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郭麗華(黑龍江中實律師事務所)
黑河市公安局
羅芳(黑龍江清平律師事務所)
呂英蓮
黑河華泰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
李強(黑龍江民聲律師事務所)
鄧吉田
顧祥國(黑龍江善行律師事務所)
原告哈爾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住所地哈爾濱市道里區(qū)新陽路453號
。
法定代表人劉亞軍,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郭麗華,黑龍江中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黑河市公安局,住所地黑河市愛輝區(qū)官渡路2號
。
法定代表人李曉龍,該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羅芳,黑龍江清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呂英蓮,黑河市公安局退休職工。
被告黑河華泰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黑河市龍濱路市建設局后樓三樓。
法定代表人孫春田,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強,黑龍江民聲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鄧吉田,男,1946年6月10日生,無固定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顧祥國,黑龍江善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哈爾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簡稱二建公司)與被告黑河市公安局(以下簡稱公安局)、黑河華泰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泰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二建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郭麗華,公安局的委托代理人羅芳、呂英蓮,華泰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強到庭參加了訴訟。
庭審后,本院追加鄧吉田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完畢。
二建公司訴稱,因公安局集資建房,2010年7月15日公安局以低于工程成本的價格與二建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集資建房工程除少部分安置職工外,大部分都是商品房開發(fā),并對社會公眾進行銷售。
公安局無開發(fā)資質,為獲得開發(fā)利潤,其于2011年6月借用華泰公司開發(fā)資質又與二建公司簽訂一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該合同于2011年在黑河市城鄉(xiāng)建設局備案,公安局把合同簽訂日期提前至2010年6月20日。
該合同約定工程為多層7棟、高層3棟、地下車位220個,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工程造價暫定1.4億元,最終采用可調價格方式確定合同價款,執(zhí)行現(xiàn)行黑龍江省預算定額、相應的費用定額及有關計價規(guī)定結算,人工、材料費調差。
合同履行過程中,公安局未按約定撥付工程款導致工期延誤,施工中公安局設計變更、臨時簽證、陽臺封閉增加了工程量。
2011年底公安局在7棟多層未經(jīng)竣工驗收即強行進戶,高層跨越三個年度才完工。
公安局的違法行為致使施工工期拖長,造成工期越冬維護、人工、材料、機械等費用上漲嚴重,給二建公司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
另外由于公安局不講誠信,對外擔保形成賒欠,發(fā)生糾紛致使二建公司銀行賬戶被查封,僅公安局擔保的商品混凝土一項,二建公司就被法院
劃走1000余萬元,造成嚴重經(jīng)濟損失。
鑒于公安局沒有開發(fā)資質與二建公司簽訂陰陽合同,違背了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二建公司起訴請求:1.依法確認備案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以下簡稱備案合同)有效,公安局與二建公司簽訂的施工合同無效;2.公安局按備案合同約定與二建公司結算,支付工程款本金、預算外墊付款、利息等其他損失合計1億元;3.由公安局、華泰公司承擔本案訴訟費。
公安局辯稱:1.訴爭項目依法設立。
2010年6月4日至2011年8月31日黑河市政府及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規(guī)劃局、建設局、房產(chǎn)局分別審批、核準、許可公安住宅小區(qū)建設項目立項建設。
2.訴爭工程履行了招投標法定程序并備案。
3.《工程撥款協(xié)議》及兩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依法成立,合法有效。
(1)2010年5月30日簽訂的《工程撥款協(xié)議》約定公安局掛靠華泰公司開發(fā)建設職工住宅樓,工程由公安局直接與二建公司簽訂施工撥款合同并進行工程結算。
(2)公安局與二建公司于2010年6月20日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多層每平方米造價1100元,高層每平方米造價1620元,結算方法以設計面積為結算依據(jù)。
因該合同價格與中標價格不符所以未能備案。
(3)華泰公司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備案合同,約定總價款為143,943,972.37元,其中高層99,991,057.98元,多層43,952,914.39元。
