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委托代理人趙能華,湖北五合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告王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同上。系吳某某之妻。
原告吳某某與被告吳某某、王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趙能華、被告王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吳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1年10月9日,被告吳某某因資金周轉向原告吳某某借款,原告吳某某于當天通過郵政銀行向被告吳某某的賬戶轉款14.2萬元,另支付了8000元現金,共計15萬元。因被告吳某某沒有償還,經原告向被告索要,被告吳某某于2014年10月14日向原告出具了借條一張,內容為:“借條,今借到吳某某現金貳拾伍萬元貳仟元整(252000.00元),(月息2分半)2014年10月15日還,借款人、吳某某,2014.10.14”。借款到期后,經原告索要,被告未償還借款本金和利息。2015年12月25日,原告曾向隨州市公安局曾都區(qū)分局報案,稱吳某某詐騙其現金25萬余元,隨州市公安局曾都分局東城派出所受案后,因無證據證明吳某某涉嫌犯罪,未作刑事立案。為此,原告吳某某于2017年01月05日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被告吳某某向原告吳某某借款25.2萬元,有被告吳某某向原告出具的借條佐證,依法應予認定。在被告向原告出具的借條中借款25.2萬元,其中借款本金為15萬元,其余款系自2011年10月9日至2014年10月14日期間未支付借款的利息,因被告沒有償還,被告重新向原告出具了本息合計的總借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借貸雙方對前期借款本息結算后將利息計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借款憑證,如果前期利率沒有超過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債權憑證的金額可以認定為后期借款本金?,F原告訴請被告償還借款的事實和理由成立,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借條中雙方對利息有約定為月息貳分半,但原告向本院主張的利息為年息24%,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的主張。被告王某與被告吳某某系夫妻關系,該借款是在二被告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發(fā)生的,應屬夫妻共同債務,故被告吳某某、王某依法應當對此債務承擔共同償還責任。被告辯稱,是由于其向銀行貸款,原告為其擔保,貸款到期后原告替其償還了貸款,其沒有向法庭提供支持其主張的證據,本院不予采信。被告還辯稱25.2萬元的借條是原告將其灌醉,并逼迫其出具的借條。因被告不能提供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第八十四條、第九十條、第一百零八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吳某某、王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吳某某借款25.2萬元及利息(自2014年10月15日起至借款還清之日止按年息24%計算)。
案件受理費5080元,由被告吳某某、王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農業(yè)銀行隨州市分行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90。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楊友元 人民陪審員 馮光學 人民陪審員 郭志國
書記員:段晉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