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周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漢川市人,住漢川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曉雄,漢川市城隍鎮(zhèn)姚花坮村民委員會推薦。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被告:湖北名仁東盛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名仁公司)。住所地,漢川市濱湖大道**號。
法定代表人:吳建安,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思培,湖北諦益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孟新,該公司辦公室主任。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原告周某某訴被告湖北名仁公司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周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曉雄,被告湖北名仁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程思培、孟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周某某向本院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依規(guī)定向社保部門繳納原告的2017年社保金5492.52元,并返還代為收取原告多交的社保金3151.72元;2.要求被告支付原告的工資及年終獎7912.0元;3.要求被告因辭退原告,應支付原告一個月工資3169元;4.要求被告支付原告經濟補償金36880.56元(原告工作期滿11年半,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在審理中,原告以被告已支付22000元為由,撤回第二項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自2004年起,原告在湖北名仁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工作。2010年4月,湖北名仁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在漢川市××隍鎮(zhèn)設立分公司,后于同年7月變更為被告。原告一直在皮輥車間工作。自2007年1月1日起,湖北名仁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為原告繳納社保至2013年12月止。后由被告繳納社保金至2016年。原告每月的基本工資為3600元左右。因被告的原因,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因與被告公司馬廠長發(fā)生爭執(zhí),原告向被告交納2017年社保金7805元,被告返還社保金2341元。被告發(fā)放原告年終獎金480元,還應發(fā)放720元。2018年3月,被告發(fā)放原告的工資后,責令原告離職,應當額外支付原告一個月的工資3169元。原、被告應為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被告解除合同,應當支付原告11.5個月的經濟補償(36880.56元)。
被告湖北名仁公司辯稱,原、被告在訴前簽訂了和解協議,雙方的糾紛已解決。漢川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川勞人仲案字[2018]第61號裁決書,對原告的仲裁申請部分支持,部分駁回,并闡述了法律上的依據和理由。被告對仲裁裁決書予以認可。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原告的證據,本院綜合分析認定如下:
對原告的證據十一顧某出具的證明,被告有異議,認為證明中有空格且證明內容與證明人的簽名字體不一樣。本院認為,證人顧某未出庭,對證明的真實性本院無法確定,對該證明不予采信。對原告的證據十二被告公司及關聯公司部分管理臺賬,被告認為真實性無法確定,對證據12-4的公章有異議,不是被告的公章。本院對其真實性無法確定,與被告的關聯性無法確定,對該證據不予采信。對原告證據十三滅火器上原告的簽名,被告對真實性無異議,認為不能證明原告在公司上班的時間。本院認為,該證據與被告的關聯性無法確定,對該證據不予采信。對原告證據十四原告在漢川市中醫(yī)院治療的病歷,被告認為該證據與本案沒有關聯性。本院認為,本案訴請的勞動合同關系,該病歷與其不具有關聯性,本院對該證據不予采信。對證據十五漢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原告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被告認為,從事實的角度沒有異議,從證明目的有異議,證明目的是相互矛盾的。本院認為,該意見書不宜作證據使用。對證據十六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和解協議書,被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該協議不是受脅迫簽訂的。對證據十七孟新(被告的辦公室主任)與原告的通話錄音。被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對其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沒有脅迫原告簽字。本院認為,結合證據十六、十七,根據通話錄音,雙方并未談及協議的問題,對原告的擬證明脅迫簽訂協議的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對被告的證據,本院綜合分析認定如下:
對被告的證據一和解協議,原告對其真實性及被告已支付22000元無異議。認為原告基于壓迫簽訂。本院認為,該證據與原告的證據十六相同,本院予以采信,理由亦同。對被告的證據二仲裁裁決,原告對其證明目的有異議,因起訴后而無效。本院認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提起訴訟后,仲裁裁決的效力待定。仲裁裁決確定的事實,不能作為裁判之依據。對證據三湖北華新紡織有限公司,湖北長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證明及工資表,原告認為該證據未在規(guī)定舉證期限內舉證,不予認可。對湖北華新紡織有限公司未提供工資表,對其關聯性有異議。對湖北長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的工資表,無原告簽字,原告認為以此證明原告在被告處工作,沒有關聯性。本院認為,經核實湖北長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的經辦人陳世紅,確定證明由其公司出具,原告周某某在該公司從事皮輥工作及其工作時間、工資情況。該份證據雖屬于被告延期舉證,但與本案原告的工作時間這一基本事實有很大關系,本院綜合考慮,應予質證及依法認定。對湖北長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證明及工資表,本院予以采信。對湖北華新紡織有限公司的證明,本院無法核實,真實性無法確定。
本院經審查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7月1日,原告到被告處皮輥車間工作,雙方建立勞動關系。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原告的工資共計為18167元(分別為:7月份3087元;8月份3096元;9月份2996元;10月份2996元;11月份2996元;12月份2996元)。雙方至今未簽訂勞動合同。被告為原告辦理各項社會保險。2017年11月17日,原告向被告交納社會保險金7805元。2018年2月14日,被告返還原告社會保險金2341元。2018年2月,原告離職。后申請仲裁,對漢川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提起訴訟。原告不服裁決,遂提起訴訟。
原、被告就社保補貼、工資等與被告簽訂調解協議,約定被告一次性補償原告22000元。被告已全部按協議履行。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的事實勞動關系成立。原告工資支付至2017年12月份,下欠2018年1月、2月的工資應當支付,因被告未提供支付工資的依據,本院酌情按原告平均工資計算為6055.6元(18167÷6×2)。對被告應當返還給原告的多交的社保金,原告主張按50%返還,根據原告以前承擔社保金的情況,本院予以支持,其差額部分為1561.5元(7805×50%-2341)。原告離職后,被告因欠原告工資,應當根據原告工作年限(8個月),按一個月標準支付經濟補償金為3027.8元(18167÷6)。原告按繳納養(yǎng)老保險的年限確定其工作年限,與其在其他單位工作的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訴稱被告單方解除合同,未提供證據證明,其要求被告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請求不予支持。關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年終獎,未提供證據證明,其要求被告支付年終獎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支付原告的各項款項(22000元)高于原告訴訟請求所要求的工資、返還款、補償金(6055.6+1561.5+3027.8=10644.9元),對原告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周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本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周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艷俠
書記員: 楊典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