依據(jù)中標通知書
,確定造價為1.4億元,采用可調價格方式最終確定全部合同價款,但可調價局限于對工程變更確定為調整因素,并不是整個工程價款全部調整。
公安局高層已付款120,327,827.11元、多層已付款47,048,769.00元,實際支付工程款167,376,596.11元,已經(jīng)多付二建公司工程價款,不含工程質量保證金部分總工程款5%即800余萬元。
多層少施工1棟約1000平方米,未完工程費用2,639,107.04元,無論依據(jù)哪個合同結算價款,公安局都不欠二建公司工程款。
4.工程實際施工形式及合同關系、撥款方式。
(1)二建公司中標訴爭工程項目,但中標備案成員沒有一人到現(xiàn)場組織、參與施工行為。
(2)二建公司黑河項目部(以下簡稱黑河項目部)負責人鄧吉田,不是二建公司工作人員,為承攬該項工程其掛靠二建公司施工,除了與永富建筑勞務有限公司簽訂《建筑工程施工勞務合同》外,其他工程均由黑河項目部鄧吉田、鄧澤春父子對外分包施工。
(3)由于工程不能正常有序進行施工。
公安局只能與黑河項目部約定,由黑河項目部提供材料、費用清單及收據(jù),公安局負責支付費用,該履行方式自2011年6月27日以后持續(xù)至今,二建公司長達二年之久對此沒有提出合同履行異議及訴求。
5.工程遲延交付的根本原因。
(1)鄧吉田掛靠二建公司,二建公司臨時指派人員均為鄧吉田雇傭人員,監(jiān)理單位多次下達整改通知書
,甚至下達停工通知,是工期拖延的根本原因。
(2)鄧吉田將多層工程分包給其子鄧澤春和謝洪志施工,謝洪志又將工程分別轉包施工。
(3)鄧吉田所在項目部沒有必要機械設備進行工程施工,主要生產(chǎn)設備塔吊、升降機、攪拌機、攪拌站等都是施工開始后,利用工程撥款購置。
(4)二建公司及黑河項目部因勞務費用等原因造成工程停工。
6.二建公司各項損失與公安局無關。
華泰公司辯稱,華泰公司不同意二建公司的請求。
因公安局沒有開發(fā)資質,二建公司及公安局共同與華泰公司協(xié)商,華泰公司同意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招投標,未收取任何費用。
三方約定本案涉及所有工程款的撥付均由公安局和二建公司直接決算,華泰公司對工程款撥付及結算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對于撥付工程款的數(shù)額,華泰公司以公安局的答辯意見及證據(jù)為準。
第三人鄧吉田述稱,兩份合同對工程價款約定的過低,應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的定額標準進行結算,其掛靠二建公司施工,是訴爭工程的實際施工人,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其有取得工程款的權利。
二建公司針對其訴訟請求向本院舉示如下證據(jù):第一組證據(jù):2010年7月15日公安局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欲證明該合同不是真實意思表示,盡管工程造價低于成本價,但為了承攬工程無奈簽訂的合同;公安局不具備房地產(chǎn)開發(fā)資質,施工一年未辦理建設工程開發(fā)施工及備案手續(xù),因工程無手續(xù)被建委責令
停工;該合同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應為無效。
第二組證據(jù):2010年6月20日華泰公司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備案合同。
欲證明:1.涉案工程為邊施工、邊設計、邊辦理相關手續(xù)的三邊工程;2.工程施工一年被建委責令
停工后,為補救公安局不具備開發(fā)資質的問題,以華泰公司名義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到建委進行備案;3.為使工程合法并辦理相關手續(xù),公安局又將該合同時間填寫至原合同簽訂之前;4.二建公司之所以在備案合同上加蓋公章,是因為公安局同意在備案合同中將工程造價結算方式由原一口價改為“采用可調價格方式,執(zhí)行現(xiàn)行黑龍江省預算定額、相應的費用定額及有關計價規(guī)定結算”,以改變涉案工程低于成本價進行施工的狀況。
備案合同是二建公司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為合法有效。
第三組證據(jù):二建公司按照定額單方作出的《工程結算書
》。
欲證明按黑龍江省預算定額計算涉案工程總造價為241,008,514.1元。
第四組證據(jù):1.《黑河公安小區(qū)人工、材料調差匯總表》;2.2011年5月25日三方簽訂《建筑工程施工勞務合同》及《勞務分包合同補充協(xié)議》;3.2010年5月5日《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
欲證明:1.由于公安局撥付工程款不到位,致使工期拖延3年之久,誤工期間人工、材料費不斷上漲,給二建公司造成嚴重損失;2.公安局同意依據(jù)合同及建委文件對人工、材料費進行調差,公安局應支付給二建公司人工、材料費用總計47,209,921元。
第五組證據(jù):《黑河市公安小區(qū)設計變更及現(xiàn)場簽證費用匯總表》。
欲證明公安局應支付給二建公司涉案工程設計變更及現(xiàn)場簽證費用合計5,080,135.04元。
第六組證據(jù):《黑河市公安小區(qū)其他項目墊付費用統(tǒng)計表》,欲證明公安局應支付給二建公司墊付的涉案工程預算外其他項目墊付費用合計4,580,456.47元。
第七組證據(jù):1.(2012)黑商終字第13號
民事判決書
執(zhí)行裁定書
4份;3.銀行劃款憑證5份。
欲證明:1.因公安局逾期支付商品混凝土工程款,二建公司墊付混凝土款本金6,868,232.00元、利息及訴訟費等1,906,106.18元;2.公安局應賠償二建公司混凝土本息8,364,180.00元。
第八組證據(jù):1.《黑河公安小區(qū)墊付工程款明細表》;2.2013年10月12日雙方確認的《黑河工程撥款明細表》;3.二建公司致公安局的《致黑河工程公告函》。
