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周某某,男,生于1969年11月9日,漢族,松滋市人,戶籍住址松滋市。委托訴訟代理人:段永播,湖北馳華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代理。被告:松滋市沙道觀鎮(zhèn)豆花湖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松滋豆花湖村委會),住所地松滋市沙道觀鎮(zhèn)豆花湖村。法定代表人:劉德華,系該村主任。委托訴訟代理人:肖憲宏,松滋市沙道觀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代理。被告:陳某某,男,生于1969年2月1日,漢族,松滋市人,委托訴訟代理人:何雄,湖北松之杰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第三人:楊太金,男,生于1955年11月15日,漢族,松滋市人,住松滋市。
原告周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返還原告房屋財產損失及賠償各項間接損失共計1046000元〔其中:①、賠償平房屋170㎡×2400元=408000元,稻場30㎡×1200元=36000元,小計44.4萬元;②、賠償原告維權期間的誤工等各項損失6萬元(2018年1月-2018年12月),直到維權結束時止;③、賠償原告房租費損失70000元(2011年-2017年=7年);④、賠償原告桃子樹經濟收入損失372000元(155棵桃樹×120元/棵×20年=372000元,時間:1997年-2017年);⑤、賠償原告的精神損失費10萬元。〕;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評估費等各項費用。事實和理由:1993年原告因涉嫌盜竊耕牛負案外逃,原告在外逃之前因欠生產隊的提留款2600元,1997年6月6日,沙道觀鎮(zhèn)原西崗尾老書記楊太金同志,召集有關人員將原告周某某座落在沙道觀鎮(zhèn)西崗××(××豆花××村××組××)宅基地總面積200㎡、建筑面積170㎡的平房以7800元的價格,賣給本村村民陳某某,被告陳某某將購房款交給了第三人楊太金。1997年12月30日,收款人朱弟華出具:松滋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專用收據憑證壹張,交款人單位:四組,交款人姓名:周某某,收款項目說明:交來提留,收款金額:2600元。以上房屋買賣、上交提留款項的行為,原告周某某均不知情。2010年11月原告在河南省投案自首后,河南警方通知松滋市公安局沙道觀派出所,將原告接回松滋,隨后結案。2010年12月原告才知道自己的房屋由村書記楊太金做主,賣給了被告陳某某,賣房款由村委會沖抵了自己欠生產隊的提留款。原告得知該情況后,曾找過楊太金書記,要求村委會解決問題,楊太金書記以種種借口推托不予解決。當年原告在西崗尾無立足之地,為了生計只有外出打工,2017年12月原告回家,要求豆花湖村委會干部落實自己的房屋問題,經沙道觀鎮(zhèn)維穩(wěn)辦分別于2018年1月30日、2月2日主持三方調解,均未達成協(xié)議,現特訴至法院,望判如所請。被告松滋豆花湖村委會辯稱,一、答辯人認為本案返還原物的案由有誤,且訴訟請求與案由不符,本案已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應不予受理。本案原物已不存在,且原告在訴訟請求中是要求返還房屋財產損失及賠償損失,據此本案案由不應是返還原物,而應是賠償損失,不能適用民法總則第196條關于“不適用訴訟時效”的情形,而本案發(fā)生距今已21年,早已超過民法總則關于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二、不應將豆花湖村委會列為被告,并賠償損失,理由如下:1、豆花湖村委會不是原物的占有人,不符合返還原物的主體資格;2、豆花湖村委會沒有侵犯原告房屋所有權,既沒有出售原告房屋,也沒有購買或者占用原告房屋;3、原告訴稱“1997年6月6日,沙道觀鎮(zhèn)原西崗尾老書記楊太金同志,召集有關人員將原告周某某座落在沙道觀鎮(zhèn)西崗××(××豆花××村××組××)的平房以7800元的價格,賣給本村村民陳某某,被告陳某某將購房款交給了第三人楊太金”與事實不符,種種證據表明賣房人顯然是周昌發(fā),收款人也是周昌發(fā),并非第三人楊太金,原西崗尾委會在22年前的房屋買賣過程中不存在任何違法行為,因此豆花湖村委會不應在本案中承擔任何賠償責任;三、原告訴請房屋財產損失及賠償各項間接損失共計1046000元,無事實和法律依據。綜上,請法院駁回原告對豆花湖村委會的訴訟請求。