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集賢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紅偉,黑龍江諾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鳳安,黑龍江諾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黑龍江建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集賢縣福利鎮(zhèn)農豐村24號(4-5層)。
法定代表人:靳托,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鞠宏毅,黑龍江思普瑞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子峰,黑龍江思普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吳某某與被告黑龍江建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成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2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紅偉、劉鳳安、被告建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鞠宏毅、李子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償還13000000元借款及利息(其中10000000元本金從2012年12月1日起,按月息2分計算至給付之日止;另3000000元本金從2015年8月1日起,按月息2分計算,之給付之日止);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2年12月1日,被告為建設新福天地地下商業(yè)街項目與原告簽署借款協(xié)議,約定被告向原告借款數(shù)額為10000000元,所借款項按被告指定日期分批匯入其法定代表人國曉東銀行卡或指定賬戶、卡中。借款利息自被告簽署借款協(xié)議之日起開始計息,月息按2.5分計算。被告在協(xié)議上蓋章,原告及見證人裴某簽字。上述款項均已實際交付。2015年7月23日向原告借款500000元,標示2分利;2015年7月24日向原告借款1000000元,標示:3分利;2015年8月1日向原告借款1500000元,標示:月利5分。以上借款總計13000000元。雖然原、被告關于利息的約定超過月息2分,但依據(jù)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只主張按月利2分計算利息。被告一直未給付此款。現(xiàn)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建成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F(xiàn)有證據(jù)不能支持原告主張,原告與被告之間是否存在合法有效的債務關系,需由原告舉證證明。被告單位原高管人員裴胡室、高亮、李冬梅、趙某1等人因涉嫌經濟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現(xiàn)正在調查當中,公司財務賬目可能被上述人員銷毀,現(xiàn)無法確認被告單位與原告之間存在合法有效的債權債務關系。在上述人員被采取強制措施后,清點公司遺留物品時發(fā)現(xiàn)李冬梅等人在2015年9月之后至少向原告賬戶內轉款850000元,如原告主張存在借款關系也應是原告與裴某、李冬梅之間的借款關系,與被告無關。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以下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
原告吳某某為證明自己的主張舉示了以下兩組證據(jù):第一組證據(jù)包括1-5書證(借款協(xié)議、收到條、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個人業(yè)務憑證、客戶明細賬查詢單)和證人趙某1、趙某2、王某、劉某的證言,旨在證明10000000元的借貸事實以及出借資金的來源問題。被告對第一組證據(jù)中《借款協(xié)議》有異議,申請對該協(xié)議中印文和印章形成的先后順序進行鑒定。對該組證據(jù)中的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的真實性無異議,對其他證據(jù)的真實性和關聯(lián)性均有異議,認為不能證明原告主張的待證事實。第二組證據(jù)均為書證(包括借款收據(jù)、銀行交易明細、存取款憑條、客戶明細查詢單),旨在證明被告向原告借款3000000元的事實,被告對銀行交易明細、客戶明細查詢單的真實性無異議,其他證據(jù)均有異議,并申請對借款收據(jù)加蓋的印章進行鑒定。
被告建成公司為證明自己的辯解理由舉示了轉賬記錄及記賬憑證照片復印件,旨在證明2013年3月1日至2016年12月4日期間通過李冬梅、裴某等人的賬戶向吳某某的關聯(lián)賬戶和關聯(lián)人轉款金額共計6984658元。并稱,如人民法院認定原告吳某某與被告建成公司的借貸關系成立,請求認定此款為償還借款。原告吳某某認可上述轉款中的5694658元為償還的借款利息。其余6筆轉款不予認可。并稱:(1)2015年9月22日轉入?yún)悄衬迟~戶的510000元,系被告償還張春濤的借款,由吳某某代收,此款與本案無關。因張春濤被羈押于雙鴨山市看守所原告申請本院調查取證。(2)李冬梅制作的財務憑證記載的分別于2014年7月16日、2014年7月17日、2014年7月20日、2014年7月23日四次代吳亞民償還姜某合計680000元,是建成公司償還姜某的借款,與吳某某無關。對此,提供了證人姜某予以證實。(3)李冬梅制作的記賬憑證記載2016年12月14日(轉入國小華賬戶)償還吳亞民借款100000元,是建成公司匯給國小華的,與吳某某無關。
本院根據(jù)原告申請,于2018年3月14日調查了裴某和李冬梅,裴某經辨認承認10000000元的借款協(xié)議是其本人簽名并加蓋的公章,也認可2015年7月23日500000元、2015年7月24日1000000元、2015年8月1日1500000元的借款收據(jù)。并稱:我是建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之一。10000000元是國曉東開發(fā)地下街時所借,事后另借3000000元,共欠吳某某13000000元,只償還過利息,沒有償還過本金。我公司有三個售樓收費處,財務專用章和公章有幾套記不清了。李冬梅承認2015年8月1日1500000元的借款收據(jù)是其本人簽名。并稱,其于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任建成公司的出納員,此款是建成公司向吳某某所借。建成公司啟用多套公章,具體幾套不清楚。
