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周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南皮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劍、韓乾乾,河北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保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南皮縣。
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南皮縣。
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崔長民,河北宏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周某某與被告王保國、張某某不當得利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二被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周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判令二被告返還原告支付的購樓款、按揭貸款等款項170829元;2.判令被告返還原告裝修款等費用2萬元;3.訴訟費、評估費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南皮縣宏宇世紀城小區(qū)2-3-401室是原告與王石偉(已死亡)出資購得,當時僅僅是為了貸款方便,才借用的被告的名義,但首付款、房貸等費用均是由原告繳納,房屋交付后,由原告出資進行裝修,2014年6月26日原告又一次性償還剩余房貸75051.41元。因房屋產權登記在被告名下,南皮縣人民法院作出(2015)南民初字第1829號民事判決書,認定該房屋的所有權人為被告。原告認為,如果房屋歸被告所有,被告應當返還原告支付的購樓款、按揭貸款及裝修款等費用。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故具狀起訴,請求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王保國、張某某辯稱:南皮縣宏宇世紀城小區(qū)2-3-401室房屋是被告的,所有款項都是被告自己支付,原告沒有出資。該房屋購房款為190797元,原告稱其出資了170829元與事實不符。該房屋裝修是被告出資的,原告稱其出資裝修費2萬元也不是事實。該房屋經南皮縣人民法院及滄州中院判決歸被告所有,原告主張的購樓款及裝修款不應得到支持。
本案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雙方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異議的證據及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對原告提交的署名為王保國的中國工商銀行個人業(yè)務憑證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該憑證僅能證明償還房屋貸款的情況,不足以證明原告系房屋貸款的出資人。
本院依據所采信的證據,結合庭審調查,確認如下事實:二被告系夫妻關系,原告與二被告之子王石偉(已死亡)原系夫妻關系。原、被告訴爭房屋位于南皮縣宏宇世紀城小區(qū)2-3-401室,該房屋登記在被告王保國名下,本院及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被告王保國為該房屋的所有權人。王石偉于2014年4月29日因交通事故死亡,共獲賠償款80萬元,其中70萬元匯至了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賬戶,此前該賬戶內并無存款。2014年6月5日至6日原告將70萬元賠償款轉出,2014年6月26日,原告該賬戶內存入8萬元,同日,原告將其賬戶中的存款76500元轉至被告王保國中國工商銀行賬戶內,并于當日一次性償提前還房屋貸款75051.41元。后原、被告及原告之子通過訴訟對賠償款進行了分割、繼承。被告王保國未提交其中國工商銀行銀行卡的相應轉賬信息。
本院認為,法律規(guī)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原告提交的銀行卡轉賬記錄、個人貸款提前還款憑證與本院調取的被告王保國的銀行卡轉賬記錄可以相互銜接,證明2016年6月26日一次性償還的剩余房屋貸款75051.41元系由原告出資。原、被告因房屋的權屬產生糾紛,本院及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認定該房屋所有權歸被告王保國,但原告對于該房屋的出資系原告的個人財產,應由被告予以返還。被告主張該筆貸款系其委托原告償還,但未提交相關證據,本院不予認定。綜上,二被告應共同償還原告支付的房屋貸款75051.41元。
關于原告主張的其它購房款、按揭貸款、裝修費等均產生于王石偉死亡之前,與本案不屬于同一法律關系,且涉及到第三人,本案不予處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王保國、張某某于判決生效后三日內返還原告周某某支付的房屋貸款75051.41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717元,由原告周某某負擔2000元,被告王保國、張某某負擔171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及上訴費,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楊書才 審判員 耿 艷 審判員 王 晨
書記員:王國治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