欲證明:1.公安局多次違約,未按合同約定在高層達到±0、多層達到地上二層時撥付已完工程造價的70%工程款,導致二建公司前期墊付工程款7900余萬元,該利息損失,應由公安局賠償;2.未按約足額撥付工程款,根據(jù)雙方確認撥款明細表反映截止2011年底只向二建公司撥付工程款7116萬元;3.在二建公司賬戶被黑河中院查封后,二建公司致函公安局應按二建公司指定賬戶撥款,公安局未按約定賬戶撥款又構成違約。
公安局的質證意見如下:對第一組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該合同有效。
對第二組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沒有異議,但認為依據(jù)備案合同,采用可調價格方式進行結算,系針對工程變更部分進行調整,對于未變更部分,仍應按合同約定的數(shù)額進行結算。
對第三組證據(jù),認為系單方結算,從價格和結算方式上均不符合合同約定。
對第四組證據(jù)中的《建筑工程施工勞務合同》、《勞務分包合同補充協(xié)議》真實性、合法性沒有異議。
對2010年5月5日《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真實性沒有異議,合法性有異議,該《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已經(jīng)被二份施工合同所取代。
對《黑河公安小區(qū)人工、材料調差匯總表》,認為未接到結算手續(xù),應當依據(jù)二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約定結算,該組證據(jù)不能證明公安局所撥付的工程款不到位。
對第五組證據(jù)中的《黑河市公安小區(qū)設計變更及現(xiàn)場簽證費用匯總表》所反映的事實不準確,有關現(xiàn)場簽證,需要核對后才能認定。
對第六組證據(jù)需要核對。
三通一平、圍欄廣告部分并非二建公司施工,而是由公安局組織進行施工。
對第七組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明的內容有異議,認為造成二建公司損失并非公安局責任。
第八組證據(jù)的《黑河公安小區(qū)墊付工程款明細表》不真實;《工程撥款明細表》的真實性、合法性沒有異議,對證明的內容有異議,認為該證據(jù)僅是確認部分工程款項,而并非全部工程款項;《致黑河工程公告函》未收到,不能證明公安局違約。
華泰公司質證意見為:對二建公司提供的證據(jù)真實性以及質證意見和公安局意見一致。
對二建公司提供的未附原件的相關證據(jù)不予認可,應以原件記載的內容為準。
對第一組證據(jù)中關于合同簽訂的時間和約定內容存有異議,實際簽訂時間2010年5月15日以前。
認為公安局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關于施工具體內容及約定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
對于合同中記載的內容和法律相抵觸的部分,按照法律規(guī)定處理,沒有抵觸的部分屬于雙方真實意思表示。
認為公安局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并非完全無效,應結合備案合同認定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對第三組至第八組證據(jù),認為并未見到或收到,對于二建公司提供的證據(jù)及證明內容,不清楚,無法質證。
本院對二建公司舉示的證據(jù)認證如下:因公安局對第一組、第二組、第四組證據(jù)中的《建筑工程施工勞務合同》、《勞務分包合同補充協(xié)議》、《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第七組證據(jù)、第八組證據(jù)的《工程撥款明細表》的真實性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對第三組證據(jù)中的《工程結算書
》、第四組證據(jù)中的《黑河公安小區(qū)人工、材料調差匯總表》、第五組證據(jù)中的《黑河市公安小區(qū)設計變更及現(xiàn)場簽證費用匯總表》、第六組證據(jù)中的《黑河市公安小區(qū)其他項目墊付費用統(tǒng)計表》、第八組證據(jù)中的《黑河公安小區(qū)墊付工程款明細表》因公安局和華泰公司不予認可,且系二建公司單方作出,故不予確認;對第八組證據(jù)中的《撥款明細表》能夠證明公安局撥付二建公司賬戶的撥款數(shù)額,對此予以認定,但公安局尚有部分工程款未通過二建公司直接用于工程,且經(jīng)過鄧吉田的認可,應據(jù)此作為公安局實際撥款數(shù)額;對第八組證據(jù)中的《公告函》公安局否認收到,二建公司未提供公安局實際收到的證據(jù),故不能證明二建公司實際作出并送達公安局。
公安局舉示如下證據(jù):第一組證據(jù):黑河市市政府、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規(guī)劃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房產(chǎn)局等對該項目建設及房屋預售等的審批文件。
欲證明訴爭工程公安局取得了合法審批手續(xù)。
第二組證據(jù):招投標文件及檔案。
欲證明:2010年6月4日至6月13日訴爭工程項目以華泰公司作為招標人,高層和多層為一、二標段;二建公司遞交投標文件,招標代理機構向二建公司送達中標通知書
,其中一標段中標價99,991,057.98元、二標段中標價43,952,914.39元;二建公司沒有按照投標書
約定組織施工,中標書
項目管理班子沒有人員到位,工程全部延期目前沒有竣工驗收,高層還有一部分未完成工程。
第三組證據(jù):1.施工圖紙證明該工程項目設計面積為119109.99平方米及具體施工范圍;2.2010年5月30日華泰公司、公安局、二建公司簽訂的《工程撥款協(xié)議》,約定公安局掛靠華泰公司以其名義開發(fā)建設職工住宅樓,華泰公司履行投標程序,公安局直接發(fā)包給二建公司,工程款直接撥付二建公司并結算,華泰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3.華泰公司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備案合同。
欲證明:該合同約定工程內容多層建筑7棟、高層建筑3棟,建筑面積119374平方米。
