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三河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海林,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三河市,系上訴人之子。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徐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三河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士元,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三河市,系被上訴人之子。委托訴訟代理人:寧海明,河北燕靈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民族,現(xiàn)住三河市。委托訴訟代理人:竇立新,三河市燕郊行宮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吳某某上訴請求:請求撤銷三河市人民法院(2017)冀1082民初2994號民事判決,將本案依法改判或者發(fā)回重審。事實和理由:一、一審法院不尊重鄉(xiāng)村歷史,對三方互換土地的事實沒有認定,直接依據(jù)原始土地承包經(jīng)營合同判決上訴人歸還土地,剝奪了上訴人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不僅沒有化解矛盾,反而制造了新的矛盾。被上訴人徐海在一審庭審中自始至終都承認三河市高樓鎮(zhèn)五福莊村“小棋盤”的4畝土地是被上訴人徐海與被上訴人張明之間互換后,張明又與上訴人互換的,但是一審法院擅自改變一審原告的意思,對三方長達多年的互換土地的事實沒有認定,判決上訴人歸還土地,把徐海與張明之間的矛盾轉移到了上訴人身上。張明最初種了編號04070085徐海的地,因為張明和徐海的地中間夾著上訴人的地,張明為了耕作方便,就種了上訴人土地編號04070097的地,然后把從徐海處換來的地給了上訴人。徐海與張明爭議的發(fā)生其實是因為張明共計給徐海的10畝地種,其中1塊6畝,1塊4畝,6畝地他們發(fā)生了爭議,所以這次政府2016年新土地確權,張明不讓徐海這4畝地確權,才產(chǎn)生了此次訴訟。二、此案訴爭土地,正是因為有爭議,所以才在最近新一輪土地確權中沒有被確權,法院作為司法機關,不征求土地管理部門意見直接作出土地確權不妥。徐海答辯稱,一、徐海一直認可曾與張明換種過四畝地,但是徐海并沒有與吳某某換過地,后來因張明不再與徐海繼續(xù)換地種,徐海要求張明交回徐海自己的承包地,但張明稱徐海的地已經(jīng)由吳某某耕種。后來經(jīng)徐海找吳某某確認并已錄音,確實是徐海的地被吳某某耕種。二、本案在三河法院高樓法庭曾兩次傳票傳喚吳某某出庭應訴,吳某某都拒絕應訴。一審法院判決后吳某某又上訴認為一審判決不合理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一審法院已經(jīng)給了吳某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的機會,但是吳某某放棄機會,并不是法院判決有任何問題。三、本案關鍵的問題是張明把從徐海處換來的四畝地,為了其自己方便又與吳某某換種,此事并沒有經(jīng)過三方互相確認,也沒有經(jīng)過村委會登記備案,所以徐海與吳某某之間本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只是因為張明不愿意再與徐海換地,所以徐海不得不收回自己的承包地。既然吳某某的地也被張明換走,現(xiàn)在吳某某退回徐海的地,他就有理由要求張明退還吳某某的地,使三方恢復到簽訂土地承包合同中的歷史狀態(tài)。張明答辯稱,被上訴人張明未與任何人調換過土地,自己現(xiàn)在耕種的所有土地都有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證書或合同,且四鄰清楚明確,所以一審法院對張明的承包地認定的事實部分認定清楚,程序合法,應予以維持。徐海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歸還原告4畝承包地。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陳述,原告要求返還的土地位于三河市高樓鎮(zhèn)五福莊村“小棋盤”地塊上的4畝土地,四至為東鄰吳某某,西鄰吳文明,南至道,北至溝,現(xiàn)在由被告吳某某耕種。曾與被告張明互換耕種位于三河市高樓鎮(zhèn)五福莊村“東長壟”的地塊上的4畝土地,該土地現(xiàn)在由被告張明耕種。被告張明對原告所述的小棋盤土地的四至、畝數(shù)以及現(xiàn)在由吳某某耕種無異議,對東長壟土地的畝數(shù)有異議,其陳述該土地僅有3畝土地,東鄰吳家友,西鄰張明自己的土地,西1畝是被告張明的,東2畝是張淑梅的,一直由被告張明耕種,不存在原告所述的互換。