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孝感市人,住所:孝感市開發(fā)區(qū)。
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清華,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孝感市人,住所:孝感市開發(fā)區(qū)。
張某某、劉清華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桂世昌,湖北多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孝昌縣人,住所:湖北省孝昌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袁琛麗,湖北錫愛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張某某、劉清華因與被上訴人吳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902民初117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9月2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張某某、劉清華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桂世昌,被上訴人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袁琛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張某某、劉清華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依法改判駁回吳某某一審全部訴訟請求;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保全費均由吳某某負擔。事實和理由:1、吳某某、張某某之間在本案中的借款合同因涉案承兌匯票沒有交付未生效,不存在逾期利息;2、本案是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匯票不能成為民間借貸的標的物,個人不能成為承兌匯票的持有人,故吳某某、張某某之間不存在民間借貸關系;3、吳某某與劉清華之間沒有民間借貸的事實和法律關系,一審判決劉清華承擔共同償還責任沒有法律依據。
吳某某辯稱,1、吳某某向法院提交的由張某某出具的《借條》可以證明吳某某已向張某某交付了涉案承兌匯票;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規(guī)定,匯票可以用于自然人和法人之間的結算,因此自然人可以持有承兌匯票,吳某某持有、轉讓涉案承兌匯票合法;3、涉案債務發(fā)生在張某某、劉清華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故張某某、劉清華應共同向吳某某償還涉案借款。
吳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張某某、劉清華共同償還吳某某借款40萬元及從2016年3月21日起按月利率3%承擔利息;2.由張某某、劉清華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2月2日,張某某以工程需要周轉資金為由向吳某某借款20萬元,吳某某當場將二份銀行承兌匯票交給張某某,并由張某某出具借條一份,內容為:今借到吳某某承兌(票號22720836、23620847),計人民幣20萬元,約定2016年3月3日還現金20萬元,如超期限按月利率千分之3計息(注:吳某某、張某某誤認為千分之3就是月息3分,下同),最晚還款日期2016年3月20日。2016年2月5日,張某某以相同的理由,再次向吳某某借款20萬元,吳某某當場將一份銀行承兌匯票交給張某某,并由張某某出具借條一份,內容為:今借到銀行承兌匯票(40043771)20萬元整,2016年3月4日還吳某某現金20萬元,超過期限按千分之三計息,最遲還款期3月20日。張某某在二份借條上均簽名,借款到期后,張某某分文未付,經吳某某多次催要未果,以致成訴。
另認定,三份銀行承兌匯票304005122720836號、3100005123620847號、3130005140043771號均真實、有效,無掛失、止付、凍結、公示催告的情況;并先后于2016年5月3日、2016年5月30日、2016年7月19日解付。
還認定,張某某、劉清華是夫妻關系;涉案債務發(fā)生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
一審法院認為,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合法的借貸行為,借款人的主要義務是向貸款人交付借款,貸款人的主要義務是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本息。依照最高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規(guī)定第二條第一款,吳某某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本案中,吳某某為了證明雙方存在借貸關系,向法院提交了張某某所出具的借條二份,張某某在借條中注明收到銀行承兌匯票三份,依照上述規(guī)定,一審法院認定吳某某、張某某借貸關系成立并有效,張某某理應向吳某某償還借款,但張某某至今未履行,故吳某某請求由張某某償還借款40萬元及其利息,予以支持。本案的焦點一:本案是票據法律關系還是民間借貸法律關系;一審法院認為,1.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九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guī)定,票據可以作為民間借貸關系的標的物,銀行承兌匯票是票據的一種,故銀行承兌匯票也可以作為民間借貸關系的標的物;2.以票據行為取得票據,包括因出票取得和因票據轉讓取得,票據轉讓取得包括背書轉讓和直接交付轉讓;本案中,張某某出具的借條中注明收到銀行匯票,因而吳某某、張某某是直接交付轉讓;3.取得和行使票據權利,以持有票據為前提,本案的吳某某、張某某雖然先后通過轉讓而持有票據,但并不能夠享有票據權利,因為只有持有票據并具備相應的法律要件時,才能取得票據權利;本案中,吳某某將持有的銀行匯票作為借貸關系的標的物交付轉讓給了張某某,因張某某不符合票據權利行使的條件,張某某只有對銀行匯票也進行交付轉讓給符合行使票據權利的單位,才能使三份銀行匯票都成功解付;現在三份銀行匯票既然已經成功解付,反推斷出吳某某、張某某的轉讓是成立的,同時也證明吳某某、張某某在這個流通中均有付出和受益,最后享有票據權利的是具備相應法律要件的背書轉讓者,也證明三份銀行匯票轉讓是真實、合法的;4.張某某辯稱本案是票據糾紛,因票據糾紛是基于票據關系而產生,是指票據付款請求權、票據追索權、票據交付請求權、票據返還請求權、票據損害責任、票據利益返還、匯票回單簽發(fā)請求權等,本案的案情并不是上述權利義務關系發(fā)生爭議,故對張某某的上述抗辯不予采信;綜上,本案屬于民間借貸糾紛。本案的焦點二:利息問題;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本案中,吳某某主張按月利率3%支付利息,折算成年利率為36%,超過了規(guī)定的利率標準,故依法予以調整為年利率24%;計算利息時間的問題,因雙方在還款期限內沒有約定利息,只是約定了逾期利息,故計息時間為2016年3月20日。本案的焦點三:劉清華是否共同承擔償還責任;依照最高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第一款,因劉清華沒有證據證明本案的債務為張某某個人的債務,或者證明出借人知道張某某、劉清華夫妻進行了財產約定制,故本案債務應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吳某某請求由劉清華共同償還借款本息,予以支持。張某某的其他抗辯理由,因沒有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不予采信。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一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第一款、第九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十六條第一款,最高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張某某、劉清華于判決生效之日起7日內償還吳某某借款40萬元及利息(利息的計算方式:以40萬元為基數,自2016年3月20日起按年利率24%計算至還清之日止);二、駁回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7300元,由張某某、劉清華負擔。
本案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向本院提交新證據。
二審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系民間借貸糾紛。張某某向吳某某出具的二份《借條》中均記載了涉案三份承兌匯票的票號,可以證明吳某某已向張某某交付了涉案三份承兌匯票,故吳某某與張某某之間的借款合同成立并生效。吳某某二審辯稱“匯票依法可以用于自然人和法人之間的結算,因此自然人可以持有承兌匯票,吳某某持有、轉讓涉案承兌匯票合法”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信。涉案債務發(fā)生在張某某、劉清華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張某某、劉清華未向法院提交證據證明涉案債務為劉清華個人債務,故張某某、劉清華依法應共同向吳某某償還涉案債務。吳某某與張某某對涉案借款約定了逾期利息,故原審判決張某某、劉清華向吳某某支付利息正確。
綜上所述,上訴人張某某、劉清華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300元,由上訴人張某某、劉清華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孟曉春 審判員 丁福生 審判員 蔣家鵬
書記員:董彎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