合同以招投標方式確定造價為1,439,43,972.37元,其中高層99,991,057.98元,多層43,952,914.39元。
對撥款方式約定高層完成工程量正負零,撥付工程造價70%工程款,多層完成二層工程量時撥付已完成工程造價70%,以后按層撥付已完成工程造價70%工程款,按照合同約定時間工程驗收合格后撥付總價款95%,余款5%為工程質保金。
合同約定開工日期為2010年6月27日,竣工日期多層2010年11月30日、高層2011年12月30日。
專用條款第50條第2款第3項、第51條第3款第2項,約定可調價僅局限于對工程變更調整因素范圍內項目進行部分調整,不是就整個工程按照定額全部調整為新價格;4.《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證明公安局與二建公司2010年6月20日簽訂了合同約定工程內容多層建筑7棟、高層建筑3棟,建筑面積119374平方米,總投資166,980,000.00元。
合同約定開工日期為2010年5月15日,竣工日期多層2010年11月30日、高層2011年11月30日。
工程合同價款多層55,850,004.00元,每平方米造價1,100.00元,高層111,134,031.00元,每平方米造價1,620.00元,結算方法以設計面積為結算依據(jù)計算實際工程價款。
第四組證據(jù):承包人購銷合同、分包人施工合同、分包人證明。
其中在工程建設中的各類合同、協(xié)議、報告等66份,出勤統(tǒng)計表、決算書
、決算清單、收條各一份,證明2份。
欲證明:二建公司作為總承包人,授權黑河項目部組織施工;二建公司沒有按照中標通知書
、承諾書
確定的施工班子成員組建黑河項目部,以非中標管理人員組織施工;黑河項目部負責人鄧吉田、鄧澤春父子具體組織施工,購買施工材料,結算工程價款,直接收取工程款、建筑材料;黑河項目部施工隊伍管理混亂,工程主體五項施工隊伍不穩(wěn)定、一再分包,甚至無資質隊伍代表二建公司對多層工程施工。
二建公司、黑河項目部施工力量不足。
第五組證據(jù):監(jiān)理日志9本、監(jiān)理質量控制資料及監(jiān)理通知2本、撥款清單及依據(jù)378套、撥款清單與形象進度對照表1份。
欲證明:黑河項目部多層項目經(jīng)理分別是狄偉、鄧澤春、謝洪志;公安局按約定進度條件及時撥付工程款,撥付工程款總額為167,376,596.11元;二建公司組織施工不利,施工人員無資質或資質不夠,造成經(jīng)常性返工整改,甚至停工。
2011年10月31日公安局開始代付材料款,2013年4月二建公司及黑河項目部沒有組織施工,公安局被迫組織施工,供應材料、安排人員,黑河項目部確認工程量、結算工程款,由公安局直接支付工程款。
第六組證據(jù):設計變更圖紙及現(xiàn)場簽證,欲證明:工程多層變更增加工程款為1,267,752.75元;多層J棟由四個單元改建為三個單元,建筑面積減少大約1000平方米;工程可調價為工程量變更因素范圍,不包括中標工程已經(jīng)定額總計價部分,中標價不屬于可調價范圍。
第七組證據(jù):人民法院
裁決、勞動監(jiān)察、信訪、媒體等各類糾紛材料及工程施工中的方案、計劃、承諾、通知、購銷合同、材料單,甩項單等三十五份證據(jù)。
欲證明:二建公司設立黑河項目部,并于2010年6月4日開立銀行賬戶、啟用公章,2013年10月16日二建公司在黑河日報登報聲明黑河項目部公章作廢;二建公司授權黑河項目部代表二建公司施工,鄧吉田為黑河項目部負責人,鄧春澤為黑河項目部工作人員;黑河項目部工程管理混亂,長期拖欠勞務費,多次被投訴到勞動監(jiān)察部門,被媒體曝光,公安局按照省、市政府要求發(fā)放工資;監(jiān)理部門下達監(jiān)理通知,要求提供資格、崗位證書
,聘用證明和證書
與中標書
人員不符,施工期間一再調整工程施工隊伍,不斷向公安局提供工程計劃、工程承諾,主動承擔延期發(fā)生供熱費用,但沒有保證按期交工,至今尚未竣工驗收。
第八組證據(jù):證明1份、公安住宅小區(qū)物業(yè)管理服務合同、照片、未完工程量明細及工程決算書
、內業(yè)資料目錄等。
欲證明:二建公司項目部分別于2011年11月25日、2013年7月25日交付多層和高層房屋;高層建筑項目存在衛(wèi)生間、廚房墻面、地面瓷磚、走廊窗臺板、一層天棚、一、二層樓梯白鋼扶手、一層地面瓷磚等十余項未完工程,經(jīng)核算該部分價款為2,639,107.04元;二建公司尚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履行竣工驗收程序,提出工程竣工報告,并應由項目經(jīng)理和施工單位有關負責人審核簽字;高層工程尚未完工,不具備竣工驗收條件,二建公司訴訟要求結算給付全部工程款缺乏條件。
第九組證據(jù):砂場運輸證明、圍欄結算單及證明。
欲證明:公安局對場地平整、修建道路并支付費用等。
公安局還提供了本案訴訟期間其與鄧吉田于2013年12月28日形成多層決算單、設計變更及現(xiàn)場簽證確認書
、墊付費用確認單、退還保證金確認單、多層決算單,證明雙方對設計變更及現(xiàn)場簽證確認為1,504,752.00元,墊付款確認為404,810.00元,保證金2,000,000.00元已經(jīng)退還1,528,100.00元,剩余款項471,900.00元。
2014年1月26日,鄧吉田對公安局代二建公司所付的9,522,391.83元簽字確認,其中高層代付工程款8,197,912.83元,多層代付工程款1,324,479.00元。
二建公司的質證意見如下:對第一組證據(jù)建設項目文件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合法性有異議,是違反法定程序取得的。
法院
應行使司法建議權,建議當?shù)卣嚓P部門撤銷公安局以華泰公司名義違法取得涉案工程的土地、建設工程規(guī)劃、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二組招投標文件、檔案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jù)的合法性有異議,中標通知書
違法無效。
招標的主體華泰公司虛假,真正的主體是公安局;涉案工程以低于成本價的報價中標,違反了《招投標法》第33條的禁止性規(guī)定;涉案工程的招投標只用了7天時間,違反了招投標法第24條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的規(guī)定;中標通知書