原告為證明其主張?zhí)峤蝗缦伦C據(jù):1、1999年3月1日原告與村委會簽訂的編號為04070085的土地承包合同書,證明原告承包了訴爭的土地4畝麥田。被告張明質證意見,對真實性無異議。原告與被告張明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被告吳某某未提交證據(jù)反駁該證據(jù)的真實性,故一審法院對該證據(jù)予以采信。土地承包合同中寫明4畝麥地的左鄰戶為吳文明、右鄰戶為吳某某。2、廊坊市農(nóng)村集體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證書,證明原、被告訴爭的4畝土地屬于原告的承包地,承包期限為30年,承包期至2019年3月1日。被告張明質證意見,無異議。原告與被告張明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被告吳某某未提交證據(jù)反駁該證據(jù)的真實性,故一審法院對該證據(jù)予以采信。廊坊市農(nóng)村集體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證書中寫明土地承包經(jīng)營期限30年,自1999年3月1日至2029年3月1日,水澆地4畝。3、原告提交原告之子徐士元將換的4畝土地流轉給張勝使用種植草坪的土地流轉使用協(xié)議,證明原告確實換種了被告張明的6畝土地中的4畝。被告張明質證意見,承認這個事實,張勝也確實在該土地上種植過草坪,對該協(xié)議無異議。被告吳某某未提交證據(jù)反駁該證據(jù)的真實性,故一審法院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采信。該協(xié)議中寫明土地戶主:徐士元,左鄰張明,右臨吳加發(fā),土地名稱為燕道北。協(xié)議中表明的地名和右臨戶的名稱與原告主張的與被告換種的土地均不一致,無法證明原告的證明目的。4、證人張某1出庭作證,系吳光明的妻子,證明原告的口糧田的四至與吳文明是相鄰關系。證人陳述現(xiàn)在訴爭土地由吳某某耕種;證人張某2出庭作證,證明從2009年到2016年種著徐海與張明換種的地塊。證人證言,位于五福莊村村北東長壟的4畝土地自2009年至2016年由其耕種玉米和麥子,是徐海租給證人耕種的。原告之子徐士元與吳某某的錄音,證明吳某某明確肯定他耕種徐海的土地是張明讓其耕種的。錄音中吳某某陳述“我在你家地東邊。他把你家地調給我了,我家東邊的地調給他了?!北桓鎻埫髻|證意見,對錄音是否是吳某某本人不清楚,對雙方的語言環(huán)境不清楚,其中很多內容是徐士元在誘導,錄音是否連貫不存在剪切不清楚。如果原告將其作為證據(jù)提交應當接受證人出庭并接受詢問,并且吳某某作為本案的共同被告本身與案件存在利害關系,故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lián)性不予認可。被告張明、吳某某無證據(jù)證明該份證據(jù)不真實,故一審法院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采信。但吳某某作為本案的被告,與本案存在利害關系。故一審法院僅僅對其自認的部分予以采信,即訴爭的土地由吳某某耕種予以認可。5、原告申請調取的張明的編號為04070077號三河市農(nóng)村集體土地承包合同。原告質證意見,對合同的真實性無異議,合同證明了張明與徐海換地的位置就是該合同中的麥地或者白地中五畝當中的4畝。被告張明質證意見,對合同沒有異議,該合同中體現(xiàn)出原告所謂與張明換種的地并非為張明個人所有,其中包含張明的1畝和張淑梅的2畝,當時丈量時雙方也都認可該塊土地東側為吳家友,而合同書中體現(xiàn)張明的土地東鄰張淑梅,西鄰溝,所以原告所訴與張明換地基礎不存在。被告吳某某未提交證據(jù)反駁該證據(jù)的真實性。故一審法院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采信。土地承包合同書中寫明5畝麥地,左鄰戶道,右鄰戶張淑梅;5畝白地左鄰戶吳文爻,右鄰戶張淑梅;但無內容反映原告的證明目的。6、原告申請調取吳某某的編號為04070097號三河市農(nóng)村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書一份。原告質證意見,對吳某某的承包合同書真實性沒有異議,該合同完全可以證實吳某某的麥地西鄰是徐海,東側是白地,東側的這塊白地是張明后來承包的,張明為了將承包的白地與他和徐海換種的徐海的麥地連在一起才與徐海東側的吳某某互換了22米,等于說吳某某種著徐海的4畝地,張明從徐海處換種的4畝地又換給了吳某某,徐海與張明一直換種到2016年政府重新確權時,徐海按照張明說的四至進行了土地登記,但是登記之后張明又找到農(nóng)業(yè)局稱徐海登記的是張明的地。被告張明質證意見,被告對土地承包合同真實性認可,該合同能體現(xiàn)出吳某某的西鄰是徐海,東側是白地。被告吳某某未提交證據(jù)反駁說該證據(jù)的真實性,故一審法院對該證據(jù)予以采信。