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周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閘北區(qū)。
被告: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住所地北京市。
負責人:朱天水,主任。
第三人:朱天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qū)。
原告周某某訴被告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被告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因不服同一仲裁裁決,亦在法定期限內(nèi)提起訴訟,本院依法合并審理。審理中,本院依法追加朱天水為本案第三人。被告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于2018年8月6日向本院提出管轄權異議,本院裁定駁回。被告對該裁定不服,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后又被駁回。因案情復雜,本案轉(zhuǎn)為普通程序?qū)徖怼T嬷苣衬?、被告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及第三人朱天水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周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1、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期間拖欠工資人民幣126,000元(幣種下同);2、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期間補貼金10,800元;3、工資總額的補償金68,400元;4、2008年8月16日墊付外省差旅費1,240元;5、2008年9月6日墊付辦公用品費288元;6、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到青浦區(qū)司法局開會市內(nèi)交通費1,360元;7、為單位墊付款35,210元(2008年4月1日20,000元、2008年9月9日3,000元、2008年11月24日4,500元、2008年12月17日1,500元、2009年2月20日527.70元、2009年3月30日4,190元、2009年8月31日1,500元);8、2012年10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期間追討工資損失費2,000元。上述錢款要求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事實和理由:2008年2月,被告上門邀請原告幫其管理上海分所行政工作,應付司法局事務。同年3月14日,原告與被告上海分所訂立為期三年的《聘用行政人員勞動協(xié)議》,崗位為辦公室行政主管,月工資3,500元,另每月補貼300元,加獎金,上班地點為上海市徐匯區(qū)東泉路XXX弄XXX號XXX室。用人單位以每筆收入被第三人抽空為由,長期拖欠工資,原告顧全大局,仍上班至2012年10月。后長期追討欠款,被告以內(nèi)部打官司、上海分所清算為由拒付工資,無支付誠意。上海分所是被告的派出機構,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開辦人對分支機構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上海分所財產(chǎn)由被告接管繼承。用人單位應足額支付工資,拖欠構成違約,應支付補償金,應歸還原告為單位墊付的費用。被告上海分所負責人曹建忠已經(jīng)死亡,上海分所2012年9月撤銷并注銷了,但至今還沒有清算完。上海分所的開辦人原來是合伙制企業(yè),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解散了,至今未清算。本案被告是個體戶,被告繼承了上海分所開辦合伙制企業(yè)的財產(chǎn)。原告為維護自身權益,故起訴至法院。
被告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堅持被告的訴訟請求。勞動合同是造假的,真實的合同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二中院),曹建忠沒有來過上海,曹建忠的私章是原告私刻的。2013年至2015年期間被告上海分所是改制,不是解散。第二份合同是真實的,被告認為雙方系勞務合同糾紛,不是勞動合同糾紛。原告的全部訴請均已過訴訟時效,而且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虹口法院)、二中院、上海市徐匯區(qū)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徐匯法院)已經(jīng)做過判決。原告的訴請都是重復的,都是偽造的。被告現(xiàn)在是個人獨資的,不是原告陳述的解散,上海分所確實是2012年撤銷并注銷了,債權債務轉(zhuǎn)讓也是真實有效的。徐匯法院對第三人的問題是駁回的。
第三人朱天水的意見與被告一致。
被告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原告支付被告:1、2009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0日止管理費30,000元及銀行同期貸款利息10,000元;2、未按期繳納管理費的違約金80,000元。事實和理由:原告在2009年8月底明確表示不負責上海分所工作后,要求每年向所里繳納不少于10,000元的管理費,為此原、被告重新簽訂了協(xié)議。被告為維護自身權益,故起訴至法院。
原告周某某辯稱,不同意被告訴訟請求,堅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的訴訟請求是不成立的,而且從來沒有履行過。首先,主體不適格。第二,原告與被告有用工合同。第三,聘用律師的協(xié)議從開始就是不成立的,原告不是律師,不可能辦出律師執(zhí)業(yè)證,此協(xié)議未實際履行。聘用律師協(xié)議上最后一頁名字是原告簽的,但當時簽的不是聘用律師協(xié)議,存在換頁。事實上也不存在每年10,000元管理費的說法,以前也從來沒有交過。
