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武鋼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大冶鐵礦,住所地黃石市鐵山區(qū)勝利路53號。
代表人江兵,該單位礦長。
委托代理人邵瓚,該單位辦公室副主任(法律顧問)。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吳伶俐。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楊某(系吳伶俐之夫)。
法定代理人孔銀寶。
上述兩被上訴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曹裕鋒,湖北潤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北京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康定街1號1幢B2座。
法定代表人劉玉軍,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潘春博,該單位湖北分公司大冶鐵礦項目部辦公室主任。
上訴人武鋼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大冶鐵礦(以下簡稱武鋼集團大冶鐵礦)因生命權糾紛一案,不服黃石市鐵山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鐵山民一初字第0003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楊哲宇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系吳伶俐與楊某的婚生女。2015年2月2日,楊某、吳伶俐均無暇照看楊哲宇,便將其托付給家住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東采車間磅房旁的奶奶孔銀寶照看。楊麗系楊哲宇姑姑,二級精神殘疾,與孔銀寶一起生活,××情特殊,孔銀寶平日用鐵鏈將楊麗鎖在家中。當天楊麗趁孔銀寶上廁所之際,掙脫束縛她的鐵鏈,將楊哲宇帶入其家旁邊的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東采車間的一個廠區(qū)內。該廠區(qū)內有一個因施工形成的大坑,坑中有積水及淤泥。楊麗及楊哲宇來到大坑旁雙雙掉入坑中,后楊麗被旁人救起,楊哲宇經(jīng)搶救無效,溺水身亡。
另認定:該廠區(qū)歸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所有。其外側被圍墻圍起,孔銀寶居住在圍墻一側的工棚內,距離其家不遠處有一個大門,大門因年久失修而缺失。廠區(qū)的另一側緊鄰武鋼集團大冶鐵礦礦山公園,離大坑不遠處,靠近礦山公園一側有大片的紅礦土被雨水沖刷而形成的泥濘。該廠區(qū)內除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冶公司)的井口處設置安全警示標語外,其他區(qū)域均無類似標語,亦無任何安全保護設施。庭審當天,合議庭組織各方當事人到事故現(xiàn)場進行指認,發(fā)現(xiàn)泥濘區(qū)域及積水大坑均被回填,并在此修建了一排廠房。
還認定: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與華冶公司簽訂了一份總包合同,合同約定華冶公司在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指定地點進行豎井開拓,為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深部開采做準備。另外,楊哲宇的父親楊某系三級精神殘疾,殘疾人證中指定的監(jiān)護人為孔銀寶。
本案爭議焦點:一、武鋼集團大冶鐵礦對該廠區(qū)是否應當履行管理職責;二、楊哲宇溺水的大坑是否屬于華冶公司施工范圍,該坑是否系由華冶公司施工形成;三、本案責任承擔該如何劃分;四、本案損失該如何計算。
原審判決認為:一、該區(qū)域屬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所有,故應當對其所有的區(qū)域履行管理職責。本案中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未盡到管理職責,具體表現(xiàn)為:1、該區(qū)域的大門因年久失修而缺失;2、該區(qū)域未設置安全警示標語;3、對因施工形成的水坑其未及時回填,亦未采取任何安全保護措施。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辯稱該區(qū)域系荒山,其對該區(qū)域沒有管理義務的說法不能成立。理由如下:華冶公司在該區(qū)域內,即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指定的地點豎井開拓,為武鋼集團大冶鐵礦的深部開采做準備,且該區(qū)域內有正在使用的工棚、辦公室、高壓電線、高壓房以及運輸鐵路等配套設施,故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認為該區(qū)域屬荒山無理無據(jù)。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辯稱該坑并非是其施工形成,其不應承擔過錯責任的觀點亦不能成立,理由:武鋼集團大冶鐵礦作為該廠區(qū)的所有者,在其所有的區(qū)域內存在一個積水大坑,其未及時發(fā)現(xiàn)、未及時回填,亦未采取其他防范措施,且在本案中其既不能說明該坑為何時、何人施工所致,即使不是其施工形成,其仍存在一定的管理疏漏,仍應對楊哲宇的死亡承擔與其管理疏漏相當?shù)拿袷仑熑?。