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唐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武漢市青山區(qū)冶金副食批發(fā)部退休職工,住武漢市青山區(qū),
委托代理人余正權(一般授權代理),湖北萬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莫藝涵(一般授權代理),湖北萬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詹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煉鐵廠職工,住武漢市江岸區(qū),
委托代理人陳銳(特別授權代理),廣東核略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唐某某訴被告詹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2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黎赪獨任審理。并于2018年3月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唐某某的委托代理人余正權、莫藝涵,被告詹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陳銳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唐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償還借款本金80,000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系我女兒的前夫。2007年至2013年間,被告因買房、裝修、存公積金等原因累計向我借款160,000元,后被告于2013年11月17日向我出具借條以確認雙方債權債務關系。后因被告與我女兒離婚,我向被告主張還款,但被告拒絕還款。綜上,被告拒不履行還款義務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我的合法權益,請求人民法院支持我的訴訟請求。
被告詹某某辯稱:1、原、被告雙方借貸法律關系并不存在,借貸關系并未實際發(fā)生。涉案《借條》為原告唐某某、原告的女兒唐紅及原告的妻子王友友三人,為了在唐紅與我離婚過程中侵吞我的財產,趁我酒后意識不清的情況下簽名、按的手印,應屬無效;2、《借條》內容邏輯混亂,文字表述及格式與日常熟知的借條大相徑庭,借條所涉當事人串通之嫌明顯。退一萬步講欠條成立,訴訟時效也已超3年,已喪失勝訴權;3、《借條》中我的署名并非我的真實意思表示,我至始至終無需向原告借款。我第一次購房在2007年6月,房款由我父母及妻子唐紅父母共同出資11萬,被告公積金貸款10萬,共計約21萬購得。依據法律規(guī)定,雙方父母的出資11萬元應當認定為對我及唐紅二人的贈與。第二次購房在2008年10月,我將第一次購得的房屋出售,得款286,100元,該房款用于償還我的公積金貸款46,988.39元和支付新購的經濟適用房房款231,964元,說明我第二次購房時無需向原告借款;4、唐紅在兩次離婚訴訟中就債權債務形成的表述矛盾,借款并不真實。首先,唐紅在第一次離婚訴訟中稱“因為買百步亭的房子找我父親借錢16萬元”,而唐某某在《起訴狀》中稱“被告詹某某系原告女兒的前夫,在2007年到2013年間被告因買房、裝修、存公積金等原因累計向原告借款16萬元整”,債務形成的基礎說法不一致。值得提醒的是,“債權人”唐某某與“債務人”唐紅是父女關系,其女唐紅堅稱16萬債務是能夠成立的,足見合謀之債并不嚴謹。其次,從唐紅提起離婚訴訟之初堅稱與我共欠其父親唐某某16萬元債務到第二次離婚訴訟,最后自愿在(2017)鄂0102民初5539號《民事調解書》中放棄其他訴訟請求,這一態(tài)度的轉變,足見其與父親唐某某的合謀企圖漏洞百出出現(xiàn)心虛,進而不得不放棄訴請,也能側面印證涉案借款并未實際發(fā)生的事實;5、原、被告雙方至今從無任何銀行賬目往來,進一步印證借款事實并未發(fā)生。同時,原告此次訴訟,其除能向法院提供唯一的“借條”作為債權憑證外,未提交能夠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任何證據。原告提供的唐紅的銀行流水證據,并不能顯示原告通過銀行轉賬給唐紅。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原告未能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事實,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其訴請應予以駁回。本案名為民間借貸糾紛,基礎事實卻是因我與原告女兒唐紅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共同購房而后又離婚產生的爭議。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原告以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為依據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依據基礎法律關系提出抗或者反訴并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糾紛非民間借貸引起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查明的案件事實,按照基礎法律關系審理。原告作為離婚訴訟的案外人,對子女的婚姻不滿而作出的不誠信舉動實在不妥,有違基本事實,法律也禁止不誠信行為。綜上,請求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原告為了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證據如下:
證據一、借條,證明被告于2013年11月17日簽字確認其與被告前妻唐紅向原告借款共計160,000元的事實;
證據二、武漢市江岸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102民初6174號民事判決書及庭審筆錄,證明被告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承認其在2007年購房時使用了原告支付的款項80,000元;
證據三、唐紅工商銀行流水,證明原告在2008年購買百步亭的房屋時多次取現(xiàn)金共計105,100元支付給被告前妻唐紅,后該款項經被告前妻一次性支付給百步亭集團。
被告為了證實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證據如下:
證據一、武漢市房屋產權登記查詢單(2份),證明被告先賣房得款286,100元、再支付房款231,964元買房,不缺錢購房的事實;
證據二、購房合同及發(fā)票,證明買房支付房款231,964元,結合證據一證明被告不缺錢購房;
證據三、民事調解書,證明房屋已經法院調解處理完畢,不存在爭議;
證據四、銀行流水,證明原、被告雙方2013年無銀行經濟往來記錄;
證據五、2017年8月4日庭審筆錄及協(xié)議書,證明被告和原告女兒通過調解已經處理了涉案房款所購的房屋,而且原告女兒已經放棄了確認共同債務的主張。
