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呂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qū)。被告:十堰市鄖陽區(qū)國土資源局,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qū)城關鎮(zhèn)金砂路西街6號。法定代表人:田強,該局局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國成,該局工作人員。代理權限:特別授權,包括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上訴。委托訴訟代理人:向天平,該局工作人員。代理權限:特別授權,包括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上訴。被告:隨州市建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擂鼓墩大道41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130074765020K。法定代表人:黃增柱,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黨貴,湖北典融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春華,該公司員工。代理權限:特別授權,包括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為調解、和解,代簽法律文書。被告:盧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qū)。
呂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醫(yī)療費13103.23元、護理費5729.67元、誤工費16000.27元、住院伙食費5120元、交通費400元、打印費50元,誤大型營運車輛費60000元,合計100403.17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7年5月26日中午,盧某委托我和劉吉宏(大型貨車司機)分別將兩車水泥管運送到位于鄖陽區(qū)白桑關鎮(zhèn)高源村的建中公司鄖縣南水北調農田水利改造項目部,送達后與王明軍(項目部負責人)聯系,并請我協助卸貨、開票,將貨款及運費結清帶回給盧某。下午3時30分左右,我和劉吉宏一同將兩車水泥管運送到白桑關鎮(zhèn)高源村項目部后,王明軍、魏春華等人提出另加100元費用由我將一車水泥管再運到白桑關鎮(zhèn)陶溝河村工地。我當即表示增加的100元費用太低。后經王明軍與盧某電話溝通,并與我協商,我才同意在王明軍、魏春華帶路的情況下將水泥管運送過去。到工地后,王明軍聯系當地人請了一臺小型鏟車卸水泥管。當時王明軍、魏春華要求我及當地一名村民和鏟車司機三人卸貨。由于貨車車廂較長,而鏟車過小、鏟臂較短,只好用鋼絲繩向車廂后部拖拽水泥管。我在車廂上剛用鋼絲繩將水泥管串好,還未離開,鏟車已拖動水泥管,貨車上的水泥管突然朝我滾落下來,將我的兩條腿擠傷。王明軍、魏春華過來后不顧我的傷情離開。無奈之下我于5時許撥打110報警電話尋求幫助,白桑關鎮(zhèn)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簡單詢問事情經過并取證后,將我送到白桑關鎮(zhèn)衛(wèi)生院救治。我在白桑關鎮(zhèn)衛(wèi)生院簡單接受檢查后,王明軍派車將我送到鄖陽區(qū)中醫(yī)院住院治療。因無人支付醫(yī)療費用,我多次聯系鄖陽區(qū)國土局未果。鄖陽區(qū)國土局作為建設單位,忽視對項目建設的安全生產監(jiān)管,施工項目部違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且使用無特種機械操作證的設備,應對事故承擔主要責任。楊溪水泥管廠盧某沒有明確水泥管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共同導致我受傷,以上三方應當承擔相應責任。鄖陽區(qū)國土局辯稱:一、鄖陽區(qū)國土局與呂某某不存在任何法律關系。2016年3月4日,鄖陽區(qū)國土局與建中公司簽訂工程施工合同,由建中公司承建楊溪鋪鎮(zhèn)等四個鄉(xiāng)鎮(zhèn)2014年度南水北調漢江沿線土地開發(fā)整理重大工程項目第3標段工程。自合同簽訂之日起,鄖陽區(qū)國土局與建中公司形成工程承包合同關系,鄖陽區(qū)國土局與呂某某不存在任何關系。鄖陽區(qū)國土局的權利義務主要是對建中公司的各項建設活動進行監(jiān)督,按時組織工程驗收、撥付工程款;建中公司的權利義務主要是在鄖陽區(qū)國土局的監(jiān)督下組織機械、雇傭人員開展建設活動,按時完成工程項目,承擔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類事故。2017年5月26日,呂某某接受建中公司的雇傭,在運輸卸載水泥管時受傷,該民事責任屬于合同規(guī)定的建中公司的義務范疇。二、呂某某與建中公司和盧某分別存在勞動和勞務關系。呂某某接受盧某的雇傭,為其將水泥管運送到指定地點,雙方形成勞務關系;到達現場后,呂某某又接受建中公司的雇傭,將其中一車水泥管運送到陶溝河村工地,建中公司是獨立法人,雙方形成勞動關系。呂某某在卸載水泥管時受傷,應由上述二被告承擔責任。建中公司辯稱:一、呂某某的陳述不屬實,項目部王明軍、魏春華等人向原告提出增加100元運輸費,將一車水泥管運送至白桑關鎮(zhèn)陶溝河村工地,該陳述與客觀事實不符。建中公司與水泥管廠盧某談的是運輸兩車水泥管,一車運到高源村,一車運到陶溝河村,且由水泥管廠的老板負責運到工地并卸貨。最后兩車都運到高源村了。我們和水泥管廠的老板聯系,他們讓另一車水泥管運到陶溝河村。高源村工地上以前沒用完的管子讓劉吉宏帶回水泥管廠,給他了100元運費。二、呂某某與建中公司不存在法律上的勞務關系和雇傭關系,不承擔民事責任。三、呂某某的各項損失應當有相應的證據支撐。盧某辯稱:我請呂某某運水泥管是讓他運輸到高源村,水泥管運輸到陶溝河村我不知情,我不在場,我不應當承擔責任。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當事人的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5月26日,王明軍、魏春華因在白桑關鎮(zhèn)白桑關村、陶溝河村均有南水北調農田改造工程,到楊溪水泥制管廠購買水泥管,并要求制管廠送到高源村、陶溝河村。后楊溪水泥制管廠委托呂某某分兩車將水泥管道送到高源村。