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硚口區(qū)。
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上列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敏(系吳某某、王某某之子),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江岸區(qū)(特別授權(quán))。
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江漢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肖興中、肖洋,湖北晨豐律師事務(wù)所律師(特別授權(quán))。
被告:楊俊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
原告吳某某、王某某與被告張某某、楊俊穎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武漢市江漢區(qū)人民法院于2017年4月18日立案后,被告張某某在答辯期間對管轄權(quán)提出異議,該院于2017年5月9日裁定將案件移送本院審理,本院于2017年8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某某、王某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敏,被告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肖興中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楊俊穎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dāng)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進行審理。因案情復(fù)雜,經(jīng)本院院長批準,本案延長審限三個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吳某某、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兩被告2015年8月28日簽訂的《武漢市存量房買賣合同》無效;2.兩被告返還兩原告位于武漢市硚口區(qū)中山大道146號2單元4層5號房屋;3.被告承擔(dān)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2015年7月29日,因張某某與兩原告的兒子吳敏存在債務(wù)糾紛,張某某強迫兩原告到公證處辦理房屋買賣委托公證。但在辦理公證前,兩原告要求張某某不能在法院判決前私自處置兩原告的房產(chǎn),張某某同意兩原告要求后,向兩原告出具了《收條》。后兩原告與張某某辦理了房屋買賣委托公證。2015年8月28日,張某某將兩原告位于硚口區(qū)中山大道146號2單元4層5號的房屋低價賣給被告楊俊穎。張某某違反約定,在與吳敏債務(wù)糾紛案未判決前私自處置兩原告的房產(chǎn),與楊俊穎惡意串通,將兩原告的房產(chǎn)以遠遠低于市場價的金額進行交易,損害了兩原告的利益,故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
被告張某某辯稱:1.張某某基于原告出具的收條及公證書處置案涉房屋是合法有效的;2.張某某將房屋過戶給楊俊穎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房屋買賣行為,而是由楊俊穎代為保管房屋,張某某并未收取房款;3.楊俊穎在2016年已將案涉房屋私自出售給他人,張某某并未收到房款。綜上,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楊俊穎未到庭答辯亦未向本院提交任何證據(jù)。
當(dāng)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雙方當(dāng)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dāng)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武漢市硚口區(qū)中山大道146號2單元4層5號房屋(建筑面積41.93平方米)原系吳某某、王某某夫婦所有,并于2002年5月15日登記至吳某某名下。2015年7月29日,吳某某、王某某在武漢市中星公證處向張某某出具《委托書》,內(nèi)容主要為:“我們委托張某某代為辦理武漢市硚口區(qū)中山大道146號2單元4層5號房屋的如下事項:一、辦理該房屋的買賣相關(guān)事宜;二、辦理該房屋的《房屋所有權(quán)證》及《國有土地使用證》過戶相關(guān)事宜;三、收取該房屋的售房款及銀行貸款,并配合買方辦理銀行貸款手續(xù);四、辦理水、電、氣、物業(yè)管理等過戶事宜。受托人在上述權(quán)限范圍內(nèi)簽署的一切有關(guān)合法文件及辦理的相關(guān)手續(xù),我們均予以承認;受托人無轉(zhuǎn)委托權(quán);委托期限為一年?!碑?dāng)日,張某某向吳某某出具《收條》,內(nèi)容為:“因本人張某某與吳敏協(xié)議糾紛,今收到吳某某房產(chǎn)證及土地證一套,張某某不能在法院生效判決前私自處理吳某某房產(chǎn),若私自處理承擔(dān)一切法律后果,若吳敏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則張某某有權(quán)處置吳某某房產(chǎn)。”2015年8月28日,張某某作為吳某某、王某某的代理人與楊俊穎在房屋登記管理部門簽訂《武漢市存量房買賣合同》,約定吳某某以10萬元的價格將案涉房屋出售給楊俊穎。2015年9月2日,該房屋登記至楊俊穎名下。后楊俊穎又將該房屋出售給他人并辦理了不動產(chǎn)權(quán)屬移轉(zhuǎn)登記。庭審中,張某某表示其將房屋過戶給楊俊穎并非真實的買賣,僅僅是為了讓楊俊穎代為保管房屋,以防止吳某某私自將房屋出售給他人,張某某并未收取購房款,后楊俊穎又將房屋私自出售給他人。
另查明,2015年5月,張某某以武漢德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吳敏為被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吳敏償還515048元及利息,本院于2016年11月作出(2015)鄂硚口民二初字第00475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吳敏向張某某支付315048元并賠付利息損失。吳敏對該判決不服,上訴至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該院于2017年7月24日作出(2017)鄂01民終3014號民事判決書,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吳某某、王某某與張某某在出具《委托書》當(dāng)日明確約定“張某某不能在法院生效判決前私自處置吳某某房產(chǎn)”,張某某在法院就其與吳敏案件判決生效前未經(jīng)吳某某、王某某同意擅自將房屋過戶給楊俊穎,且雙方并無真實交易,僅僅是為了防止吳某某、王某某處置房屋而將房屋暫時過戶至楊俊穎名下,故張某某與楊俊穎簽訂的《武漢市存量房買賣合同》屬惡意串通,損害了吳某某、王某某的利益,該合同無效。合同無效后,楊俊穎應(yīng)當(dāng)將房屋返還給吳某某、王某某。因楊俊穎現(xiàn)已將案涉房屋出售給他人并辦理了過戶登記手續(xù),客觀上無法將房屋返還給吳某某、王某某,故對于吳某某、王某某要求返還房屋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但吳某某、王某某可另行起訴要求賠償損失。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某以原告吳某某、王某某名義與被告楊俊穎2015年8月28日簽訂的《武漢市存量房買賣合同》無效;
二、駁回原告吳某某、王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700元,公告費700元,共計6400元,由被告張某某負擔(dān)2850元,由被告楊俊穎負擔(dān)35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dāng)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謝磊
人民陪審員 田剛萍
人民陪審員 李為民
書記員: 楊弘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