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呂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呂銘(父子關系),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芳,上海市養(yǎng)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姚雄萍,上?;莸下蓭熓聞账蓭?。
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力,上?;莸下蓭熓聞账蓭?。
被告:呂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瑋,上海市天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財?shù)?,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王財妹,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被告:王財娣,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被告:韓鋼,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被告:韓艷文,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第三人:上海市閘北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長臨路XXX號XXX室。
法定代表人:周昕。
原告呂某某與被告王某某、呂某某、王財?shù)?、王財妹、王財娣、韓鋼、韓艷文、第三人上海市閘北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閘北一征公司)共有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1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吳瑛獨任審判。審理中,因被告王財妹、王財娣、韓鋼、韓艷文下落不明,本案轉為適用普通程序。后因主審法官變更,本院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1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呂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芳、呂銘,被告王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姚雄萍,被告呂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徐瑋,被告王財?shù)碌酵⒓釉V訟。被告王財妹、王財娣、韓鋼、韓艷文、第三人閘北一征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呂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依法分割王阿生名下的東新民路XXX弄XXX號乙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動遷利益,所有的動遷補償利益為王阿生、倪秀珍的遺產(chǎn)份額,原告請求適當多分,應分得份額為10/27(不包括未確定的居民簽約率遞增獎勵等協(xié)議外的獎勵與補貼);2、訴訟費、保全費原告與被告依法承擔。事實及理由:原告呂某某、被告呂某某與被告王某某是同母異父關系,是母親倪秀珍(2017年5月19日報死亡)與前夫呂錦文之子,均系被繼承人王阿生的繼子。倪秀珍與王阿生(曾用名王阿康,2009年4月19日報死亡)于1958年再婚后,又生育兩個子女,即王某某、王財英(2016年3月19日報死亡,未婚未育)?,F(xiàn)倪秀珍與王阿生均已死亡。被告王財?shù)?、被告王財妹、被告王財娣以及被告韓鋼的配偶王財發(fā)(2016年8月19日報死亡)均為被繼承人王阿生與前妻徐彩香(別名徐翠香)的子女。被告韓艷文系王財發(fā)與被告韓鋼的女兒。系爭房屋于2017年12月遇征收,被告王某某代表該戶與第三人簽訂了《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系爭房屋征收后可獲得的補償款項,但關于以上房屋征收補償利益的分割,各方無法達成一致,特向法院起訴。
被告王某某辯稱,王阿生、倪秀珍遺產(chǎn)部分應為系爭房屋三塊磚頭的范圍,系爭房屋的實際居住人為王某某,除房屋價值補償外的其余費用應當歸王某某所有。本市東新民路XXX號房屋的相關費用應當歸白喜鳳、王俊所有。原告并未盡到贍養(yǎng)義務,不應多分,應當少分。王某某盡到了贍養(yǎng)義務,應當按照法定繼承測算后適當多分。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請。