確定的1.4億報價是在招標人沒有標底,沒有測算、沒有圖紙的情況下,為減少繳納各項規(guī)費、稅費虛報的;高層部分的工程預算書
不真實,內容虛假,不是二建公司提供的,制作時間為2010年6月30日,是在2010年6月16日招標后形成的。
對第三組證據(jù)中的圖紙、三方協(xié)議、建設施工合同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jù)的合法性有異議。
圖紙不是建委最終審核的;《工程撥款協(xié)議》違背了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無效;備案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和二建公司與公安局于2010年7月15日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均違法無效。
對第四組證據(jù)購銷合同、分包施工合同、分包人證明的真實性、合法性均有異議。
二建公司從未授權黑河項目部或個人對外簽訂合同,代收工程款及工程進行分包,其超越權限的法律后果應由其自行承擔。
公安局無權指定材料供應商,屬于違約行為。
第五組證據(jù)監(jiān)理日志、通知、公安局撥款的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內容有異議。
監(jiān)理日志證明不了二建公司組織施工不力,拖延工期。
監(jiān)理通知能夠證明多層在2010年6月18日開工,高層在2010年7月19日開工,高層在2010年10月12日施工到±0、多層2010年8月17日施工到二層,形象進度與監(jiān)理日志矛盾,應以監(jiān)理日志為準。
公安局應撥款70%為7000萬元,實際僅撥付950萬元,構成違約。
撥款清單經(jīng)對賬,撥付二建公司的工程款為8000余萬元,撥付給項目部、鄧吉田的,無二建公司授權,二建公司不予認可。
對第六組證據(jù)工程變更、建筑面積減少的證據(jù)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
圖紙不能證明多層面積減少1000平方米,應以實際發(fā)生為準;七棟多層存在工程變更,雙方只核對3棟,還有4棟的變更尚未核對;備案合同未約定采用投標價為工程總造價,故應按實際發(fā)生的工程量依據(jù)預算定額結算。
對第七組證據(jù)法院
、勞動、信訪、媒體等各類投訴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
法院
文書
認定的混凝土款損失和農民工上訪是由于公安局撥款不及時造成的;根據(jù)永富勞務公司提交的五項勞務合同及二建公司提交的勞務合同補充協(xié)議,說明公安局同意高層五項人工費上漲;我公司的聘用人員名單沒有鄧吉田、鄧澤春父子,不能代表二建公司。
對第八組證據(jù)房屋交付鑰匙、未完工程項目、未竣工驗收的證據(jù)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
公安局所稱的未完工程,我方不予認可。
對第九組證據(jù)三通一平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均有異議。
對公安局與鄧吉田于2013年12月28日鄧澤春施工的3棟多層對賬單無異議,對鄧吉田簽字的另四棟對賬單認為鄧吉田無權確認;對2014年1月26日鄧吉田簽字公安局代為撥付人工費、材料費9,522,391.83元的確認書
不予認可。
華泰公司對公安局提供證據(jù)的真實性和證明的問題予以認可。
本院對公安局的證據(jù)認定如下:第一組證據(jù)建設項目文件的真實性予以確認,但權利人為華泰公司,即公安局以華泰公司的名義取得項目,除部分房屋用于干警集資建房外,其他房屋對外銷售。
第二組的真實性二建公司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中標通知書
的招標主體為華泰公司,其沒有對該項目進行建設,真正的招標主體為公安局。
第三組證據(jù)圖紙、三方協(xié)議、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真實性二建公司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工程撥款協(xié)議屬于公安局借用華泰公司資質進行項目建設,實際權利人為公安局。
公安局與二建公司于2010年7月5日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對工程價款約定為固定價。
在主管部門備案的華泰公司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為辦理備案需要補辦手續(xù)所簽訂的,該合同約定的內容并非對工程造價暫定為1.4億元,而是固定價為1.4億元,對發(fā)生工程變更的情形按照定額結算工程造價。
第四組證據(jù)購銷合同、分包施工合同、分包人證明的真實性、合法性二建公司雖有異議,但該部分證據(jù)為黑河項目部組織施工活動中對外簽訂合同等情況。
該部分證明未能體現(xiàn)二建公司派員施工并進行管理。
對第五組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二建公司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
二建公司對第六組證據(jù)工程變更、建筑面積減少的證據(jù)真實性無異議,且公安局與鄧吉田為此已經(jīng)達成一致,故本院予以認定。
對第七組證據(jù)法院
、勞動、信訪、媒體等各類投訴的真實性二建公司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
對第八組證據(jù)房屋交付鑰匙、未完工程項目、未竣工驗收的證據(jù)真實性二建公司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公安局與鄧吉田于2013年12月28日形成的對賬單等真實性各方無異議,應予以認定。
對2014年1月26日的確認單,鄧吉田對文本真實性無異議,但鄧吉田表示是在公安局承諾簽字后給付其房屋的情況下簽訂的,公安局并未兌現(xiàn)承諾,不予認可,但其對此未提供證據(jù)。