被告陳某某辯稱,一、答辯人在本案中沒有任何過錯,不應承擔責任:1、村負責人楊太金在村議事會議上明確表示周某某委托其哥周昌發(fā)賣屋來解決歷欠提留問題,要求村干部聯(lián)系購房人,時任村婦女主任楊文菊詢問陳某某有無購房意愿,陳明確回答由村出面才考慮買,后楊太金牽頭組織,村委會、村負責人楊太金、陳某某、周昌發(fā)、陳某某所在三組組長袁平、周某某所在四組組長朱弟華等參與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參與各方簽字,并且村委會蓋章對該房屋買賣的合法性進行保證確認;2、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系楊太金親筆起草書寫,協(xié)議書甲方周某某一欄明確載明代理人周昌發(fā),且周昌發(fā)系周某某兄弟;3、當時房屋已年久失修,房屋買賣的價格是按照市場價格購買;4、陳某某已按協(xié)議價格將購房款交給婦聯(lián)主任楊文菊,楊文菊交給村負責人楊太金,楊太金拿回了周昌發(fā)、周昌華的收條交給楊文菊,楊文菊交給陳某某,房屋交易已完成;5、購買該房屋后因其年久失修,面臨倒塌,陳某某多次進行維修,2005年進行了重建新房屋。整個過程中陳某某均是善意的,有充分理由相信周昌發(fā)有權代理周某某買賣房屋,無任何過錯,不應承擔任何責任;二、原告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原告請求為賠償損失應適用兩年普通訴訟時效,并且本案買賣合同發(fā)生于1997年11月6日,原告起訴時也已超過20年最長民事訴訟時效;三、原告損失計算無事實及法律依據。綜上,請法院駁回原告對陳某某的起訴。第三人楊太金辯稱,1、原告在訴狀中說,是我召集的有關人員將原告房屋出售給陳某某,陳某某將購房款交給我,純屬虛言,與事實不符。房屋的買賣,屋基地的調換,房屋的價格、款如何付,誰收錢都是由周某某的大哥周昌發(fā)與陳某某協(xié)商而定,房屋買賣的協(xié)議書是周昌發(fā)所寫,賣房屋的收款收據寫的一清二楚,賣房人是周昌發(fā),收款人也是周昌發(fā)。1997年6月6日由周昌發(fā)出面,將三組組長袁平、四組組長朱弟華和我請到陳某某家,他們已將協(xié)議寫好了的,我和兩個組長在協(xié)議書上作為在場人簽了字,還有陳某某的兩個親戚也在場,并在協(xié)議書上也簽了;2、原告說2010年12月,原告得知房屋被賣,曾經找過我,要求村委會解決問題,并稱我以種種借口,推諉不予解決,不屬實。周某某是找過我,但找我的目的是解決春節(jié)前生活困難問題,要求村委會給予生活上的臨時救濟,我也給他解決了米和油,當時并沒有談房屋買賣一事;3、關于1997年12月30日,四組組長朱弟華開具的收款收據,我不知情,是誰給朱弟華交的錢我不清楚。此事與賣房款沒有必然聯(lián)系。2011年10月中旬村委會換屆,我就沒有擔任任何職務,再也沒有因賣房的事找過我。其他意見與豆花湖村委會答辯意見一致。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對證據進行了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以及無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經審查認定并綜合全案查明事實如下:原告周某某系本市沙道觀鎮(zhèn)原西崗尾四組(現豆花湖村三組)村民,曾因犯罪被處以刑罰,刑滿釋放后其又因涉嫌數起盜竊耕牛案等自1993年初開始負案外逃,其前妻胡守桂遂于1995年12月向本院訴訟離婚,經公告送達后本院于1996年4月作出(1995)松民初字第504號民事判決書,該判決主要內容為:“1、準予胡守桂與周某某離婚;2、婚生子隨胡守桂生活;3、胡守桂婚前財產歸胡守桂所有,責任田中桃樹44根由胡守桂所有?!保撆袥Q經公告送達后于1996年7月產生法律效力。此后因被告周某某負案外逃其房屋處于缺人管理狀態(tài),1997年下半年第三人楊太金(原西崗尾時任負責人)在完成該村清收提留工作時從周昌發(fā)(系原告周某某長兄,身份證號碼)處聽聞原告周某某有委托周昌發(fā)賣房意向,遂在村干部會議上予以通告,該村婦聯(lián)主任楊文菊得知后即將信息轉告成家后有住房需求的被告陳某某(原西崗尾三組村民),被告陳某某表示村方出面才同意購房,1997年11月6日,在原西崗尾村組干部參與幫助下,以原告周某某的代理人周昌發(fā)為甲方,以被告陳某某為乙方,雙方簽訂《關于周某某與陳某某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一份,其主要內容為:“雙方經過協(xié)議,現有前面正房3間,后有附屬屋3間,前南面抵渠道32.2米,北面抵大田30.09米(均為31.55米),南北長47.8米,實有面積47.8米×31.55米﹦1508㎡÷770㎡,房屋居住面積1.96畝(調換田按770平方米計算),以上面積為四組面積。