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黃岡武穴市人,住湖北省武穴市,
委托代理人:賈林,湖北思普潤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貴州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52000021443420XJ,住所地: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qū)毓秀路68號(佳和花園25樓A座)。
法定代表人:周裕林,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陳崗,廣東尚寬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代理人:張恒銘,四川攀法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上訴人吳某某與被上訴人貴州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下稱貴州交通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704民初139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0月17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齊志剛擔任審判長,審判員繆冬琴、張開參加的合議庭,于2017年11月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吳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賈林、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陳崗、張恒銘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吳某某訴至原審法院,請求:1、判令被告貴州交通公司立即支付工程款339800元;2、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原審認定:2015年3月21日,原告吳某某與被告貴州交通公司下設漢鄂高速項目部簽訂聲屏障工程施工《協(xié)議書》,漢鄂高速項目部將K34+100--K5+286段的聲屏障工程承包給原告施工,工程總造價為769800元。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組織人員進場施工,完成了部分工程量后因故停工,后漢鄂高速項目部安排他人施工,至今未與原告結算已施工的工程量和支付工程款。原告訴至本院,要求被告支付工程款人民幣339800元。被告貴州交通公司在庭審中答辯自認原告施工工程量的金額為218958元,已支付148000元,還欠原告工程款70958元。原告認為其施工的工程量大于被告認可的金額,且未收到被告支付的148000元。
原審認為:原告吳某某與被告貴州交通公司簽訂工程施工協(xié)議后,原告按協(xié)議進行了部分施工,完成了部分工程量,被告應與原告進行結算并支付工程款?,F(xiàn)原告在雙方未結算的情況下要求被告支付工程款,被告當庭自認欠原告工程款70958元,對該事實原告無需舉證證明,依法予以確認。對于原告認為被告所欠工程款不止上述金額的意見,無證據(jù)證實,不予認定,原告可在與被告結算后另行要求支付。被告理應及時向原告付清工程款,被告未按約支付貨款,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二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貴州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吳某某工程款人民幣70958元;二、駁回原告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兩年。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受理費減半收取為3198.50元,由原告吳某某承擔2411元,被告貴州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承擔787元。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認定的事實屬實。
另查明: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在原審提交《吳某某漢鄂聲屏障結算單》,該表注明已完成的工程造價為218958元,組成如下:(1)吸聲磚104000元;(2)3米木屑板基礎施工24000元;(3)2米木屑板鉆孔7280元;(4)化學螺絲11648元;(5)膠墊364元;(6)3米木屑板基礎鋼筋71666元。該表同時還注明已付款為148000元,組成如下:(1)扣除種花磚預付款30000元(轉給吳某某卡);(2)混凝土款30000元(轉給吳某某卡);(3)混凝土款50000元(在高幫兵一標工程款扣的);(4)一標木屑板預付款38000元(幫吳某某給一標木屑板預付款)。應付款為70958元。
在二審審理過程中,上訴人吳某某對其一審起訴的“判令被告貴州交通公司立即支付工程款339800元”訴訟請求、二審上訴主張的“判決被上訴人全額支付339800元工程款”的訴訟請求,變更為按218958元結算工程款,該金額與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自認上訴人吳某某完成的工程量金額一致,上訴人吳某某僅只是對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自認已付工程款148000元有異議,認為其并未收到該款項。
本院認為:針對上訴人吳某某的上訴,(一)關于吳某某已完成的工程總價款金額的認定。上訴人吳某某請求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支付其工程款339800元,提供了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書》、《工程施工技術方案》、現(xiàn)場施工照片等證據(jù),僅憑上述證據(jù)不足以認定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下欠其339800元工程款。因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在原審自認上訴人吳某某完成工程的價款為218958元,二審審理過程中,上訴人吳某某對此金額表示認可,并請求按該款項結算工程價款,同時放棄按339800元結算工程款的請求,故上訴人吳某某已完成工程的總價款為218958元。(二)關于貴州交通公司已付工程款金額的認定。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在原審僅提交《吳某某漢鄂聲屏障結算單》,自認上訴人吳某某完成的工程價款為218958元,其已付148000元,應付工程款為70958元,但其在原審并未提交148000元已付款相對應的證據(jù);二審審理過程中,本院向雙方送達了舉證通知書,限定上訴人、被上訴人雙方在2017年11月2日前提交新的證據(jù),同時,為了進一步查清案件事實,于2017年10月30日向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委托代理人陳崗發(fā)送“請在本周五開庭時提交已付工程款148000元相對應的證據(jù)”的短信,再次以短信的方式提示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履行舉證義務,但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在二審舉證期限屆滿前、二審開庭時均未提交對應的已付款證據(jù),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的規(guī)定,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負有舉證證明“吳某某收到148000元款項”義務,不能僅憑其單方的自認認定其已付工程款148000元。同時,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并未在本院限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調取證據(jù)的申請,其當庭提交的調取證據(jù)申請亦沒有注明其是何時支付的款項,且在本院當庭限定的2017年11月10日前亦未再次就已付款的相關證據(jù)予以補充。故不能僅憑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的單方陳述認定其已付工程款148000元。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但實體處理欠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二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704民初1396號民事判決;
二、被上訴人貴州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一次性支付上訴人吳某某工程款人民幣218958元;
三、駁回上訴人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因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為3198.5元,由上訴人吳某某負擔1138.5元,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負擔206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5330元,由上訴人吳某某負擔1895元,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負擔3435元(二審被上訴人貴州交通公司應負擔的訴訟費用,已由上訴人吳某某墊付,執(zhí)行中直接抵扣)。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齊志剛 審判員 繆冬琴 審判員 張 開
書記員:彭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