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審原告唐山市汽車工業(yè)貿(mào)易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錢永超。
委托代理人許少波。
委托代理人徐利民,河北徐利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劉永順,男,1954年9月5日生,漢族,唐山市人,無業(yè)。
原審原告唐山市汽車工業(yè)貿(mào)易有限公司與原審被告劉永順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05年6月6日作出(2005)北民初字第849號民事判決,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于2012年4月20日作出(2012)北民立審查字第1號民事裁定,再審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審原告唐山市汽車工業(yè)貿(mào)易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許少波、徐利民,原審被告劉永順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再審認為,原審被告系原審原告職工,原審被告居住在原審原告分配的職工福利住房路北區(qū)豐源南里配件樓2樓1門302室中,應當及時交納房租和水電費等費用,但原審被告從2001年4月開始拖欠原審原告房租及水電費,經(jīng)原審原告2003年10月27日起訴原審被告催交后仍然拒不交納,致使原審原告于2005年1月24日以原審被告拒不交納2001年4月起至2003年9月的房租和水電費并且多次催要未果的理由要求解除原審原、被告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的后果,原審被告對此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本案訴爭房產(chǎn)是根據(jù)原審被告的工齡、舊房屋居住狀況和家庭成員等國家福利分房政策分配給原審被告居住使用的,并且一直居住至今,由于涉及企業(yè)自管公房對外承租的關系,不是單純民事行為,因此,不適宜解除租賃合同關系。故原審原告要求解除租賃合同的訴請,不予支持。原審原告要求原審被告交納2003年10月至其搬離承租房屋止的房租合計1500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認可。原審被告主張原審原告欠其工資,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系,應另行解決。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百零一條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本院(2005)北民初字第849號民事判決書第一項,即解除原、被告簽訂的坐落在本市路北區(qū)配件樓2樓1門302室的房屋租賃合同。
二、維持本院(2005)北民初字第849號民事判決書第二項,即被告給付原告房租150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執(zhí)行完畢。
原審案件訴訟費105元,由原審原、被告各負擔52.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再審認為,原審被告系原審原告職工,原審被告居住在原審原告分配的職工福利住房路北區(qū)豐源南里配件樓2樓1門302室中,應當及時交納房租和水電費等費用,但原審被告從2001年4月開始拖欠原審原告房租及水電費,經(jīng)原審原告2003年10月27日起訴原審被告催交后仍然拒不交納,致使原審原告于2005年1月24日以原審被告拒不交納2001年4月起至2003年9月的房租和水電費并且多次催要未果的理由要求解除原審原、被告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的后果,原審被告對此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本案訴爭房產(chǎn)是根據(jù)原審被告的工齡、舊房屋居住狀況和家庭成員等國家福利分房政策分配給原審被告居住使用的,并且一直居住至今,由于涉及企業(yè)自管公房對外承租的關系,不是單純民事行為,因此,不適宜解除租賃合同關系。故原審原告要求解除租賃合同的訴請,不予支持。原審原告要求原審被告交納2003年10月至其搬離承租房屋止的房租合計1500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認可。原審被告主張原審原告欠其工資,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系,應另行解決。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百零一條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本院(2005)北民初字第849號民事判決書第一項,即解除原、被告簽訂的坐落在本市路北區(qū)配件樓2樓1門302室的房屋租賃合同。
二、維持本院(2005)北民初字第849號民事判決書第二項,即被告給付原告房租150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執(zhí)行完畢。
原審案件訴訟費105元,由原審原、被告各負擔52.50元。
審判長:杜俊強
審判員:白寶龍
審判員:李寧
書記員:董愛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