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華
雷蕾(湖北盈悅律師事務所)
程仕征(崇陽縣法律援助中心)
咸寧市嘉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古千軍
馮興發(fā)(嘉魚縣法律援助中心)
范金師
張四明(湖北君澤律師事務所)
鄧某某
原告周新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雷蕾,湖北盈悅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程仕征,崇陽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被告咸寧市嘉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海洲,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古千軍,系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馮興發(fā),嘉魚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被告范金師,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張四明,湖北君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鄧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原告周新華與被告咸寧市嘉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范金師、鄧某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李茂和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周新華及其委托代理人雷蕾、程仕征,被告嘉某公司委托代理人古千軍、馮興發(fā),被告范金師及其委托代理人張四明,被告鄧某某均到庭參加了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周新華訴稱,幾年來,原告一直受雇于被告范金師,從事建筑施工工作。
2014年5月中旬,原告到被告嘉某公司的“嘉御園”工地做工,口頭約定工資為每天150元,按月結算。
該工地的工程由被告鄧某某承建,后鄧某某將玻璃安裝工程分包給被告范金師。
5月28日,原告在安裝玻璃時,不慎從六米高的頂棚上墜下,將頭部、軀干、雙上肢等摔傷,并被送往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治療13天,后轉至崇陽縣人民醫(yī)院治療,共花去醫(yī)療費9萬余元。
原告所受損傷經(jīng)法醫(yī)鑒定為:脾切除評定為八級傷殘、右眼損傷評定為九級傷殘,后續(xù)醫(yī)療費需18500元,休息時間240天,護理時間為90天,營養(yǎng)時間為90天。
根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被告范金師作為原告的雇主,應該對原告在雇傭活動中所受人身損害承擔賠償責任;被告嘉某公司及鄧某某作為發(fā)包人和分包人,應該與被告范金師承擔連帶責任。
為此,原告提起訴訟,要求三被告共同賠償原告醫(yī)療費94643.05元、殘疾賠償金151179.6元、誤工費25489.97元、護理費6412.93元、伙食補助費1400元、營養(yǎng)費1800元、鑒定費1825.8元、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3454元、后期醫(yī)療費18500元、交通費16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合計316305.35元。
被告嘉某公司辯稱,嘉某公司在開發(fā)“嘉御園”房地產(chǎn)項目的尾期,將配套設施的地下車庫進出口鋼結構雨棚中的玻璃制作與安裝工程發(fā)包給鄧某某完成,鄧某某將玻璃安裝部分又包給被告范金師,原告周新華在為范金師做工中受傷屬實。
因原告等人在施工中采取安全措施不力,且未盡安全注意義務,有一定的過錯。
再者,原告請求的殘疾賠償金標準過高,應予調(diào)整。
總之,原告不是嘉某公司的勞務人員,嘉某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范金師辯稱,原告訴稱其與范金師存在雇傭關系是不成立的,事實上是由本人牽頭,接到工程后與原告等人一起參加施工,所得勞務費扣除伙食費和交通費后,按做工多少分配,故范金師與原告等人是合伙合作關系。
原告受傷后,本人已支付醫(yī)療費3.8萬余元,對原告的合理損失同意承擔20%,請人民法院公正裁判。
被告鄧某某辯稱,本人承包嘉某公司鋼結構雨棚的玻璃制作與安裝工程,將玻璃運到現(xiàn)場后,將安裝事項包給范金師施工,所需安裝人員、密封膠及安全工作均由范金師負責,完工驗收后,按約定的每平方米31元標準結算。
5月28日,范金師安排原告等人施工,原告從鋼架上摔下受傷,是其未注意安全,且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差、安全措施不到位(跳板鋪少了),原告的損害后果,應由原告本人及范金師承擔相應責任。
本人為原告支付醫(yī)療費2.1萬元,已盡相應責任。
原告系農(nóng)村戶口,不應按城鎮(zhèn)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
本院認為,原告周新華系被告范金師組織的施工隊成員之一,被告范金師安排原告在其承接的零星工程工地上做工多年,并由其給付報酬,雙方形成勞務關系,又稱雇傭關系,原告系提供勞務者,范金師屬接受勞務方即雇主。
范金師稱其與原告等人屬合伙合作關系,因無證據(jù)證明,不予采信。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
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原告在勞務中,因采用搭跳板的安全措施不力(使用跳板過少),且明知有一平方米的空缺,而未能盡安全注意義務,粗心大意,過于自信,存在明顯過失,應承擔相應責任(30%)。
被告范金師系施工負責人,卻疏于管理,對安全措施未能把好關,作為雇主對原告的損失應承擔主要民事賠償責任(50%)。
被告嘉某公司及鄧某某系零星工程的發(fā)包人、分包人,原告系范金師的雇員,故嘉某公司及鄧某某與原告之間不存在勞務關系,且對原告損害后果的發(fā)生均沒有過錯,不應承擔責任,但嘉某公司及鄧某某均表示愿意承擔原告損失的10%,因其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予以采納。
對于原告要求三被告承擔連帶責任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為:“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chǎn)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fā)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fā)包或者分包業(yè)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chǎn)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案中,被告嘉某公司及鄧某某系發(fā)包人和分包人,雖然知道雇主范金師沒有相應資質,但該勞務的內(nèi)容是安裝玻璃,屬一般性勞務,無技術含量,只要安全措施得力,即可避免事故的發(fā)生,安裝玻璃施工是否應具備一定的資質,相關法律法規(guī)沒有明確規(guī)定。
因此,對原告要求發(fā)包人、分包人與范金師承擔連帶責任的主張不予采納。
關于原告主張殘疾賠償金按城鎮(zhèn)標準計算的問題。
因原告系農(nóng)業(yè)戶籍,在城鎮(zhèn)無住房,不完全具備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一他字第25號復函所規(guī)定的條件,故對其主張不予支持,應當按農(nóng)村居民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