被告呂某某辯稱,系爭房屋系為呂某某為結婚建造,其實際居住二十多年,對系爭房屋貢獻較大,系爭房屋的價值補償部分應當作為遺產(chǎn),由王阿生的繼承人按照法定繼承取得,其余部分應當由呂某某取得。
被告王財?shù)罗q稱,系爭房屋的所有動遷利益應當作為王阿生的遺產(chǎn)份額,由法定繼承人均分。
被告王財妹、王財娣、韓鋼、韓艷文未作答辯。
第三人閘北一征公司未作陳述。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王阿生(2009年4月19日報死亡)與倪秀珍(2017年5月19日報死亡)于1958年結婚,育有王財英(2016年3月19日報死亡,未婚未育無子女)、王某某四個子女。
倪秀珍與前夫呂錦文曾育有呂某某、呂某某兩個子女。
王阿生與前妻徐翠香曾育有王財發(fā)(2016年8月19日報死亡)、王財?shù)?、王財妹、王財娣四個子女。被告韓鋼與王財發(fā)系夫妻關系,韓艷文為二人之女。
系爭房屋為私房,土地使用人為王阿生。系爭房屋遇征收時無在冊戶籍。
2017年12月16日,就系爭房屋簽訂的《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載明:系爭房屋認定建筑面積為17.52平方米,被征收房屋價值補償款2,239,285.73元;裝潢補償為5,256元;該戶選擇貨幣補償;其他各類補貼、獎勵費用:搬家費800元、家用設施移裝費補貼2,500元、居住協(xié)議簽約獎勵380,000元、早簽多得益獎30,000元、居住均衡實物安置補貼800,000元、限定選房補貼200,000元;征收部門應向該戶支付協(xié)議金額合計3,657,842元。另根據(jù)該戶《結算單》顯示,征收部門另發(fā)放了居住搬遷獎勵80,000元、簽約搬遷利息41,209元、居住提前搬遷加獎120,000元、臨時安置費13,500元、簽約率遞增獎勵155,000元。
審理中,關于系爭房屋的來源、居住情況:
原告表示,對于系爭房屋的來源不清楚。系爭房屋征收前無人居住。動遷前原告也曾過去幫忙燒菜,都是老人獨自居住。2016年9月份倪秀珍搬至養(yǎng)老院,白天原告也會過去燒飯,晚上則無人居住。
被告王某某表示,系爭房屋是王阿生建造的,被告呂某某搬走是因為其與母親倪秀珍發(fā)生了爭吵,且呂某某搬走時,倪秀珍是對其有經(jīng)濟補償?shù)摹?016年年底,母親住到養(yǎng)老院,王某某住在系爭房屋,母親在養(yǎng)老院也是王某某照顧的。
被告呂某某表示,1985年其一家從系爭房屋搬走,是因為王某某占用了東新民路XXX號房屋,故呂某某將系爭房屋留給王阿生夫婦及王財英居住,呂某某一家系被迫辦理,后在外借房十幾年。2000年左右,呂某某和女婿各半出資購買了商品房。對于其妻子的簽名的情況說明,其并不清楚,包括取得的補償款,妻子也從未告知過。因呂某某在1985年搬離,當時的實際居住人是王阿生夫婦,之后土地證的手續(xù)都是王阿生去辦理的。王某某從未居住在系爭房屋,2016年倪秀珍已經(jīng)搬至養(yǎng)老院,不存在王某某所述在系爭房屋照顧母親的情況。
本院認為,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chǎn)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系爭房屋為王阿生、倪秀珍夫婦的共同財產(chǎn),系爭房屋在征收時并無在冊戶籍,根據(jù)在案證據(jù)顯示,因征收系爭房屋而產(chǎn)生的補償款項4,067,551元,均應為王阿生、倪秀珍的遺產(chǎn),其中2,033,775.5元為被繼承人王阿生的遺產(chǎn),2,033,775.5元為被繼承人倪秀珍的遺產(chǎn)(不包含倪秀珍可繼承的王阿生的遺產(chǎn))。被告呂某某認為,系爭房屋系由其出資購買,但其提供的證據(jù)并不足以證明其主張,其抗辯意見本院難以采納。對于王阿生、倪秀珍的遺產(chǎn),原告呂某某要求多分,被告王某某也要求適當多分。因遺產(chǎn)繼承與本案并非同一法律關系,王阿生、倪秀珍的繼承人可依法另行主張權利。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上海市靜安區(qū)東新民路XXX弄XXX號乙房屋征收補償款中2,033,775.5元為被繼承人王阿生的遺產(chǎn);
二、確認上海市靜安區(qū)東新民路XXX弄XXX號乙房屋征收補償款中2,033,775.5元為被繼承人倪秀珍的遺產(chǎn);
三、駁回原告呂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6,062.7元,由原告呂某某負擔5,151.9元,被告王某某、呂某某、王財?shù)?、王財妹、王財娣各負?,151.8元、被告韓鋼、韓艷文負擔5,151.8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吳春林
書記員:董??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