二、武鋼集團大冶鐵礦因深部開采需要與華冶公司訂立合同,要求華冶公司在其指定的地點進行豎井開拓。華冶公司依照合同約定進行井下作業(yè),并將井下作業(yè)所排出的廢石廢料通過鐵路運輸?shù)降孛嬷付ㄎ恢?。華冶公司與地面產(chǎn)生聯(lián)系的區(qū)域僅為井口及廢石堆放處,因無證據(jù)證明水坑的形成與華冶公司有關聯(lián),亦無證據(jù)證明華冶公司在該廠區(qū)內對除進口及廢石堆放處以外的其他區(qū)域負有管理職責,故華冶公司在本案中不應承擔民事責任。三、楊哲宇系未成年人,年僅2歲2個月,其生命財產(chǎn)安全完全依靠監(jiān)護人的照看,而本案中楊哲宇的監(jiān)護人明知:1、孔銀寶已62歲,還得照顧二級精神殘疾的楊麗,精力不濟;2、孔銀寶生活在大冶××廠區(qū)內,該處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其監(jiān)護人仍將楊哲宇托付給孔銀寶照看,楊麗趁孔銀寶上廁所之際,掙脫鐵鏈將楊哲宇帶入廠區(qū),誤入水坑,最終導致楊哲宇溺水身亡,故監(jiān)護人未盡到監(jiān)護職責,應對楊哲宇的死亡后果承擔主要責任(70%),武鋼集團大冶鐵礦對楊哲宇的死亡承擔次要責任(30%)。四、吳伶俐與楊某訴請的死亡賠償金24852元/年(2015年湖北省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20年=497040元、安葬費43217元/年(2015年職工年平均工資標準)×0.5年=21608.50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上述兩項合計518648.50元,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賠償518648.50元×30%=155594.6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酌情支持10000元,武鋼集團大冶鐵礦共計賠償吳伶俐、楊某各項損失共計165594.60元。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一、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賠償吳伶俐、楊某各項損失共計165594.60元;二、駁回吳伶俐、楊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6764元,由吳伶俐、楊某負擔3914.30元,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負擔2849.70元。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
另查明: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認可本案事故地點在其紅線圖范圍內。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與吳伶俐、楊某均認可事發(fā)時楊哲宇被姑姑楊麗帶到事發(fā)地溺亡。
本院認為:公民的生命權應當受到法律保護。本案中,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認可楊哲宇溺亡的地點是在其紅線圖范圍內,即屬于其轄區(qū)范圍內,那么,武鋼集團大冶鐵礦對其所有的轄區(qū)范圍內負有管理義務。武鋼集團大冶鐵礦對其轄區(qū)范圍內的大門因年久失修而缺失,且對因施工形成的水坑未及時回填,也未在水坑周圍采取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存在相應的過錯,應承擔適當?shù)馁r償責任。故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提出其對楊哲宇溺亡一事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相應責任以及不應當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吳伶俐、楊某作為遇害人楊哲宇的法定監(jiān)護人,對于楊哲宇的人身安全負有保護義務。事發(fā)時,吳伶俐、楊某將楊哲宇委托孔銀寶予以照看,故孔銀寶對楊哲宇的人身安全負有保護義務。由于孔銀寶對楊哲宇的人身安全未盡到保護義務,故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因吳伶俐、楊某未向孔銀寶主張權利,且已明確表示放棄要求孔銀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而原審判決根據(jù)事發(fā)原因及過錯程度,酌情判決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承擔30%的次要責任,故原審判決并未遺漏本案的賠償義務人。武鋼集團大冶鐵礦提出原審判決遺漏了本案賠償義務人的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本院亦不予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612元,由武鋼集團大冶鐵礦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嚴云峰 審判員 童 威 審判員 曹曉燕
書記員:彭嬌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