二建公司表示沒有其簽字確認,且鄧吉田不予認可,不能證明公安局實際撥付該部分款項。
本院組織各方對此證據(jù)進行質證,因鄧吉田明確表示對具體票據(jù)不知情不認可,故對此無法進行質證,只能依據(jù)鄧吉田簽字認定公安局代為支付該部分款項。
華泰公司舉示《工程撥款協(xié)議》一份。
欲證明:1.華泰公司受二建公司及公安局委托,代為進行招投標手續(xù)。
2.三方協(xié)商華泰公司僅在招投標過程中以及辦理相關證照給予協(xié)助。
至于二建公司和公安局就施工質量、工程款撥付、工程結算均與華泰公司無關,由其他二方單獨結算。
二建公司質證稱,對《工程撥款協(xié)議》的真實性無異議,合法性和證明的內容有異議,并非二建公司找華泰公司,而是公安局聯(lián)系華泰公司,公安局的掛靠行為和二建公司無關。
公安局質證稱,對《工程撥款協(xié)議》的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該協(xié)議系二建公司和公安局與華泰公司簽訂的三方協(xié)議。
本院對華泰公司舉示的《工程撥款協(xié)議》的認證為:因各方對其真實性無異議,且有關手續(xù)已經(jīng)辦理到華泰公司名下,能夠證明各方對此作出明確約定,故對真實性及證明的問題予以認定。
鄧吉田提供的證據(jù):1、二建公司與鄧吉田于2010年5月10日簽訂的工程承包合同,該合同約定在鄧吉田承攬工程后與其簽訂承包合同,工程由鄧吉田負責施工。
鄧吉田表示該合同為訴訟前補簽的,工程是由二建公司承攬后分包給鄧吉田施工的。
2、公安小區(qū)工程談話紀要及損失費用表。
3、黑河公安小區(qū)結算外增加費用明細:(1)遠地施工增加運費880,988.00元;(2)合同面積與圖紙面積差204.07立方米×每平方米1,620.00元=3,305,593.40元;(3)電梯配套管理費120,000.00元;(4)越冬維護費用兩個采暖期719,404.41元×2年=1,438,800.82元;(5)高層塔吊3臺303,612.48元,升降機3臺201,555.59元,泵站基礎2臺66,506.65元,工字鋼護坡84,008.67元,多層塔吊8臺715,622.24元,上述共計4,141,687.85元。
4、黑河公安小區(qū)損失費匯總表,主張開工后由于降水耽誤工期2個月?lián)p失3,000,000.00元及其他損失共計19,915,192.01元。
二建公司認可鄧吉田的意見。
公安局表示上述各項費用,均為單方計算的數(shù)字,沒有相關票據(jù),亦沒有公安局的簽字確認,不予認可。
華泰公司對鄧吉田的身份持有異議,不認可鄧吉田的主張。
本院對鄧吉田舉示的與二建公司簽訂的承包協(xié)議的真實性予以認定,該證據(jù)能夠證明鄧吉田為掛靠二建公司施工。
對鄧吉田舉示的其他證據(jù),為單方制作,未經(jīng)公安局簽字確認,且公安局對此不予認可,該部分證據(jù)尚不足以證明其主張成立。
本院認為,公安局與二建公司于2010年5月5日簽訂的《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表明,在涉案工程招標前,公安局與二建公司就已經(jīng)對涉案工程由二建公司承包建設達成合意。
該協(xié)議對高層和多層工程價款的約定,體現(xiàn)在此后公安局與二建公司形成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
涉案工程雖經(jīng)招投標程序,中標人為二建公司,根據(jù)《工程撥款協(xié)議》內容可知,其目的并非通過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招標人華泰公司并非實際權利人,該合同亦非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招標投標法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在確定中標人前,招標人不得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
”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違反本法規(guī)定,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的,給予警告,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前款所列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jù)合同法第五十二的規(guī)定,認定無效;……(三)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
”依據(jù)招投標法和上述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公安局和二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和公安局以華泰公司名義與二建公司簽訂并備案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均應當認定為無效合同。
同時,鄧吉田沒有施工資質,其掛靠二建公司施工,屬于借用有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yè)名義進行施工,合同亦應當認定無效。
關于本案工程結算的依據(jù)問題。
上述兩份合同雖認定為無效,系基于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對雙方工程款的結算問題,應探尋雙方訂立合同時對合同價款約定的真實意思表示,并據(jù)此作為雙方對工程款的約定內容,參照該約定結算工程價款。
《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及公安局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均約定高層單價為每平方米1,620.00元,多層單價為每平方米1,100.00元,備案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固定合同價款為143,943,972.37元,其中高層99,991,057.98元,多層43,952,914.39元。
