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
劉建國(河北劉建國律師事務所)
李貴豐
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
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
原告: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住所地唐山古某區(qū)卑家店鄉(xiāng)三街村南側。
法定代表人:梁明光,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劉建國,河北劉建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貴豐,該公司副總經(jīng)理。
被告: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住所地唐山市古某區(qū)習家套鄉(xiāng)新立村南。
法定代表人:馮碩,該廠廠長。
被告: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住所地唐山市古某區(qū)習家套鄉(xiāng)新立村南。
法定代表人:馮國成,該廠廠長。
原告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與被告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4月24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趙彩虹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建國、李貴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缺席審理終結。
原告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訴稱,2014年6月3日原告與被告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簽訂合同編號為DX2014-6-3商品混凝土購銷合同,并約定發(fā)生糾紛由賣方所在地管轄,由被告承建其公司土建工程,使用原告商砼,所送商砼由被告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廠接收。
依據(jù)的合同載明“砼款現(xiàn)金支付”,被告共計使用原告商砼1070980元,共計付款996055元,自2014年12月17日工程已完工,未再使用原告商砼,被告也未按合同執(zhí)行付款,目前尚欠原告商砼款74925元,后附全部混凝土發(fā)料單,及原告財務明細賬復印件。
請人民法院判決二被告連帶給付所欠原告商砼款74925元,及2014年12月17日至2015年4月20日利息2783.67元,共計77708.67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被告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未參加本案開庭審理,亦未提交答辯意見。
庭審中,圍繞著原告要求二被告連帶給付貨款及利息具體數(shù)額是多少,有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作為爭議焦點進行了舉證。
原告為了證明自己的主張,陳述并提交證據(jù)如下:證據(jù)一、2014年6月3日雙方簽訂的商砼混凝土購銷合同,被告方唐山國某玻璃制品廠蓋的合同專用章,經(jīng)辦人王連貴是古某玻璃制品廠的負責人,在上面簽的字,證明雙方有買賣合同關系;證據(jù)二、商砼匯總表及銷售明細表,主要證明原告向被告提供了1070980元混凝土,尚欠74925元沒有支付,銷售明細表有王連貴和馮國某等人簽字確認,2014年12月份兩份銷售明細表分別有王連貴簽字確認,欠款69075元,之后2014年12月18日王懷友簽字確認又送了5850元,足以證實原告所要的74925元的貨款;證據(jù)三、財務應收賬款及財務相關復印件共41頁,證明被告陸續(xù)支付給原告貨款996055元,尚欠74925元與證據(jù)二是相一致的數(shù)據(jù);四、原告向被告發(fā)送的混凝土,由被告工作人員簽收的收料單294張,累計價款1070980元,證明被告實際接收了貨物。
原告所供的貨物,是由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簽訂的合同,貨物是由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接收的,貨款有國某玻璃制品廠支付的,也有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支付的。
銷售明細表中有王懷友和王連貴、譚海潮簽字,馮國某、譚海潮是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的正、副廠長,王連貴是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的負責人。
二被告在一個院,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改擴建后又成立了一個唐山國某玻璃制品廠。
開始原告是與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達成的口頭協(xié)議,2013年5月4日開始實際履行,開始向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送商砼,并由現(xiàn)場人員簽字確認。
2014年6月3日原告要求簽訂合同,對方蓋了唐山國某玻璃制品廠的專用章。
關于連帶責任我們認為二被告的法人代表是父子關系,二被告的公司在一個院內生產(chǎn)和辦公,古某第一玻璃廠實際接收并使用了貨物,國某公司是跟我們簽訂合同的公司,也支付了部分貨款。
所以我們認為二被告應承擔連帶責任。
關于請求的未付款的利息是從2014年12月17日截止供貨時間至2015年4月20日,根據(jù)中國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加罰一倍,即74925元×10.7%÷360天×125天=2783.67元。
原告提交的上述證據(jù)為原件或與原告核對后的復印件,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及關聯(lián)性當庭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原告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與被告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簽訂的《商品混凝土購銷合同》是原、被告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認定該合同合法有效。
本案中,按照合同約定,原告履行了供應貨物的義務,二被告履行了支付部分貨款的義務,二被告對尚未履行給付剩余貨款的義務,應承擔繼續(xù)履行的責任。
對原告主張給付貨款74925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該合同雖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二被告作為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或者提取標的物單證的同時支付價款。
該合同還未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規(guī)定,本院對原告要求二被告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5.6%計算,即違約金為74925元×5.6%÷360天×125天=1456.88元,予以支持,對超出部分不予支持。
原告主張二被告對給付貨款承擔連帶責任的理據(jù)不足,不能支持。
但因二被告共同接收使用了原告貨物,二被告共同支付價款。
故原告與二被告存在著共同的買賣合同關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百三十條 ?、第一百六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共同給付原告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貨款人民幣74925元及遲延付款利息損失1456.88元,合計76381.88元。
二、駁回原告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743元,由被告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原告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與被告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簽訂的《商品混凝土購銷合同》是原、被告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認定該合同合法有效。
本案中,按照合同約定,原告履行了供應貨物的義務,二被告履行了支付部分貨款的義務,二被告對尚未履行給付剩余貨款的義務,應承擔繼續(xù)履行的責任。
對原告主張給付貨款74925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該合同雖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二被告作為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或者提取標的物單證的同時支付價款。
該合同還未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規(guī)定,本院對原告要求二被告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5.6%計算,即違約金為74925元×5.6%÷360天×125天=1456.88元,予以支持,對超出部分不予支持。
原告主張二被告對給付貨款承擔連帶責任的理據(jù)不足,不能支持。
但因二被告共同接收使用了原告貨物,二被告共同支付價款。
故原告與二被告存在著共同的買賣合同關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百三十條 ?、第一百六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共同給付原告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貨款人民幣74925元及遲延付款利息損失1456.88元,合計76381.88元。
二、駁回原告唐山市東興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743元,由被告唐山市古某第一玻璃制品廠、唐山市國某玻璃制品廠負擔。
審判長:趙彩虹
書記員:歐陽麗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