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上訴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呼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滄州市新華區(qū)。
委托代理人:呼蘭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滄州市新華區(qū)。系呼某之父。
委托代理人:彭建軍,河北福鑫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上訴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申訴人):河北省滄州雜技團,住所地:滄州市浮陽大道66號。
法定代表人:劉景剛,該團團長。
委托代理人:李巖峰,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上訴人(原審第三人):趙淑景,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滄州市。
委托代理人:曹樹忠,河北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建新,男,漢族,住滄州市。
再審上訴人呼某與再審上訴人河北省滄州雜技團、被上訴人劉建新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于2010年10月29日作出(2009)運民二初字第1707號民事判決,河北省滄州雜技團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1年3月3日作出(2011)滄民終字第50號民事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河北省滄州雜技團,案外人趙淑景不服,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1年10月26日作出(2011)冀民申字第518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對該案進行再審。本院于2011年12月9日作出(2011)滄民再字第206號民事裁定,撤銷本院(2011)滄民終字第50號民事判決和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2009)運民二初字第1707號民事判決,發(fā)回運河區(qū)人民法院重審。運河區(qū)人民法院追加趙淑景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12年5月14日作出(2012)運民再字第2號民事判決。宣判后,原審原告呼某、原審被告河北省滄州市雜技團、原審第三人趙淑景均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經再審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申請再審人滄州雜技團與被申請人呼某簽訂《滄州雜技團集資建房協議書》、呼某于2001年8月22日交納集資款138920元、呼某父親呼蘭升從申請再審人處支取房款80000元、2003年該集資建房項目轉為滄州市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項目、2005年8月29日對呼某所購買的房屋進行位置調整、2007年11月4日對變更的房屋位置重新進行認定、由劉建新出具承諾書確認呼某購買的房屋為滄州雜技團住房小區(qū)1號樓三單元202室、2007年11月6日呼某的母親李桂森又交納購房款100000元、亦由被告劉建新出具收條、呼某共計交納購房款158920元的情況屬實。
2008年12月10日,申請再審人滄州雜技團與案外人趙淑景簽訂《集資建房認購書》,將上述涉案房屋賣與案外人趙淑景。被申請人呼某起訴至運河區(qū)人民法院后,向法院申請對涉案房屋進行財產保全。運河區(qū)人民法院于2009年9月28日作出(2009)運民初字第1707-1號民事裁定,對該房屋予以查封,并依法送達給了申請再審人滄州雜技團。2010年2月1日,案外人趙淑景經申請再審人滄州雜技團和滄州經濟適用房住房發(fā)展中心批準入住該房屋(有《雜技團住宅項目購房人員入住流程表》為證)。
本院再審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于2011年12月9日作出(2011)滄民再字第206號民事裁定:一、撤銷本院(2011)滄民終字第50號民事判決和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2009)運民二初字第1707號民事判決。二、發(fā)回運河區(qū)人民法院重審。
運河區(qū)人民法院重審查明:2001年8月20日呼某與河北省滄州雜技團簽訂了河北省滄州雜技團集資建房協議書,協議約定,河北省滄州雜技團建集資宿舍二棟,初步預算每平方米1100元,1、4層每平方米1150元,2、3層每平方米1250元,5層每平方米960元,6層每平方米850元;全額集資分三期交納,第一期交納確認使用面積的80%,第二期在主體樓建起后交納總使用平米的15%,第三期在工程全部竣工后根據實際結算交納。協議簽訂后,呼某于2001年8月22日向河北省滄州雜技團交納集資款138920元。
2003年12月1日呼某父親呼蘭升從河北省滄州雜技團借支房款80000元。
2005年8月29日劉新建簽字的調換房屋憑證,內容為,河北省滄州雜技團1號樓二單元呼某調至三單元二樓。二單元101、三單元101、102由張會昌、龐書亭、馮炳躍,自行解決位置。
2006年8月15日河北省滄州雜技團以特快專遞形式通知呼某,因其未能交納集資款,決定解除協議,通知其辦理退款手續(xù)。呼某并未同意,也未辦理退款手續(xù)。
2007年11月4日劉新建出具1號樓3單元202室價格運算明細單,計算出房屋總價值245323元,扣除已經交納的58920元,欠186403元,并要求呼某交納剩余房款。
2007年11月6日原告呼某的母親李桂森交納購房款100000元,亦由劉建新出具收條。
因雙方對房屋價格產生爭議,2008年12月10日河北省滄州雜技團將爭議房屋與第三人趙淑景簽訂集資房認購協議。2010年1月20日趙淑景通過經適房資格審查,由河北省滄州雜技團確定應交款數額后(其中房屋建筑面積137.53平方米,單價2024元乘以1.01,房款281144.30元;9#地下室面積20.58平方米,單價960元,地下室款19687.68元;物業(yè)基金5622.886元,本次應交款5622.886元??傆嫅豢?06454.87元。),于2010年2月1日趙淑景經滄州經濟適用住房發(fā)展中心審查批準入住。
另外,運河區(qū)法院于2009年9月28日作出(2009)運民初字第1707-1號民事裁定,裁定查封爭議房屋。查封期間,不得買賣、轉讓、出租、贈與等。并于2009年10月10日送達河北省滄州雜技團。2010年3月30日在爭議房屋防盜門上及單元門口張貼裁定。
2010年1月4日滄州市物價局下發(fā)《關于河北省滄州雜技團經濟適用房價格的批復》。批復內容:住宅每建筑平方米基準價格2024元、地下室每平方米960元。樓層差價系數報物價局備案,銷售中,基準價格允許下浮,不允許上浮。
運河區(qū)人民法院重審認為:呼某、趙淑景分別與河北省滄州雜技團訂立的集資建房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均合法有效。因趙淑景是在查封期間辦理的審查批準入住手續(xù),不構成合法占有,應予清退。呼某與雜技團在房屋價格出現爭議的情況,雜技團應通過協商或依法解除合同,其單方解除合同的行為不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的當事人可以解除的情形,故該合同仍應繼續(xù)履行。河北省滄州雜技團一房二賣,屬于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按照一房二賣確定的保護順位,呼某簽訂的合同在先,應首先履行,即由呼某向雜技團交納房款,雜技團交付趙淑景清退的房屋。趙淑景簽訂的合同不能履行,可另行主張權利。關于樓房價格確定,應按滄州物價局核定的基準價乘以樓層系數計算。如呼某不能按指定期間交納剩余房款,應視為呼某自動解除房屋買賣合同。經運河區(qū)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遂判決:一、原審原告呼某給付原審被告河北省滄州雜技團剩余房款147534.87元(應交306454.87元-已交158920元),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交付。如原審原告不按指定期間交納房款,視為其自動解除與雜技團的集資建房協議。二、第三人趙淑景于原審原告呼某交齊房款后三十天內將河北省滄州雜技團宿舍1號樓3單元202室(含地下室)清退給原審原告呼某。原審案件訴訟費3078元,保全費1190元,由原審被告河北省滄州雜技團承擔。
審判長 :杜金生
審判員 :郭聚同
審判員 :劉俊通
書記員: :王文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