當日下午4時許,呂某某將其中一車運送到陶溝河村4組,在卸載水泥管道的過程中,水泥管道將呂某某左小腿擠傷。呂某某報警后,白桑派出所民警將呂某某送到白桑衛(wèi)生院救治。后王明軍、魏春華將呂某某送到十堰市鄖陽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進一步治療。十堰市鄖陽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出院記錄載明:呂某某入院日期2017年5月26日,出院日期2017年7月29日,住院64天,入院診斷為左小腿、右踝部及右足跟部軟組織挫傷。呂某某出院時病情證明書載明:“建議休息3周,定期復查,不適隨診”。同年8月8日,呂某某復診時該院門診病情證明書載明:“休息兩周”。呂某某住院期間由其妻子(務工人員)護理。另查明,2016年3月4日,鄖陽區(qū)國土局與建中公司簽訂工程施工合同,工程名稱為:鄖陽區(qū)楊溪鋪等四個鄉(xiāng)鎮(zhèn)2014年度南水北調漢江沿線土地開發(fā)整理重大工程項目,工程地點為:楊溪鋪鎮(zhèn)、青山鎮(zhèn)、白桑關鎮(zhèn)、青曲鎮(zhèn)。2017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交通運輸業(yè)、居民服務業(yè)在崗職工人均年平均工資收入分別為58401元、32677元。
原告呂某某與被告十堰市鄖陽區(qū)國土資源局(以下簡稱鄖陽區(qū)國土局)、隨州市建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中公司)、盧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1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呂某某、被告鄖陽區(qū)國土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國成、向天平、被告建中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黨貴、魏春華、被告盧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第一,關于呂某某參與卸貨是為誰提供勞務、三被告應否承擔民事責任以及責任比例的問題。呂某某系在卸貨中不慎受傷,庭審時盧某陳述讓呂某某運輸并幫忙卸水泥管,建中公司陳述其找鏟車幫忙卸貨。因此呂某某與盧某、建中公司形成勞務關系,盧某和建中公司均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承擔相應的責任。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發(fā)包人只有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fā)包或者分包業(yè)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才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鄖陽區(qū)國土局作為發(fā)包人,將工程發(fā)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建中公司,明顯不屬于上述情形,因此不應承擔民事責任。呂某某作為成年人,理應預見到從事的勞務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并盡到謹慎注意義務,其在提供勞務過程中不慎受傷,自身亦存在一定的過錯。綜上,并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本院酌定盧某、建中公司和呂某某的過錯比例分別為40%、40%和20%。第二,關于呂某某的各項損失為多少、如何分擔的問題。呂某某受傷后入院診斷為左小腿、右踝部及右足跟部軟組織挫傷,醫(yī)院出院記錄載明住院64天,雖然庭審時建中公司認為呂某某存在掛床嫌疑,但未提供相關證據予以證明。同時呂某某提供的每日清單也能對住院情況進行佐證。故對于呂某某的住院天數,本院予以認定。參照2017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呂某某因受傷遭受的財產損失包括:1、醫(yī)療費13103.23元,當事人對真實性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2、誤工費,根據呂某某就診醫(yī)院2017年8月8日病情證明書休息兩周的內容,認定呂某某誤工天數為88天,誤工費應計算為14080.24(58401元/年÷365天×88天);3、護理費5729.67元(32677元/年÷365天×64天);4、住院伙食補助費2560元(40元/天×64天)。以上合計35473.14元。對于交通費,因呂某某未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本院不予支持。對于誤大型營運車輛費,呂某某僅出示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行駛證,無法證明存在誤車損失,本院不予支持。對于打印費,因呂某某未提供證據證明,且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結合前文所述,盧某和建中公司應分別賠償呂某某財產損失14189.26元。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隨州市建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呂某某財產損失14189.26元;二、被告盧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呂某某財產損失14189.26元;三、駁回原告呂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308元,由被告隨州市建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擔754元,被告盧某負擔754元,原告呂某某負擔800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該期間從法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審判長 楊子文
審判員 章 鋒
審判員 呂明智
書記員:龔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