土地承包合同書中寫明5.5畝麥地左鄰戶徐海,右鄰戶白地;5.5畝白地左鄰戶道,右鄰戶王如杰;但無內容反映原告的證明目的。被告為證明其主張?zhí)峤蝗缦伦C據(jù):1、張明的農(nóng)村集體土地經(jīng)營權證書,證明東長壟土地是張明有合法使用權,四至為東鄰張淑梅,南鄰道,西鄰溝,北鄰溝。2、張淑梅集體土地承包證書,證明東長壟訴爭土地是張淑梅有合法使用權,東鄰吳家友,南鄰道,西鄰張明,北鄰溝,訴爭的土地是在兩個人的土地使用范圍內,并不是張明一個人享有承包權。原告質證意見,對兩份證據(jù)的真實性認可,但是這兩份證書證明不了被告的主張,在這個證書上均沒有標注四至,只是有地畝數(shù),而地畝數(shù)顯示張明水澆地5畝,旱地5畝,張淑梅的水澆地是2畝,旱地是2畝,不管被告與張淑梅怎樣混種,但是張明用自己的5畝水澆地中的4畝與徐海4畝換種是可以證實的。被告吳某某未提交證據(jù)反駁上述兩份證據(jù)的真實性,故對上述兩份證據(jù)的真實性一審法院予以采信。上述兩份證據(jù)僅能反應土地的畝數(shù),并不能體現(xiàn)換種的事實。2017年8月31日對該村村長的詢問筆錄中,村長回答“徐海與張明換地沒有經(jīng)過村委會,是他們私下的行為,這一屆村委會對上一屆的事情不清楚。徐海的地由吳某某種著。因為徐海的地由吳某某種著,吳某某的地現(xiàn)在由張明種著,張明的地由張明和村委會寫承包合同了,吳某某和張明兩家的地均向西挪了,徐海的地就沒了。對徐海的地是與誰換的和換到哪里不清楚?!本C合上述所有證據(jù),均可以證明訴爭的位于小棋盤地塊上的4畝麥地由吳某某耕種的事實。一審法院認為,承包方自土地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承包經(jīng)營權,土地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原告與發(fā)包方即村委會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取得了左鄰戶為吳文明、右鄰戶為吳某某的4畝麥地即本案訴爭的位于三河市高樓鎮(zhèn)五福莊村“小棋盤”地塊上的4畝土地,四至為東鄰吳某某,西鄰吳文明,南至道,北至溝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合法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依法應當受到保護,任何人不得違法侵犯?,F(xiàn)該土地由吳某某耕種,吳某某無此塊土地的合法承包經(jīng)營權,故吳某某應當返還土地。原告主張該地塊曾與被告張明互換過,后張明又與吳某某互換,其提交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其主張,故對其要求張明返還土地的請求不予維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吳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個月內將位于三河市高樓鎮(zhèn)五福莊村“小棋盤”地塊上,四至為東鄰吳某某,西鄰吳文明,南至道,北至溝的4畝土地返還給原告徐海。二、駁回原告徐海的其余訴訟請求。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對一審查明事實,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上訴人吳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徐海、張明物權保護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三河市人民法院(2017)冀1082民初299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2月2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合法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侵犯。徐海與村委會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取得了左鄰戶為吳文明、右鄰戶為吳某某的4畝麥地即本案訴爭的位于三河市高樓鎮(zhèn)五福莊村“小棋盤”地塊上的4畝土地,四至為東鄰吳某某,西鄰吳文明,南至道,北至溝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F(xiàn)該地塊由上訴人吳某某耕種,而吳某某并未取得該土地的承包經(jīng)營權,故吳某某應當將該土地返還被上訴人徐海。吳某某雖稱該土地系由張明互換而來,但未有書面合同及村委會備案予以證實,且各當事人說法不一,不能證實換地的事實。綜上所述,吳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80元,由上訴人吳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