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周某,女,1989年9月1日,漢族,住址湖北省應城市。
委托代理人謝林君,湖北瑞通天元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授權。
被告武漢沿江一號迎某某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江漢區(qū)大興路龍王廟商貿廣場B區(qū)3區(qū)3層3-1室。
法定代表人蔡秀青,總經理。
原告周某(以下簡稱原告)與被告武漢沿江一號迎某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被告)勞動爭議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王瑞生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謝林君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故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主張2014年7月7日入職被告處從事銷售工作,入職時填寫入職登記表在被告處保管。雙方口頭約定試用期3個月,試用期工資每月2000元,試用期滿后每月工資3000元,均由被告現金發(fā)放。原告為證明與被告的勞動關系提供原告2014年11月4日代表被告與邁浪鞋業(yè)有限公司簽訂(房屋)用房協議書。原告提供被告排班表,證明原告每月休息4天。雙方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被告未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2015年3月19日被告違法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
2015年4月30日原告向武漢市江漢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委于2015年6月29日作出江勞人仲裁字(2015)第0445號仲裁裁決書,裁決:駁回申請人的仲裁請求。原告不服向本院起訴。
以上事實,有當事人的陳述、用房協議書、排班表、江勞人仲裁字(2015)第0422號、第0444號、第0445號仲裁裁決書等證據,經庭審質證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主體資格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原告的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被告;被告提供的勞動是原告業(yè)務的組成部分;被告從事原告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原告代表被告對外簽訂銷售協議,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確定雙方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故原告的實際工作年限、勞動報酬應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因被告自行放棄到庭答辨、舉證,本院對原告入職時間、勞動報酬的主張予以采信。原告2014年7月7日入職,被告至遲應于2014年8月7日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被告未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向原告支付自2014年8月7日至2015年3月19日期間的二倍工資。具體為被告應向原告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20241.37元(2000元×2個月+3000元×5個月+3000÷21.75×9天)。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14年8月7日至2015年3月19日期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17206.90元的請求,本院依法照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的規(guī)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原告提供的排班表證明原告每月休息4天,但不能證明存在加班的事實。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工作日加班工資2250元、休息日加班工資9931.03元及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差額2206.90元的請求,因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故被告應對解除雙方事實勞動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因被告自行放棄到庭答辨、舉證,本院對原告系由被告違法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主張予以采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第八十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原告在被告處工作超過半年不滿1年,故被告應當按平均工資2個月的標準向原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6000元的請求,本院予以部分支持。具體為被告應向原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5333.33元(2000元×3個月+3000元×6個月÷9個月×2個月)。原告要求被告補繳2014年7月7日至2015年3月19日未繳的社會保險費的請求,不屬于法院受理案件范圍,本院不予處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第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武漢沿江一號迎某某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周某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17206.90元;
二、被告武漢沿江一號迎某某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周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5333.33元;
三、駁回原告周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減半后的案件受理費5元(已免)、郵寄送達費40元,由被告武漢沿江一號迎某某有限公司承擔(此款原告已預付,由被告隨上述款項一并支付給原告)。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瑞生
書記員:劉黎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人民法院 裁判文書簽批表 案號:(2015)鄂江漢民一初字第01067號 案由:勞動爭議 當事人:原告周某 被告武漢沿江一號迎某某有限公司 院長庭長主審人 發(fā)! 王瑞生 2016年7月18日 校對人(即主審人):王瑞生 擬印份數:15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