本院于2018年5月16日調查了張春濤,張春濤稱,其與建成公司并無經濟往來,該筆510000元交易款系建成公司償還吳某某的。
原告對裴某、李冬梅、張春濤陳述的上述事實均無異議,被告有異議,否認裴某是建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認為裴某、李冬梅陳述的內容與自身利益存在重大利害關系。
經被告申請,本院依法委托黑龍江新訟司法鑒定中心對其請求進行鑒定。該鑒定中心于2018年4月11日作出黑新訟司鑒中心[2018]文鑒字第034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
1.2012年12月1日的《借款協(xié)議》中蓋印的“黑龍江建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印章印文,與樣本印章印文中5、7、8、16、23樣本為同一印章所蓋。
2.《借款協(xié)議》中蓋印的“黑龍江建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印文,與重疊“方”字的形成前后順序為先打字后蓋章。
3.2015年7月23日《收據(jù)》中蓋印的“黑龍江建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財務專用章”印章印文,與樣本印章中10、13、14、21、26、31樣本為同一印章所蓋。
4.2015年7月24日、8月1日《收據(jù)》中蓋印的“黑龍江建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財務專用章”印章印文,不是樣本印文印章所蓋。
原、被告對鑒定意見均無異議。
對當事人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1.關于原告主張的13000000元借款事實是否成立的問題。原告提供上述用于證明借款事實的證據(jù),基本能夠形成證據(jù)鏈條,借款事實亦得到了原建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裴某、李冬梅的認可。被告未能提供充分證據(jù)予以反駁,應確認原告主張的借貸事實成立。雖然2015年7月24日、8月1日收據(jù)中蓋印不是鑒定樣本印文印章所蓋,但該公司啟用多枚印章是事實,不能確定鑒定時所提供的樣本印文印章包括建成公司曾啟用的全部印章,因此,不能以此否定該借貸事實。
2.關于已償還借款的數(shù)額及本息的確定問題。原告對被告主張償還6984658元中的5694658萬元認可,本院予以確認。對于2015年9月22日轉入?yún)悄衬迟~戶的510000元,原告雖然主張此款為代張春濤收取的還款,張春濤對此予以否認,本院對原告主張的該事實不予認定,應確認此款已償還原告。對于被告主張代吳亞民向姜某償還680000元、向國小華償還100000元借款事實,原告否認,被告并未提供充分證據(jù)證明該事實。因此款并非原告本人收取,只憑李冬梅在記賬憑證標注的事實,不能作為定案依據(jù)。不能確定為此款已償還原告。雙方對已償還的上述款項是本金還是利息各持己見,根據(jù)裴某的陳述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應認定為利息。
本院經審理查明,2012年12月1日,原告吳某某與被告建成公司簽訂借款協(xié)議一份,約定乙方建成公司向甲方吳某某借款人民幣壹仟萬元整(10000000.00元),借款用途為建設新福天地地下商業(yè)街項目。所借款項按借款人指定日期分批匯入國曉東銀行卡或指定賬戶、卡中,借款利息自乙方收到甲方匯款之日起開始按月利2.5%計算。裴某以見證人身份簽名。截止2012年12月2日,原告完成上述借款交付義務。2015年,被告又先后三次向原告借款合計3000000元(2015年7月23日借款500000元,約定月利2分。2015年7月24日借款1000000元,約定月利3分;2015年8月1日,借款1500000元,約定月利息5分),被告為原告分別出具了500000元、1000000元、1500000元的收據(jù)三張。上述借款合計13000000元,截止2016年6月17日,被告共償還原告利息6204658元(2013年7月25日償還200000元、2013年10月15日償還1000000元、2014年1月28日1000000元、2014年7月19日償還400000元、2014年7月22日償還600000元、2014年8月6日償還1020000元、2014年10月21日償還444658元、2015年4月17日償還660000元、2015年9月9日100000元、2015年9月11日償還100000元、2015年9月22日償還510000元、2015年12月30日償還100000元、2016年3月1日償還20000元、2016年3月7日償還20000元、2016年6月17日償還30000元),余款至今未償還。
另查明,裴某被羈押前,任建成公司的經理。李冬梅被羈押前,任建成公司的出納員。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13000000元借貸事實成立。雙方未約定還款期限,原告可隨時向被告主張權利。原告吳某某主張由被告建成公司自借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24%給付利息至給付之日的請求,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應予支持。截止到2018年5月31日,13000000元借款利息為15240000元,本息合計28240000元,扣除已償還的6204658元,尚欠22035342元,應由建成公司支付。建成公司以訴爭借款是裴某、李冬梅個人行為的辯解缺乏事實根據(jù)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原告吳某某請求被告建成公司支付借款本息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黑龍江建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支付原告吳某某借款本息22035342元(利息已計算至2018年5月31日),并從2018年6月1日起,繼續(xù)支付借款利息(以13000000元借款本金為基數(shù),按照年利率24%計算)至借款本金給付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4527元,由原告吳某某負擔2550元、被告黑龍江建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151977元;鑒定費26200元,由被告黑龍江建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高山峰
審判員 張金環(huán)
審判員 王曉亮
書記員: 張乃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