第三人朱天水陳述,與被告意見一致。合同是雙方的,原告認為被告合同造假,要求原告提供自己的那份合同,也可以申請鑒定。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如下事實:根據(jù)《上海市統(tǒng)計登記證》顯示,被告上海分所的有效期為2008年3月4日至2012年3月4日,曹建忠系被告上海分所的負責人。原告于2008年3月11日至2012年9月19日期間在被告上海分所工作。2012年9月19日,上海司法局決定注銷被告已取得的律師事務所分所設立審核登記。
另查明:朱天水以周某某為被告,向虹口法院提起訴訟,虹口法院于2016年9月7日立案,并依法追加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為第三人。朱天水要求周某某支付經(jīng)營期間各項費用145,407元,具體為:1、周某某擅自支付給案外人龔麗紅各項費用19,940元;2、周某某應繳納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的風險保證金62,000元;3、朱天水墊付的上海分所房租30,000元;4、朱天水墊付的上海分所審計費1,000元;5、朱天水墊付的上海分所電話費、寬帶費2,000元;6、朱天水墊付的上海分所人員工資10,467元;7、朱天水墊付的上海分所2008年律師事務所會費20,000元。虹口法院于2018年1月31日判決周某某支付朱天水72,467元。朱天水、周某某均不服該判決,上訴至二中院,二中院于2018年8月22日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周某某以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為被告,向徐匯法院提起訴訟,徐匯法院于2018年4月20日立案。周某某要求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支付:1、2008年3月1日至2009年9月31日期間的拖欠工資63,000元及50%補償金31,500元;2、2008年3月1日至2009年9月31日期間的補貼費5,700元;3、相當于兩個月工資的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7,600元;4、周某某墊付的2008年8月16日外省差旅費1,240元、2008年9月6日辦公用品費用288元、2008年3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期間到青浦區(qū)司法局開會發(fā)生的市內(nèi)交通費136元、用于發(fā)放員工工資的錢款15,120元;5、因追討工資發(fā)生的2009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間的車費2,000元。徐匯法院于2018年8月29日判決駁回周某某的訴訟請求。
再查明:被告于2018年5月18日申請仲裁,要求原告支付:1、2009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0日期間的管理費30,000元及銀行同期貸款利息10,000元;2、未按期交納管理費的違約金80,000元。原告于2018年6月1日提出反請求,要求被告支付:1、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期間的工資126,000元;2、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期間的補貼金10,800元;3、拖欠工資補償金68,400元;4、墊付外省差旅費1,240元;5、墊付辦公用品費288元;6、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期間到青浦區(qū)司法局開會的市內(nèi)交通費1,360元;7、墊付款35,210元;8、追討工資損失費2,000元。上海市青浦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經(jīng)審理后裁決對被告的請求均不予支持,對原告的請求均不予支持。
以上查明的事實,由原、被告及第三人的陳述;上海市統(tǒng)計登記證、民事判決書、民事起訴狀、仲裁申請書、仲裁裁決書等證據(jù)予以佐證,并經(jīng)庭審質(zhì)證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案庭審中,原告陳述:原告在本案中主張的所有訴訟請求都是針對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這個時間段產(chǎn)生的費用。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提供了下列證據(jù):
1、聘用人員協(xié)議,證明2008年3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期間原告與被告上海分所存在勞動合同關系,曹建忠是上海分所的負責人。
被告與第三人均對該協(xié)議真實性不認可,認為是造假的,曹建忠的章也是假的。
2、訴訟費收據(jù),證明原告為向被告追討工資,于2016年向法院起訴,但法院未處理。
被告與第三人均對該收據(jù)真實性不予認可,認為已過訴訟時效,雖當時未處理,但原告訴請與虹口法院、二中院的訴請是一致的。
3、調(diào)查代理費發(fā)票、情況說明、聘書,證明原告2007年在另一家單位打工,2008年單位才將勞務費付給原告,原告委托被告代收,但最后這筆錢被被告占了。
被告與第三人均對上述證據(jù)真實性不予認可,認為這恰說明雙方的實習人員協(xié)議是有效的,2008年正好是原告承包上海分所期間。
4、收據(jù)、費用報銷單,證明上面的錢都是原告為被告墊付的。
被告與第三人均表示不清楚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2008年至2009年期間原告是上海分所實際負責人,錢都是原告拿走的。
5、再次討債函,證明原告于2013年曾向被告要過工資,當時是通過郵寄送達的,相關郵寄的證據(jù)暫時無法提供。
被告與第三人表示從未收到過,原告也從未主張過。