經本院庭審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一有異議,認為其是在酒后意識不清時簽名,對內容不予認可;對證據二無異議;對證據三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系原告女兒單方面的銀行流水,不能證實其證明目的。原告對被告提交的證據一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無本案無關聯(lián)性,同時認為產權登記信息記載的房屋價款286,100元僅是房地部門的評估價,實際成交價是210,000元,購買第二套房屋時還差2萬余元;對證據二真實性無異議,證明目的不予認可;對證據三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對證據四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對證據五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不能證明其證明目的。
本院對原、被告提交的證據,經綜合審核評判后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一系被告親筆簽名確認的借條,具有證明力,予以采信;證據二系民事判決書及庭審筆錄,經被告質證無異議,予以采信;證據三系原告之女單方銀行流水,無法證明原告轉款給其女的事實,不予采信。被告提交的證據一、二,系被告購買、出售第一套住房的房產登記查詢單和購買第二套住房的購房合同及發(fā)票,僅能證明被告買賣房屋的事實,并不能證明被告購買房屋是否缺乏資金的證明目的,不予采信;證據三系被告與其前妻離婚糾紛的法律文書,其中對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約定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不予采信;證據四系原、被告之間的銀行交易記錄,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不予采信;證據五系庭審筆錄及協(xié)議書,僅能證明被告與其前妻解決離婚糾紛所達成的離婚協(xié)議,其中并未解決債務糾紛,并不能證明被告前妻放棄主張債務的權利,不予采信。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唐某某之女唐紅,系被告詹某某的前妻,被告與唐紅于2017年8月4日經法院調解離婚。在被告與唐紅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雙方于2013年11月17日向原告出具《借條》一份,內容為“已確認,此為借條!!詹某某??傤~16萬元整,已確認,詹某某。今因購房欠岳父唐某某人民幣16萬元整,特此聲明(證明),大寫:人民幣壹拾陸萬元整,借款人詹某某、唐紅。2013.11.17”,被告和唐紅分別在最后一欄簽名、捺手印。另查明,被告于2009年12月購買青山區(qū)沿港路17號2門1號房屋,房產登記信息單記載成交價為203,456元。2007年6月,被告將其位于青山區(qū)沿港路17號2門1號房屋出售,房產登記信息單記載成交價為286,100元。2008年12月,被告與武漢安居工程發(fā)展有限公司簽訂《武漢市經濟適用房買賣合同》,由被告向該公司購買位于百步亭花園悅秀苑201棟1單元7層4號房屋,合同總價款為231,964元。再查明,被告在庭審中對其購買第一套住房時原告曾出資80,000元的事實不持異議。還查明,被告與唐紅于2017年8月4日經法院調解離婚時,雙方協(xié)議僅對解除婚姻關系、小孩的撫養(yǎng)、被告名下公積金存款及共有房屋的處理達成一致意見,并未對共同債務作出處理。審理中,原告認為其于2007年向被告提供資金90,000元用于購買第一套房屋,于2008年再次提供資金20,000元用于購買第二套房屋,于2010年提供資金20,000元用于房屋裝修,于2011年提供資金20,000元給被告的前妻唐紅用于償還被告妹妹的債務20,000元,于2013年提供資金30,000元用于償還被告的銀行貸款,被告于2013年向原告還款20,000元,尚欠借款160,000元。被告僅對原告于2007年提供購房資金80,000元的事實不持異議,對其他借款事實不予認可。
本院認為,被告與其前妻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主要由被告前妻管理家庭財務,被告前妻多次向其父,即本案原告借款用于家庭購房、房屋裝修、還貸等家庭開支,符合常理。借款發(fā)生后,被告與其前妻唐紅共同向原告出具《借條》,載明差欠原告借款160,000元,故原、被告及被告前妻之間的借貸關系合法有效,被告及被告前妻應向原告承擔還款責任。被告與其前妻系共同債務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七條的規(guī)定“債權人或者債務人一方人數(shù)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享有連帶權利的每個債權人,都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原告僅向被告主張其與前妻共同債務50%份額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被告提出本案訴爭借貸事實不成立的辯稱觀點,因被告在審理中對部分債務,即原告提供80,000元資金用于購房的事實不持異議,結合被告前妻管理家庭財務,在與被告離婚糾紛審理過程中,多次對差欠原告160,000元債務的事實不持異議,并列出借款具體用途。故被告雖提出涉訴借貸事實不成立的辯稱觀點,但未提出相應證據佐證,本院不予采納。關于被告提出原告支付購房資金系贈與的辯稱觀點,因被告在原告出借資金后,以出具借條的形式確認雙方之間的債權債務,故被告關于原告支付款項系贈與的辯稱觀點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納。關于被告提出其系酒后出具的借條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的辯稱觀點,被告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當對醉酒狀態(tài)下實施的民事行為和后果具有預見性,因此,被告即使是酒后出具借條,也不應成為免除民事責任的理由,故本院對其醉酒后出具借條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的觀點不予采納。關于被告提出本案訴訟時效超過三年,原告喪失勝訴權的辯稱觀點,因本案借條中未約定還款期限,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訴訟時效應自原告要求被告償還借款時起算,即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之日起算,未超過訴訟時效,被告關于訴訟時效的辯稱觀點,本院不予采納。據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七條、第八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詹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向原告唐某某償還借款本金8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訴訟費1,800元,減半收取900元,由被告詹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黎赪
書記員: 任保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