陳某某現有面積2.96畝,因差面積一畝有四組陳希全同志過駁一畝,由周昌發(fā)同志負責調解。面積換面積,產值不變,公糧上交戶主按面積上交各戶所在組。以上協(xié)議,甲乙雙方達成協(xié)議如下:1、甲乙雙方商議房屋價格為6600元,付款方法:交清3000元后開始維修,二次付款3600元,款付清后進??;2、房產園田有雙方生產組協(xié)助調解,買方一次付清款項后可進住,賣方在收取款項后不在有任何牽連其它方面的事情(其中現有種植的蠶豆,代理人周昌發(fā)和買方協(xié)議考慮付種籽、肥料,一畝按770平方米計算,付碳銨、磷肥各一袋,種籽40斤);3、付款交與代理人周昌發(fā);4、通過以上文字記載,一切后果即房產有翻悔者,均由代理人和陳某某負責(誰悔約誰負責)(并有當地、地方機構監(jiān)查辦理)?!?,該協(xié)議由甲方周昌發(fā)、乙方陳某某、原西崗尾三組組長袁平、四組組長朱弟華、原西崗尾負責人楊太金、其他參與人(被告陳某某親屬)鄧繼成、楊松橋簽字確認,并且加蓋有原西崗尾村委會公章。上述《協(xié)議書》簽訂后周昌發(fā)收取被告陳某某購房款,并于1997年12月25日向被告陳某某出具“周某某賣屋人民幣6600元”收款收據一張且向被告陳某某移交房屋,周昌發(fā)還于1997年12月30日代原告周某某向原西崗尾上交拖欠的提留款2600元。被告陳某某自此購得上述原告周某某平房〔1988年建房,宅基地登記面積201.58㎡,建筑占地登記面積170㎡(含正房與附屬屋之間24㎡巷道)〕后多次對房屋進行維修,并于2005年將該房屋拆除后重建為三間二層樓房。2008年12月27日原告周某某在河南省靈寶市公安局投案自首,河南警方將案件移送松滋市公安局,2008年12月31日松滋市公安局以原告周某某涉嫌盜竊罪決定對其刑事拘留,后于2009年1月19日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取保候審期間自2009年6月23日起由周昌發(fā)擔任原告周某某取保候審保證人。上述所涉刑案結案后原告周某某常年外出謀生,其間原告周某某的長兄周昌發(fā)于2014年去世,自2014年6月起原告周某某外出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qū)七道灣片區(qū)管委會文匯社區(qū)打工至2017年10月。2017年12月原告周某某返回松滋向當地政府等部門投訴,要求被告松滋豆花湖村委會解決其住房問題等,經松滋市沙道觀鎮(zhèn)維穩(wěn)辦分別于2018年1月30日、2月2日組織原、被告等各方協(xié)商調解,均未達成協(xié)議。原告周某某遂于2018年4月第一次向本院提起返還原物糾紛之訴〔(2018)鄂1087民初872號〕,要求判令被告松滋豆花湖村委會、楊太金、陳某某返還其房屋等,2018年5月原告周某某申請撤回該次訴訟,本院于2018年5月21日裁定準予其撤回起訴。2018年6月5日原告周某某再次向被告松滋豆花湖村委會、陳某某及第三人楊太金提起本案訴訟,要求判如所請,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周某某于2018年7月16日變更其訴訟請求為:“1、判令被告返還原告房屋損失及賠償各項間接損失共計685248.23元(含返還170㎡平房損失225036.43元、1.5畝桃樹損失9萬元、維權期間誤工工資55903元、房租費損失7萬元、維權期間交通費損失4308.8元、評估費、預算費損失4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20萬元、30㎡屋場使用權損失36000元);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原告周某某與被告松滋豆花湖村委會、陳某某、第三人楊太金返還原物、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8年7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周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段永播、被告松滋豆花湖村委會的法定代表人劉德華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肖憲宏、被告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何雄、第三人楊太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為返還原物及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因爭議房屋早在2005年就已由被告陳某某拆舊建新而不復存在,返還原物在客觀上已經不可能,故原告周某某訴請各被告返還其房屋屬不當請求。