《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是雙方在簽訂正式合同前,對合同價款進行實質談判的結果,該協(xié)議約定的價款在此后二建公司與公安局形成的合同中得到了確認。
從涉案合同的履行情況看,公安局與實際施工人鄧吉田已經(jīng)對多層按照上述約定價款進行了結算,應認定以固定價結算為本案承發(fā)包雙方真實意思表示。
二建公司主張應按照定額對高層進行結算,缺乏事實依據(jù)。
首先,雙方的真實意思通過《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未備案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均表明固定價為高層每平方米1,620.00元,多層每平方米1,100.00元。
其次,備案合同是在開工后形成的,發(fā)包方為華泰公司,目的是履行備案手續(xù)。
第三,構成該合同的協(xié)議書
已經(jīng)約定高層價款為99,991,057.98元,合同專用條款中約定的按通用條款50.2(3),即“采用可調價格方式確定合同價款。
執(zhí)行現(xiàn)行黑龍江省預算定額、相應的費用定額及有關計價規(guī)定。
”按照通用條款第2.2的解釋順序為:(1)本合同的協(xié)議書
;(2)履行本合同的相關補充協(xié)議、會議紀要、工程變更、簽證等文件;(3)本合同專用條款……。
因雙方約定了固定價,是構成優(yōu)先適用的協(xié)議書
內容,而適用通用條款50.2(3)的順序在后,只有在發(fā)生設計變更等情形時,方能采用可調價格方式按照定額確定工程價款,不能解釋為全部工程造價按照定額結算。
即對合同內的工程價格應以雙方約定單價進行結算,對設計變更部分可適用定額結算。
本案中二建公司并未舉證證明訴爭高層工程發(fā)生的設計變更簽證,故僅能依據(jù)雙方對合同約定的固定價進行結算。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按照固定價結算工程價款,一方當事人請求對建設工程造價進行鑒定的不予支持。
”二建公司主張對高層工程按照定額結算并申請鑒定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二建公司主張在施工過程中工期較長,且適逢原材料、人工費漲幅較大,造成工程成本費用增加,公安局曾承諾調增人工費及材料費,但未提供證據(jù)證明,現(xiàn)公安局對此予以否認,本院對此亦無從支持。
關于工程款結算數(shù)額問題。
因二建公司和公安局簽訂的合同為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約定的固定價高層為每平方米1,620.00元,設計建筑面積為68988.09平方米,參照雙方約定該高層工程款應為111,760,705.8元(每平方米1,620.00元×68988.09平方米);多層約定工程單價為每平方米1,100.00元,鄧吉田已經(jīng)與公安局結算完畢,其中EGHJ面積為25138.9平方米,DFK棟面積為24015.09平方米,合計面積為49153.99平方米。
工程款為54,069,389.00元(每平方米1,100.00元×49153.99平方米)。
上述高層及多層工程款合計為165,830,094.80元。
現(xiàn)場簽證費用經(jīng)雙方確認為1,504,752.00元,二建項目部墊付款404,810.00元,履約保證金剩余款471,900.00元,計2,381,462.00元。
合計為168,211,556.80元,扣除已付款168,701,075.11元,參照公安局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的價格結算,公安局已經(jīng)不欠二建公司工程款。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第三條、第四十三條、第五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條、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哈爾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41,800.00元,由哈爾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
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
本院認為,公安局與二建公司于2010年5月5日簽訂的《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表明,在涉案工程招標前,公安局與二建公司就已經(jīng)對涉案工程由二建公司承包建設達成合意。
該協(xié)議對高層和多層工程價款的約定,體現(xiàn)在此后公安局與二建公司形成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
涉案工程雖經(jīng)招投標程序,中標人為二建公司,根據(jù)《工程撥款協(xié)議》內容可知,其目的并非通過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招標人華泰公司并非實際權利人,該合同亦非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招標投標法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在確定中標人前,招標人不得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
”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違反本法規(guī)定,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的,給予警告,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前款所列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jù)合同法第五十二的規(guī)定,認定無效;……(三)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
