃安勇償還原告喻某借款150萬元及利息3萬元(以借款人民幣150萬元為本金,自2014年12月17日起計算至2015年1月16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二、駁回原告喻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判決金額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付清。
被告黃安勇已支付的90000元利息扣除應支付利息30000元后剩余60000元結轉本金在結算時一并予以扣減。
案件受理費18300元,減半收取9150元,由被告黃安勇承擔。
上訴人喻某不服原審判決上訴稱,上訴人與黃安勇約定了借款利率為月息6%,且黃安勇也按約定利率向上訴人實際支付了三個月利息共計27萬元,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黃安勇應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內的利率支付資金占用利息。
故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第一項對利息的判決,改判黃安勇自2014年12月17日至實際履行完畢之日止支付上訴人的借款利息(已支付利息按年利率36%計算,未支付利息按年利率24%計算);并由黃安勇承擔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
上訴人黃安勇上訴稱:1、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
本案所借款項匯入上訴人賬戶后,隨即轉入弘運公司賬戶,弘運公司是實際借款人。
弘運公司只是借上訴人的銀行卡用,借款與上訴人無關。
同時,弘運公司也實際支付利息36萬元,原審未予認定;2、原審采信證據(jù)錯誤。
項某某是本案的被告,原審將其陳述作為證據(jù)采信用于認定案件事實不當。
綜上,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并由喻某承擔本案的一、二審訴訟費用。
原審被告項某某請求二審維持原審判決。
本院二審查明:黃安勇以項某某為中間人向喻某借款。
2014年12月17日,黃安勇所有的農(nóng)行卡(賬號:×××6749)通過POS機向弘運公司刷卡消費9萬元。
隨后,弘運公司將該款轉入喻某農(nóng)商行賬戶×××4099。
同日,喻某通過其農(nóng)行卡(賬戶:×××1213)向黃安勇農(nóng)行卡(賬號:×××6749)轉賬150萬元。
當日,黃安勇所有的農(nóng)行卡(賬號:×××6749)通過POS機向弘運公司刷卡消費150萬元。
喻某和黃安勇未就該借款簽訂借款合同或其他借款借據(jù)。
喻某自述借款后黃安勇向其支付了27萬元借款利息。
至本案起訴時至,黃安勇未再償還借款。
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一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主張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產(chǎn)生該法律關系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的規(guī)定,喻某應對其與黃安勇之間存在借貸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本案中,喻某提交了向黃安勇賬戶匯款150萬元的轉賬憑證,且喻某與黃安勇之間除該筆匯款外,無其他的經(jīng)濟往來。
喻某提交的轉賬憑證能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系并支付款項的事實。
黃安勇辯稱自己不是借款人,實際借款人是弘運公司。
黃安勇應當對自己的主張?zhí)峁┳C據(jù)予以證明。
本案中,黃安勇提交了其將該款轉入弘運公司賬戶、弘運公司財務賬目等證據(jù)來證明該款是弘運公司所借。
經(jīng)查,在本案借款期間,黃安勇是弘運公司的股東。
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黃運與黃安勇系兄弟關系。
黃安勇所提交證據(jù)的都系與其有利害關系的弘運公司單方作出,尚不足以推翻轉賬憑證所證明的事實。
同時,項某某作為借款時弘運公司的主管會計和本案借款的介紹人,其陳述本案借款是黃安勇所借能與喻某將該款轉入黃安勇個人賬戶而不是弘運公司賬戶相印證。
至于黃安勇將該款轉入弘運公司賬戶系其自行處理借款的行為,不影響本案雙方當事人之間借貸關系的成立。
因此,黃安勇辯稱不是本案借款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另原審認定原審被告項某某是介紹黃安勇向喻某借款的中間人,并非本案借貸關系的相對人,對上述借款不承擔責任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
本案中,黃安勇先行支付的9萬元及后期償還的27萬元,喻某雖自認為借款利息,但其不能提供其與黃安勇約定利息的證據(jù)。
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借貸雙方?jīng)]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規(guī)定,喻某主張黃安勇支付借期內借款利息的請求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喻某主張的逾期利息,可依法從起訴至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
喻某系在收到黃安勇先行支付的9萬元后才向黃安勇銀行卡轉賬150萬元。
黃安勇先行支付的9萬元應當從借款本金中予以扣除,本案實際出借金額為141萬元。
二審中,喻某認可已償還的27萬元利息應認定為償還的借款本金。
綜上,黃安勇尚欠喻某借款本金114萬元。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部分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
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一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湖北省隨縣人民法院(2015)鄂隨縣民初字第01453號民事判決;
二、黃安勇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償還喻某借款114萬元(自2015年10月15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間之日止按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利息);
三、駁回喻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上述第三項中的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915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3920元,合計33070元,由上訴人喻某負擔11960元,上訴人黃安勇負擔2111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一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主張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產(chǎn)生該法律關系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的規(guī)定,喻某應對其與黃安勇之間存在借貸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本案中,喻某提交了向黃安勇賬戶匯款150萬元的轉賬憑證,且喻某與黃安勇之間除該筆匯款外,無其他的經(jīng)濟往來。
喻某提交的轉賬憑證能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系并支付款項的事實。
黃安勇辯稱自己不是借款人,實際借款人是弘運公司。
黃安勇應當對自己的主張?zhí)峁┳C據(jù)予以證明。
本案中,黃安勇提交了其將該款轉入弘運公司賬戶、弘運公司財務賬目等證據(jù)來證明該款是弘運公司所借。
經(jīng)查,在本案借款期間,黃安勇是弘運公司的股東。
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黃運與黃安勇系兄弟關系。
黃安勇所提交證據(jù)的都系與其有利害關系的弘運公司單方作出,尚不足以推翻轉賬憑證所證明的事實。
同時,項某某作為借款時弘運公司的主管會計和本案借款的介紹人,其陳述本案借款是黃安勇所借能與喻某將該款轉入黃安勇個人賬戶而不是弘運公司賬戶相印證。
至于黃安勇將該款轉入弘運公司賬戶系其自行處理借款的行為,不影響本案雙方當事人之間借貸關系的成立。
因此,黃安勇辯稱不是本案借款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另原審認定原審被告項某某是介紹黃安勇向喻某借款的中間人,并非本案借貸關系的相對人,對上述借款不承擔責任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
本案中,黃安勇先行支付的9萬元及后期償還的27萬元,喻某雖自認為借款利息,但其不能提供其與黃安勇約定利息的證據(jù)。
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借貸雙方?jīng)]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規(guī)定,喻某主張黃安勇支付借期內借款利息的請求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喻某主張的逾期利息,可依法從起訴至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
喻某系在收到黃安勇先行支付的9萬元后才向黃安勇銀行卡轉賬150萬元。
黃安勇先行支付的9萬元應當從借款本金中予以扣除,本案實際出借金額為141萬元。
二審中,喻某認可已償還的27萬元利息應認定為償還的借款本金。
綜上,黃安勇尚欠喻某借款本金114萬元。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部分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
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一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湖北省隨縣人民法院(2015)鄂隨縣民初字第01453號民事判決;
二、黃安勇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償還喻某借款114萬元(自2015年10月15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間之日止按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利息);
三、駁回喻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上述第三項中的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915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3920元,合計33070元,由上訴人喻某負擔11960元,上訴人黃安勇負擔21110元。
審判長:詹君健
審判員:戴浩軍
審判員:孫俊
書記員:廖文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