另原告周某某訴請被告方賠償其因房屋滅失所造成的各項經濟損失,該主張能否成立取決于1997年11月原告周某某的代理人周昌發(fā)與被告陳某某簽訂《關于周某某與陳某某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的合同效力問題,原告周某某雖未提出確認上述協(xié)議為無效合同的訴訟請求,但圍繞該協(xié)議的效力確認問題已成為雙方當事人核心爭議,故本院對此綜合評判如下:1、被告周某某涉嫌盜竊罪負案外逃期間其房屋缺乏管理,其兄長周昌發(fā)于1997年下半年以原告周某某的代理人身份對外出售房屋,同年11月經當地村干部介紹并經村委會見證認可該房屋買賣的情況下,被告陳某某與周昌發(fā)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后購得該房屋,被告陳某某有理由相信周昌發(fā)賣房具有代理權;2、被告陳某某與原告周某某作為同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購買原告周某某房屋時征得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并支付相應對價,符合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性質房屋流轉法律規(guī)定,交易中被告陳某某并無過錯,屬于善意相對人;3、從本案查明的房屋交易事實分析,交易雙方主體為原告周某某的代理人周昌發(fā)與被告陳某某,被告松滋豆花湖村委會在交易中僅起到見證和幫助作用,并非被告松滋豆花湖村委會作主將原告周某某的房屋出賣,原告周某某亦無證據證明系被告松滋豆花湖村委會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其代理人周昌發(fā)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合同,故原告周某某主張系被告松滋豆花湖村委會召集人員將其房屋出賣缺乏證據佐證,該主張本院依法不予采信;4、法律規(guī)定:“人民法院確認合同效力時,對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適用當時的法律合同無效而適用合同法合同有效的,則適用合同法”;同時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上述《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雖成立于合同法實施以前,但交易中被告陳某某有理由相信周昌發(fā)賣房具有代理權,且被告陳某某交易中并無過錯,屬于善意相對人,故周昌發(fā)代理原告周某某賣房構成表見代理,其代理行為為有效法律行為;5、上述房屋交易發(fā)生后至訴前長達20余年間原告周某某并無證據顯示其對房屋交易提出異議,而且至遲不遲于2009年6月原告周某某被本市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并由周昌發(fā)擔任其保證人時,其本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周昌發(fā)代為售房的事實,周昌發(fā)在世時原告周某某對周昌發(fā)代為售房既未作否認表示,更未提出確認合同無效或者撤銷權訴訟,從另一側面印證了上述周昌發(fā)的代理行為系有效法律行為。綜上所述,上述《關于周某某與陳某某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應認定為有效合同,原告周某某訴請被告方返還原物及賠償其因房屋滅失所造成的各項經濟損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其訴訟主張本院依法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條、第三十四條、第一百五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九條、第一百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第三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周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4214元,由原告周某某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張 濤
審判員 陳 榮
審判員 王崢嶸
書記員:裴晶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