6、債權轉(zhuǎn)讓協(xié)議,原告認為這是被告自行制作的,是將債權自己轉(zhuǎn)讓給自己,上海分所的債權債務由第三人來承擔。該協(xié)議載明時間為2017年3月22日,系被告與第三人簽訂,內(nèi)容為,被告上海分所債權債務由朱天水承擔,因此被告與原告的債權轉(zhuǎn)讓給第三人所有。原告認為其至2017年下半年才知道這份協(xié)議,因此要求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
被告與第三人均對該協(xié)議無異議。
7、告知函、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合同、調(diào)查專用介紹信,證明原告向曹建忠寫了信函,曹建忠系上海分所負責人。
被告與第三人均對上述證據(jù)真實性不予認可,認為介紹信不需要私章,原告的證據(jù)是造假的。
被告與第三人共同陳述:曹建忠從未來過上海,只是掛名的。
被告為證明其主張,提供了下列證據(jù):
1、聘用律師、兼職律師、實習律師、實習人員協(xié)議,被告主張該證據(jù)正本在二中院,“實習人員”這幾個字是原告自己寫的,這份協(xié)議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原告處應該也有一份。該協(xié)議由被告上海分所(聘用方)與原告(受聘方)簽訂,共三頁,其中第三頁無正文,只有原告的簽字,協(xié)議第五條內(nèi)容為:“受聘方的工作內(nèi)容:依照律師法的職責及有關規(guī)定開展相應的工作,應對所里上級出謀劃策,經(jīng)濟上應有貢獻,每年最低不低于壹萬元。實行入所宣誓制度,入所律師應具有效忠、犧牲和無條件服從精神……?!?br/> 原告對該協(xié)議不予認可,認為最后一頁的簽名雖是原告所簽,但簽的不是這份協(xié)議,最后一頁存在換頁,該份協(xié)議從未實施過,且上面指的10,000元是指原告若以該律所律師的名義代理案件,那么每年要為律所創(chuàng)造效益10,000元,而不是每年上繳10,000元的管理費。實際上原告從來沒有以律所律師的名義代理過案子,該協(xié)議未履行,且原告不是律師,不能按照協(xié)議第二條履行。
第三人意見與被告一致。
2、上海分所經(jīng)營狀況說明、上海分所授權管理協(xié)議書,證明原告在管理上海分所期間的經(jīng)營狀況。
原告對上述證據(jù)真實性均不予認可,認為與本案無關。
第三人意見與被告一致。
3、辭退上海分所負責人工作申請、關于分所注冊費的問題,均由原告書寫。
原告對上述證據(jù)真實性均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
第三人意見與被告一致。
4、收據(jù)、證明,證明上海分所只有兩個律師。
原告對上述證據(jù)均不予認可,且認為與本案無關。
第三人意見與被告一致。
5、司法建議函、功過報告、會議記錄,證明原告存在造假,原告欠了被告錢。
原告對上述證據(jù)均不予認可,且認為與本案無關。
第三人意見與被告一致。
本案審理中,被告申請追加原告配偶蔡小鶯作為本案第三人參與訴訟,并申請對原告提供的協(xié)議中的合伙人“曹建忠”印章進行鑒定,本院認為與本案無直接關聯(lián)性,故對被告的申請不予準許。
本院認為,對于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08年8月16日外省差旅費1,240元、2008年9月6日辦公用品費288元的訴訟請求已在徐匯法院提起訴訟并已經(jīng)處理,現(xiàn)又在本案中再次主張,構成重復起訴,故本院對原告的上述訴訟請求不予處理。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12年10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期間追討工資損失2,000元,但未就損失內(nèi)容予以明確,亦未提供存在損失的依據(jù)以及該損失應由被告承擔的法律依據(jù),故本院對該訴訟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期間拖欠工資126,000元、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補貼金10,800元、拖欠工資的50%的補償金68,400元、原告為單位墊付款35,210元的訴訟請求,均是針對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時間段內(nèi)產(chǎn)生的費用,原告應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nèi)申請仲裁。然原告未提供有效證據(jù)證明其曾向被告或第三人主張過,或者存在時效中止、中斷的法定情形,故本院對被告有關原告的訴訟請求已過時效的主張予以采納,本院對原告的上述訴訟請求均不予支持。
對于被告的訴訟請求?!镀赣寐蓭?、兼職律師、實習律師、實習人員協(xié)議》第五條:“受聘方的工作內(nèi)容:依照律師法的職責及有關規(guī)定開展相應的工作,應對所里上級出謀劃策,經(jīng)濟上應有貢獻,每年最低不低于壹萬元。實行入所宣誓制度,入所律師應具有效忠、犧牲和無條件服從精神……。”被告基于該條內(nèi)容向原告主張2009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期間的管理費及相應利息、違約金。對此,本院認為,協(xié)議第五條未明確約定“壹萬元”的性質(zhì)系管理費,且該條款系格式條款,對格式條款的理解存在多種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故對于第五條中的“壹萬元”應理解為系原告每年為律所創(chuàng)造的效益而非管理費,被告主張該錢款性質(zhì)系管理費的意見,本院不予采信。綜上,被告要求原告支付2009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0日管理費30,000元及銀行同期貸款利息10,000元、未按約繳納管理費的違約金80,00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原告周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不包括不處理部分);
二、駁回被告北京市天水澤龍律師事務所的全部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0元,由原、被告各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姚迪驍
書記員:李大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