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
董衛(wèi)忠(河北燕南律師事務所)
唐某某
宋守娜(河北宋守娜律師事務所)
田某某
張云河
槐伍一(河北弘誠律師事務所)
董某某
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住所地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
法定代表人田寶永,職務村委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董衛(wèi)忠,河北燕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唐某某,農民。
委托代理人宋守娜,河北宋守娜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田某某,農民。
被告張云河,居民。
委托代理人槐伍一,河北弘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董某某,農民。
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與被告唐某某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根據被告唐某某的申請,依法追加田某某、張云河、董某某為本案被告,并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法定代表人田寶永及委托代理人董衛(wèi)忠與被告唐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宋守娜、被告張云河的委托代理人槐伍一、被告董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田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02年2月24日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與被告唐某某簽訂《董某某村北稻田和磚廠以東用土大坑承包合同》,該合同主要內容為兩項,一項為承包本村稻田地47.38畝,承包期限自2002年2月24日至2012年2月24日,每畝每年承包費人民幣100元,總計人民幣47380元。二項是村磚廠東用土大坑承包費每年人民幣2000元,承包期十年計承包費人民幣20000元。合同第九項約定違約金為承包費總額100%。但該承包合同未明確約定稻田和用土大坑的四至及范圍。
另查明,在被告唐某某承包期間,將磚廠東兩坑轉包給本村村民董某某,董某某在本案中有利害關系,本院依申請依法追加其為被告,被告董某某于2006年、2007年在兩坑堤壩上栽種余千余棵經濟林木,現尚未成材。兩坑的畝數分別為4.91畝(北)和3畝(南)。另有一坑,面積約為8畝,且有其他村民復墾后種稻田。被告唐某某在承包到期后按時交回承包稻田47.38畝,因兩坑轉包給被告董某某,堤壩經濟林木未成材,兩坑養(yǎng)魚也因陽光不足未能向外發(fā)包。另一8畝大坑,被本村村民種植水稻,未能向外發(fā)包。鎮(zhèn)政府、村委會、村支部也多次對承包交接事宜協商未果。原告訴至法院,要求恢復大坑原狀并支付違約金。
另查明,2004年9月10日被告田某某、張云河與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簽訂董某某廢舊磚廠土地、坑塘承包合同,合同載明四至①南起點,磚廠河邊道北坡至陳寶成魚池南埝道里1米,全長265米;②北起點,陳寶成棉花地下坡至磚廠河邊道邊溝,全長183米;③東起點,磚廠廢坯坑西邊至付莊子老石渣路邊溝,全寬128米;④西起點,張云合水泥廠變壓器東桿至陳寶成棉花地下坡,全寬150米。后田某某與張云河于2004年9月14日簽訂轉讓承包合同協議書,約定將由二人共同承包的董某某廢舊磚廠土地、坑塘按照原協議無償轉讓給被告張云河一人使用。
本院認為,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與被告唐某某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本院對其合同的真實合法性予以確認,但合同中實際為兩個承包項,一是稻田地承包項,承包費總額為人民幣47380元,該地已完整交付,不存在違約。二是村磚廠東大坑,承包費總額為人民幣20000元,未能按合同約定交付,存在違約,違約金約定為100%,計人民幣20000元。因被告在訴訟中提出違約金過高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的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保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 ?規(guī)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第二款 ?規(guī)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因本案系合同履行完畢后,交付土地引起的爭議,而事后所造成的損失又有辦法計算,故按合同約定,被告唐某某承擔人民幣20000元承包費的違約責任過高,依法應當予以減少。