原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過高,因本案屬特殊侵權案件,有別于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類案件,且原告有明顯的過失,根據(jù)本案實際情況,本院酌定為4000元。
原告主張的其它賠償項目和數(shù)額,符合有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損失包括:醫(yī)療費96102.60元、誤工費25489.97元、護理費6412.93元、住院補助費1400元、營養(yǎng)費1350元、交通費1600元、鑒定費1825.80元、殘疾賠償金61976.20元((8867元/年×20年×賠償指數(shù)33%)+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3454元)、后期醫(yī)療費18500元、精神撫慰金4000元,合計218657.50元。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第十六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六條 ?、第三十五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周新華的醫(yī)療費等損失214657.50元和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由被告范金師承擔50%,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共賠償原告111328.75元;由被告嘉某公司及鄧某某各承擔原告損失的10%,即各補償原告21465.75元;其余30%部分由原告自行承擔。
上述賠償義務限被告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履行完畢(范金師已付原告38143.05元、鄧某某已付原告2.1萬元,在執(zhí)行時應予折抵)。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940元,由原告負擔590元,被告范金師負擔3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遞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判決的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
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咸寧市溫泉支行;賬號:17-680501040008389-222。
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原告周新華系被告范金師組織的施工隊成員之一,被告范金師安排原告在其承接的零星工程工地上做工多年,并由其給付報酬,雙方形成勞務關系,又稱雇傭關系,原告系提供勞務者,范金師屬接受勞務方即雇主。
范金師稱其與原告等人屬合伙合作關系,因無證據(jù)證明,不予采信。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
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原告在勞務中,因采用搭跳板的安全措施不力(使用跳板過少),且明知有一平方米的空缺,而未能盡安全注意義務,粗心大意,過于自信,存在明顯過失,應承擔相應責任(30%)。
被告范金師系施工負責人,卻疏于管理,對安全措施未能把好關,作為雇主對原告的損失應承擔主要民事賠償責任(50%)。
被告嘉某公司及鄧某某系零星工程的發(fā)包人、分包人,原告系范金師的雇員,故嘉某公司及鄧某某與原告之間不存在勞務關系,且對原告損害后果的發(fā)生均沒有過錯,不應承擔責任,但嘉某公司及鄧某某均表示愿意承擔原告損失的10%,因其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予以采納。
對于原告要求三被告承擔連帶責任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為:“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chǎn)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fā)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fā)包或者分包業(yè)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chǎn)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案中,被告嘉某公司及鄧某某系發(fā)包人和分包人,雖然知道雇主范金師沒有相應資質,但該勞務的內(nèi)容是安裝玻璃,屬一般性勞務,無技術含量,只要安全措施得力,即可避免事故的發(fā)生,安裝玻璃施工是否應具備一定的資質,相關法律法規(guī)沒有明確規(guī)定。
因此,對原告要求發(fā)包人、分包人與范金師承擔連帶責任的主張不予采納。
關于原告主張殘疾賠償金按城鎮(zhèn)標準計算的問題。
因原告系農(nóng)業(yè)戶籍,在城鎮(zhèn)無住房,不完全具備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一他字第25號復函所規(guī)定的條件,故對其主張不予支持,應當按農(nóng)村居民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
原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過高,因本案屬特殊侵權案件,有別于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類案件,且原告有明顯的過失,根據(jù)本案實際情況,本院酌定為4000元。
原告主張的其它賠償項目和數(shù)額,符合有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損失包括:醫(yī)療費96102.60元、誤工費25489.97元、護理費6412.93元、住院補助費1400元、營養(yǎng)費1350元、交通費1600元、鑒定費1825.80元、殘疾賠償金61976.20元((8867元/年×20年×賠償指數(shù)33%)+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3454元)、后期醫(yī)療費18500元、精神撫慰金4000元,合計218657.50元。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第十六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六條 ?、第三十五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周新華的醫(yī)療費等損失214657.50元和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由被告范金師承擔50%,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共賠償原告111328.75元;由被告嘉某公司及鄧某某各承擔原告損失的10%,即各補償原告21465.75元;其余30%部分由原告自行承擔。
上述賠償義務限被告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履行完畢(范金師已付原告38143.05元、鄧某某已付原告2.1萬元,在執(zhí)行時應予折抵)。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940元,由原告負擔590元,被告范金師負擔350元。
審判長:李茂和
書記員:李歡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