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周桂蘭,女,住灤平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蘭青,河北金山嶺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史天祥(系原告周桂蘭丈夫),男,住灤平縣。
被告:朱某某,男,住灤平縣。
原告周桂蘭與被告朱某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0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周桂蘭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蘭青、史天祥,被告朱某某到庭參加訴訟,原告周桂蘭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周桂蘭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返還原告占地補償款共計209066.67元;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系母子關(guān)系,且原、被告在同一家庭戶內(nèi)。2017年灤平縣政府對原、被告戶口所在地的灤平縣巴克什營鎮(zhèn)花樓溝村的部分土地進行收儲。被告在未征得原告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將原告及原告前夫朱振良(已于2002年去世)的承包地、自留地占地補償款全部領取且占為己有,原告多次向被告主張上述補償款,但被告總以各種理由推脫不予給付,其行為嚴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為此,原告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在訴訟過程中,原告增加被告領取原告公公朱某某(已去世)的占地補償款20800.00元的事實。原告變更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返還原告應得的占地補償款共計229866.67元。
朱某某辯稱,不同意給原告占地補償款,承包時每人承包地是1.2畝左右,現(xiàn)在收儲丈量每人1.7畝,后每人又補0.85畝,沒有原告所說的那么多,同意給原告十萬八萬的。
被告朱某某向本院提供了戶口本一份,用以證明以原告周桂蘭為戶主的戶內(nèi)有原、被告及被告的妻子張某、被告的女兒朱某1四人。
經(jīng)原告申請,本院自灤平縣巴克什營鎮(zhèn)花樓溝村調(diào)取了被告朱某某領取占地補償款登記表三份,證明被告朱某某領取占地補償款三筆:一、自留地,包括朱某某(周桂蘭的公公、已去世)、周桂蘭、朱振良(周桂蘭前夫、已去世)三口人,每口人20800.00元,計62400.00元;二、承包地,包括朱某某、朱振良、周桂蘭、朱秀琴(周桂蘭長女、朱某某的姐姐)四口人,每人136000.00元,計544000.00元;三、承包地,朱某某家四口人(未注明戶內(nèi)人員名字)計272000.00元,合計878400.00元。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提交了證據(jù),本院依法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雙方?jīng)]有爭議的關(guān)于原、被告系母子關(guān)系,原、被告及親屬在灤平縣××營鎮(zhèn)××村有部分承包地及自留地,2017年灤平縣政府對灤平縣××營鎮(zhèn)××村部分土地進行收儲,其中包括原、被告及其親屬的承包地及自留地,為此得補償款878400.00元由被告朱某某領走的事實和相關(guān)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雙方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針對雙方爭議的原告周桂蘭對878400.00元補償款應獲得多少,原告認為,原告占地補償款以及原告應繼承前夫朱振良,公公朱某某的部分合計為306666.65元(周桂蘭本人應分224800.00元;周桂蘭繼承分得的為81866.65元),以上補償款被被告領取,占為己有,應予以返還。涉及到三部分:第一筆是自留地0.78畝,被告領取62400.00元,每人20800.00元,朱某某、朱振良每人的20800.00元,按三人分割,包括原告、被告、被告姐姐朱秀琴共41600.00元,原告應分得13866.66元,合計原告應分得34666.66元;第二筆是承包地6.8畝,被告領取544000.00元,每人136000.00元,周桂蘭本人應分136000.00元,朱振良的136000.00元,原告應得三分之一計45333.33元,合計原告應得計181333.33元;第三筆是承包地是四口人,包括原、被告及朱振良及朱秀琴,為272000.00元,每人68000.00元,朱振良的68000.00元由三人繼承,每人22666.66元,加上原告本人的部分合計為90666.66元。被告認為第三筆錢272000.00元是按現(xiàn)有人口補的承包地,包括我母親(即原告)、我和我妻子還有我孩子的。自留地部分我母親要求朱某某、朱振良和周桂蘭三人平分,我不同意,應該還有我姐姐朱秀琴、我媳婦、我孩子的部分。
針對三筆占地補償款的分配,原告主張的第一、第二筆占地補償款的分配符合實際情況和法律規(guī)定,但其算法不符合數(shù)學計算方法,應按四舍五入的方法計算,故第一、第二筆占地補償款原告應分得216000.00元;對于第三筆272000.00元,因登記表中未注明戶內(nèi)人員的具體名字,被告提出系按現(xiàn)有人口進行補償?shù)?,并提供了戶口本證明現(xiàn)戶內(nèi)的四口人包括原、被告及被告的妻子和孩子,原告對此未提出異議,故對被告提出的第三筆補償款272000.00元是針對戶內(nèi)現(xiàn)有四人進行補償?shù)囊庖娪枰圆尚?,故第三筆占地補償款原告應分得68000.00元。原告應分得占地補償款合計284000.00元。
本院認為,依法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權(quán)人有權(quán)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款。原、被告戶口所在的村集體土地被政府收儲,所得的土地補償款被被告領取,原、被告雖在同一戶內(nèi),但未在一起共同生活,原告做為該戶內(nèi)成員及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quán)人,失去土地,有權(quán)獲得補償款,被告領取補償款后未給付原告,于法無據(jù),故其應將原告應得的土地補償款返還給原告。被告辯解自留地部分的占地補償款應有其妻子和孩子及其姐姐朱秀琴的部分,因該補償款登記表中已明確戶內(nèi)人員,對已故人員的占地補償款按繼承方法分配,故對被告的辯解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quán)法》第四十二條、第一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朱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周桂蘭應得的占地補償款284000.00元;
二、駁回原告周桂蘭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560.00元,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2780.00元,由被告朱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關(guān)志新
書記員: 劉吉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