”依據(jù)招投標法和上述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公安局和二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和公安局以華泰公司名義與二建公司簽訂并備案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均應當認定為無效合同。
同時,鄧吉田沒有施工資質,其掛靠二建公司施工,屬于借用有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yè)名義進行施工,合同亦應當認定無效。
關于本案工程結算的依據(jù)問題。
上述兩份合同雖認定為無效,系基于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對雙方工程款的結算問題,應探尋雙方訂立合同時對合同價款約定的真實意思表示,并據(jù)此作為雙方對工程款的約定內容,參照該約定結算工程價款。
《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及公安局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均約定高層單價為每平方米1,620.00元,多層單價為每平方米1,100.00元,備案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固定合同價款為143,943,972.37元,其中高層99,991,057.98元,多層43,952,914.39元。
《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是雙方在簽訂正式合同前,對合同價款進行實質談判的結果,該協(xié)議約定的價款在此后二建公司與公安局形成的合同中得到了確認。
從涉案合同的履行情況看,公安局與實際施工人鄧吉田已經(jīng)對多層按照上述約定價款進行了結算,應認定以固定價結算為本案承發(fā)包雙方真實意思表示。
二建公司主張應按照定額對高層進行結算,缺乏事實依據(jù)。
首先,雙方的真實意思通過《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協(xié)議》、未備案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均表明固定價為高層每平方米1,620.00元,多層每平方米1,100.00元。
其次,備案合同是在開工后形成的,發(fā)包方為華泰公司,目的是履行備案手續(xù)。
第三,構成該合同的協(xié)議書
已經(jīng)約定高層價款為99,991,057.98元,合同專用條款中約定的按通用條款50.2(3),即“采用可調價格方式確定合同價款。
執(zhí)行現(xiàn)行黑龍江省預算定額、相應的費用定額及有關計價規(guī)定。
”按照通用條款第2.2的解釋順序為:(1)本合同的協(xié)議書
;(2)履行本合同的相關補充協(xié)議、會議紀要、工程變更、簽證等文件;(3)本合同專用條款……。
因雙方約定了固定價,是構成優(yōu)先適用的協(xié)議書
內容,而適用通用條款50.2(3)的順序在后,只有在發(fā)生設計變更等情形時,方能采用可調價格方式按照定額確定工程價款,不能解釋為全部工程造價按照定額結算。
即對合同內的工程價格應以雙方約定單價進行結算,對設計變更部分可適用定額結算。
本案中二建公司并未舉證證明訴爭高層工程發(fā)生的設計變更簽證,故僅能依據(jù)雙方對合同約定的固定價進行結算。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按照固定價結算工程價款,一方當事人請求對建設工程造價進行鑒定的不予支持。
”二建公司主張對高層工程按照定額結算并申請鑒定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二建公司主張在施工過程中工期較長,且適逢原材料、人工費漲幅較大,造成工程成本費用增加,公安局曾承諾調增人工費及材料費,但未提供證據(jù)證明,現(xiàn)公安局對此予以否認,本院對此亦無從支持。
關于工程款結算數(shù)額問題。
因二建公司和公安局簽訂的合同為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約定的固定價高層為每平方米1,620.00元,設計建筑面積為68988.09平方米,參照雙方約定該高層工程款應為111,760,705.8元(每平方米1,620.00元×68988.09平方米);多層約定工程單價為每平方米1,100.00元,鄧吉田已經(jīng)與公安局結算完畢,其中EGHJ面積為25138.9平方米,DFK棟面積為24015.09平方米,合計面積為49153.99平方米。
工程款為54,069,389.00元(每平方米1,100.00元×49153.99平方米)。
上述高層及多層工程款合計為165,830,094.80元。
現(xiàn)場簽證費用經(jīng)雙方確認為1,504,752.00元,二建項目部墊付款404,810.00元,履約保證金剩余款471,900.00元,計2,381,462.00元。
合計為168,211,556.80元,扣除已付款168,701,075.11元,參照公安局與二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的價格結算,公安局已經(jīng)不欠二建公司工程款。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第三條、第四十三條、第五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條、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哈爾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41,800.00元,由哈爾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負擔。
審判長:李維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