關于被告唐某某在承包期內,將4.91畝(北)、3畝(南)的兩坑轉包給董某某承包,并種植經濟林木,其造成交付土地障礙原因是因被告唐某某轉包給被告董某某,且因經濟林木生長的特殊情況,楊樹生長周期在12年左右,栽種時間為2006年、2007年,楊樹還在生長期內,未成材,砍伐有礙于經濟利益,且樹木的砍伐應由林業(yè)行政機關批準。因其造成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不能發(fā)包的損失,應由實際種植者,即被告董某某向村委會交納相應的承包費用,以自己成長林木期待利益,賠付由此給村委會造成的損失。參照原告與田寶劍2012年4月13日簽訂的魚池承包合同,同等地塊同等用途的承包費用為每年每畝人民幣501元比較合理,被告董某某應自原告與被告唐某某合同到期之日起,至樹木砍伐完畢止,按每畝每年人民幣501元給付承包費,計(4.91+3)畝×501元/畝=3962.91元,其該兩魚池在承包期限內亦應由被告董某某經營管理。關于被告唐某某辯稱,其8畝廢坑由他人填平的事實,經庭審核實,原、被告雙方均未能提供相關證據予以證實,本院無法確認。而本案涉及的8畝大坑,因在履行合同交接前已經由他人改造并種植水稻,又因此坑在2012年12月13日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并投票表決,多數代表不同意此坑恢復原狀,并參考信訪答復意見書處理意見,此坑已由村民開發(fā)成稻田,具有利用價值,不宜恢復原貌,且原告未能提供該8畝大坑原狀標準。綜上所述,本院對原告的主張不予支持。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 ?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唐某某承擔違約責任,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承包大坑違約金人民幣3000元;
二、被告董某某于2012年2月25日起每年向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支付承包費人民幣3962.91元,至樹木砍伐完畢止。該兩魚池自2012年2月25日起至樹木砍伐完畢止由被告董某某經營管理;
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480元,由被告唐某某負擔人民幣740元,被告董某某負擔人民幣74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與被告唐某某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本院對其合同的真實合法性予以確認,但合同中實際為兩個承包項,一是稻田地承包項,承包費總額為人民幣47380元,該地已完整交付,不存在違約。二是村磚廠東大坑,承包費總額為人民幣20000元,未能按合同約定交付,存在違約,違約金約定為100%,計人民幣20000元。因被告在訴訟中提出違約金過高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的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保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 ?規(guī)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第二款 ?規(guī)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因本案系合同履行完畢后,交付土地引起的爭議,而事后所造成的損失又有辦法計算,故按合同約定,被告唐某某承擔人民幣20000元承包費的違約責任過高,依法應當予以減少。
關于被告唐某某在承包期內,將4.91畝(北)、3畝(南)的兩坑轉包給董某某承包,并種植經濟林木,其造成交付土地障礙原因是因被告唐某某轉包給被告董某某,且因經濟林木生長的特殊情況,楊樹生長周期在12年左右,栽種時間為2006年、2007年,楊樹還在生長期內,未成材,砍伐有礙于經濟利益,且樹木的砍伐應由林業(yè)行政機關批準。因其造成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不能發(fā)包的損失,應由實際種植者,即被告董某某向村委會交納相應的承包費用,以自己成長林木期待利益,賠付由此給村委會造成的損失。參照原告與田寶劍2012年4月13日簽訂的魚池承包合同,同等地塊同等用途的承包費用為每年每畝人民幣501元比較合理,被告董某某應自原告與被告唐某某合同到期之日起,至樹木砍伐完畢止,按每畝每年人民幣501元給付承包費,計(4.91+3)畝×501元/畝=3962.91元,其該兩魚池在承包期限內亦應由被告董某某經營管理。關于被告唐某某辯稱,其8畝廢坑由他人填平的事實,經庭審核實,原、被告雙方均未能提供相關證據予以證實,本院無法確認。而本案涉及的8畝大坑,因在履行合同交接前已經由他人改造并種植水稻,又因此坑在2012年12月13日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并投票表決,多數代表不同意此坑恢復原狀,并參考信訪答復意見書處理意見,此坑已由村民開發(fā)成稻田,具有利用價值,不宜恢復原貌,且原告未能提供該8畝大坑原狀標準。綜上所述,本院對原告的主張不予支持。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 ?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唐某某承擔違約責任,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承包大坑違約金人民幣3000元;
二、被告董某某于2012年2月25日起每年向原告唐山市豐南區(qū)王某某鎮(zhèn)董某某村村民委員會支付承包費人民幣3962.91元,至樹木砍伐完畢止。該兩魚池自2012年2月25日起至樹木砍伐完畢止由被告董某某經營管理;
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480元,由被告唐某某負擔人民幣740元,被告董某某負擔人民幣740元。
審判長:劉耀勇
審判員:裴忠朗
審判員:張祥全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