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姜堰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媛,上海公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嘉新,上海公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楊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志超(系楊某之父親),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玥瑋,上海高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吳某某訴被告楊某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2月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嘉新、被告楊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志超及王玥瑋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楊某賠償原告因被告違約造成的裝潢損失70萬元;2.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違約金2萬元。審理中,原告變更第一項訴請為:判令被告楊某賠償原告因被告違約造成的裝潢損失15萬元。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于2013年4月13日簽訂了《租賃合同》,約定由被告承租系爭房屋,租賃期限自2013年6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止;合同到期,甲方如繼續(xù)出租,乙方有優(yōu)先承租權。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向被告支付租金,并對系爭房屋投資80萬進行裝修以及相關的建設。2018年本案被告以本案原告違約為由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合同,法院以違約理由不足為由,駁回其訴請。在合同到期前,原告向被告表明要繼續(xù)承租系爭房屋,并表示可以接受出租給別人的同等租金水平,隨后,被告在沒有告知原告的情況下,以20萬元左右的價格將系爭房屋出租給案外第三人,被告的行為違反了雙方在《租賃合同》中對優(yōu)先承租權的約定。原告是基于在合同中對系爭房屋享有優(yōu)先承租權的事實,才在前期投入巨額資金對系爭房屋進行各方面的建設。被告侵犯原告優(yōu)先承租權的行為,導致原告投資無法取得相應回報,遭受巨大損失。
被告楊某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原告違約轉租,被告未在六個月內提出異議,只是喪失了合同解除權,不代表原告沒有違約;原告尚欠物業(yè)管理費;原告先違約,被告不可能再把房子租賃給一個已經違約的人。被告已經告知原告,如要續(xù)約,原告需按一年30萬續(xù)約,原告拒絕就價格進行協(xié)商,還發(fā)短息要挾被告。前案判決中,履約保證金已經返還給原告,原告同意并已經取回履約保證金,證明原告沒有繼續(xù)履約的意向,如果原告要繼續(xù)履約,不應該取回履約保證金。
經審理查明,被告楊某為系爭房屋權利人,2013年4月,被告楊某(出租人、甲方)與原告吳某某(承租人、乙方)簽訂《租賃合同》,約定被告將系爭房屋出租給原告,租賃期限5年,自2013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合同期滿,甲方如繼續(xù)出租,乙方有優(yōu)先承租權。前兩年每年年租金為9萬元,后三年每年年租金為10萬元。乙方承租后,租賃期內房屋物業(yè)管理費、水、電、電話、煤氣自行申請開戶費用及使用費由乙方自負(到期后甲方不補償)。乙方租賃期滿,乙方所投入的裝修費用,甲方不承擔任何賠償。承租人沒有征求甲方同意擅自將租賃物“轉租”“抵押”的,出租人有權解除合同,收回租賃物,并追究承租人的違約責任和賠償責任。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為違約金2萬元并賠償對方損失。原告承租系爭房屋后,曾將房屋對外轉租給案外人陳炳玉、劉秋萍、肖美鳳和王艷菊,其中轉租給肖美鳳的租賃合同超過原租賃合同期限,約定租賃期限為2017年1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2018年3月12日,被告短信告知原告:“你好房租2018年5月31日到期了,以后房租要叁拾萬一年,如果你要的和我們了談,不要的到期前安排清場。”當月21日被告回復原告:“我告你一句你惡意的抬高房租給我?guī)砗艽蟮膿p失!你們是要付出代價的!”原、被告雙方未達成續(xù)租協(xié)議。被告楊某將系爭房屋出租給上述案外人陳炳玉、劉秋萍、肖美鳳和王艷菊,起租日為2018年6月1日。
另查明,本院曾于2018年5月8日立案受理楊某訴吳某某房屋租賃糾紛,楊某認為吳某某存在違法轉租和拖欠物業(yè)管理費行為,故提出訴訟請求:1.原告與被告簽訂的《租賃合同》于2018年4月3日解除;2.被告向原告支付違約金人民幣2萬元;3.被告支付物業(yè)費等相關費用至其實際遷出之日止(物業(yè)費自2013年6月起算至2018年5月暫計為人民幣10,026元)。本院于同年6月21日作出判決:一、吳某某應支付楊某2013年6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止的物業(yè)管理費10026元,扣除吳某某已支付的押金5000元,余款5026元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二、駁回楊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再查明,本案審理中,原告主張系爭房屋2015年后的物業(yè)管理費其未支付,此前的物業(yè)管理費已支付,但原告對此未予舉證。
以上事實,有當事人的相關陳述、民事判決書、租賃合同、短信記錄等證據(jù)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租賃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根據(jù)合同約定,租賃合同期滿,被告如繼續(xù)出租,原告有優(yōu)先承租權。我國法律對優(yōu)先承租權并無明確規(guī)定,參照我國法律對相類似的優(yōu)先購買權的規(guī)定,優(yōu)先承租權指出租人在原租賃合同到期后繼續(xù)出租房屋的,應當在出租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原承租人,原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yōu)先承租的權利。優(yōu)先承租權是對承租人的一種特殊保護,是對出租人締約自由權一定程度的限制,故應合理平衡二者權益,以達公平保護之目的。所謂同等條件,主要指同等租金、同等支付方式、同等違約責任承擔方式等,此外,承租人的履約能力、誠信程度亦應在考量范圍之內。根據(jù)生效判決及本案查明事實,原告吳某某存在違反租賃合同拖欠多年物業(yè)管理費的行為,還存在超過其原租賃合同期限對外轉租的行為,此類行為不僅違約,也有違誠實信用原則,造成其與出租人楊某產生紛爭并致訴訟,徒增出租人訟累,增加出租人履約成本。原告吳某某違約在先,與其他承租人相比,在履約能力、誠信程度上難謂具有同等條件,不應享有優(yōu)先承租權,出租人楊某有權不與其締約。故被告楊某抗辯不可能把房子租賃給已經違約的原告,本院予以采納。此外,優(yōu)先承租權并非當然的續(xù)租權,該權利的實現(xiàn)本身存在不確定性,原告在簽訂租賃合同時對此應該明知,其基于合同租期進行的裝修因此也不能作為優(yōu)先承租權受到損害的必然損失。綜上所述,原告以被告侵犯其優(yōu)先承租權致其遭受巨大損失,要求被告賠償裝修損失15萬元,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2萬元,亦無事實依據(jù),本院亦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吳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700元,減半收取計1,850元,由原告吳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郭蓉芳
書記員:賈??珂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