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唐某某,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
委托代理人王少玲,河北揚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付某某,張家口市第二建筑公司職工。
委托代理人常艷霞,河北海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張家口市華宇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張家口市宣化區(qū)鐘樓北路6號。
法定代表人楊建設,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榮,男。
第三人趙欲平,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安全局退休職工。
第三人武福運,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國土資源局退休職工。
第三人楚建忠,宣化縣賈家營鋼管廠退休職工。
第三人張家口市宣化九天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張家口市宣化區(qū)九天廟街4號。
法定代表人張汝群,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劉鎮(zhèn)墉,男。
委托代理人甄麗蓉,女。
第三人張家口振郡物業(yè)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張家口市宣化區(qū)柳園北街2號院。
法定代表人付某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趙欲平,該公司總經理。
第三人趙英桃,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傳動機械廠退休職工。
第三人付海霞,無業(yè)。
第三人付海云,無業(yè)。
第三人趙英桃、付海霞、付海云的委托代理人常艷霞,河北海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唐某某訴被告付某某、第三人張家口市華宇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宇公司)、趙欲平、武福運、楚建忠合伙協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2年4月12日立案受理,于2013年2月6日依法作出(2012)宣區(qū)民初字第585號民事判決,原告唐某某不服提起上訴。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3)張商終字第176號民事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經原告唐某某申請,本院依法追加張家口市宣化九天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天公司)、張家口振郡物業(yè)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振郡公司)、趙英桃、付海霞、付海云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原告唐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少玲、被告付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即第三人趙英桃、付海霞、付海云的委托代理人常艷霞、第三人華宇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榮、第三人即振郡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趙欲平、第三人武福運、第三人楚建忠、第三人九天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甄麗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付某某與趙英桃系夫妻關系,付海霞、付海云系該二人的子女。2007年5月26日,付某某與趙欲平、武福運、楚建忠簽訂《合伙投資建房協議書》,該協議約定:一、合伙人:趙欲平、武福運、付某某、楚建忠,經合伙人共同協商,擬在區(qū)國土資源局家屬院東側委托華宇開發(fā)公司開發(fā)商品住宅樓共40套約5000平方米及底商和車庫;二、出資辦法,前期投資3000000元購買土地,每人出資750000元,各占25%份額,后期投資不足部分按比例進行分攤;三、利潤分配,除國土資源局14套商品樓按1650元/平方米外,預留6套(2-6樓和1套底商)作為機動(售價不低于成本價)。其余(包括底商、車庫)按實物進行分配,也可按市場價相互進行調濟;四、如遇其他問題協商解決;五、具體負責人趙欲平、武福運。此協議一式四份,共同簽字后生效。2007年5月27日,付某某與唐某某簽訂《合伙協議》,該協議約定:一、本著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共同出資參與趙欲平、付某某、楮建忠(楚建忠)、吳富云(武福運)四股(下稱大股)名下的房地產開發(fā);二、出資方式:出資合計750000元人民幣,甲乙雙方均以貨幣形式各出375000元;三、利潤分配:在大股中分到甲方名下的份額,甲乙雙方各占50%;四、本協議一式兩份,各執(zhí)一份,自簽字之日起生效。2007年5月27、28日,唐某某通過中國建設銀行分兩次向付某某的賬戶存款300000元。另查明,2011年10月2日,付某某與唐某某的丈夫陳立志就唐某某與付某某合伙一事草擬了終止合作協議書,雙方因協商未果,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上述事實,有唐某某的陳述、付某某的答辯、第三人趙欲平、武福運、楚建忠、九天公司、振郡公司、趙英桃、付海霞、付海云的陳述、《合伙協議》(一審原卷宗正卷第49頁)、《合伙投資建房協議書》(一審原卷宗正卷第50頁)、中國建設銀行存款憑條(一審原卷宗正卷第51頁)、《終止合作協議書》(一審原卷宗正卷第66頁)等證據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趙欲平、武福運、楚建忠、付某某依據雙方于2007年5月26日簽訂的《合伙投資建房協議書》的約定,每人前期出資750000元在宣化區(qū)國土資源局家屬院東側集資建房。次日,唐某某與付某某簽訂《合伙協議》約定雙方各自出資375000元,在大股中分到付某某名下的份額,唐某某與付某某各占50%。因此,唐某某主張分割大合伙所建的宣化區(qū)廟岔街2號院3號、4號樓房的八分之一份額,應當證實付某某投資上述樓房的最終出資數額為整棟樓建房款的四分之一。另外,付某某與唐某某的丈夫陳立志雖然未在2011年10月2日草擬的終止合作協議書上簽字,但雙方草擬退伙協議及均未繼續(xù)投資的事實可以證實雙方因于2008年7月還需繼續(xù)投資而無力繼續(xù)投入,付某某即退出了與趙欲平、武福運、楚建忠的合伙及付某某與唐某某終止了合伙。對于唐某某實際給付付某某的投資款300000元,僅是付某某等四人投資建房的前期款項,唐某某僅依據其投入的部分前期投資而主張分配相應樓房的八分之一,證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唐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3176元,保全費5000元,由唐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裴桂琴 審判員 孫蕓茹 審判員 蔣怡念
書記員:張洪波 附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三十條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 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