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某
黃坤志(湖北尚卓律師事務所)
李純(湖北尚卓律師事務所)
劉某1
劉某2
張亞輝(湖北華徽律師事務所)
原告:向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湖南省石門縣。
原告:劉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武漢市武昌區(qū)。
法定代理人:向某,系劉某1之母。
以上兩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黃坤志、李純,湖北尚卓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武漢市武昌區(qū)。
委托代理人:張亞輝,湖北華徽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向某、劉某1與被告劉某2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1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盧丹濤于2015年11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向某、劉某1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黃坤志、李純、被告劉某2的委托代理人張亞輝到庭參加訴訟。
因該案的處理需等待其他案件的審理結(jié)果,該案于2016年2月中止審理。
該案現(xiàn)恢復審理并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某、劉某1訴稱,原告向某與劉福斌系夫妻關系,雙方于××××年××月××日登記結(jié)婚,原告劉某1系劉福斌與向某的女兒,被告劉某2系劉福斌與前妻肖羅紅的女兒。
2011年8月30日,劉福斌與前妻協(xié)議離婚,根據(jù)離婚協(xié)議,位于武昌區(qū)武珞路451號-3-5-7號(現(xiàn)門牌號為武昌區(qū)中南街武珞路249號1棟3單元5層1室)、面積74.5平方米的房屋屬于劉福斌所有。
2015年4月22日,被繼承人劉福斌去世,原告認為,前述遺產(chǎn)應當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確認原告向某、劉某1對武昌區(qū)中南街武珞路249號1棟3單元5層1室、建筑面積74.65平方米的房屋應分別繼承該房屋三分之一的份額24.88平方米。
后原告向某、劉某1變更訴訟請求為:1、請求法院判令位于武昌區(qū)中南街武珞路249號1棟3單元5層1室、建筑面積74.65平方米的房屋為原告向某、劉某1所有,向某、劉某1根據(jù)市場價格對劉某2所應得份額進行相應補償;2、請求法院依法分割被繼承人劉福斌的喪葬費、撫恤金及公積金,其中,對于原、被告未達成合意的部分,原告向某、劉某1依法應繼承共計約人民幣259383.8元(具體數(shù)額以庭審時計算為準);3、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被告劉某2辯稱,對于訴訟請求一,被告不同意,被告也享有該房屋三分之一的繼承權(quán),劉某2名下沒有房產(chǎn),需要房屋居住,而且劉某2父親留下的房產(chǎn),劉某2想要將名字留在上面;對于喪葬費等,按照三分之一的法定繼承,因為劉某1是向某和劉福斌結(jié)婚前出生的,如果法院確認劉某1有繼承權(quán),我們同意按三分之一進行繼承。
原告向某、劉某1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離婚協(xié)議書、離婚證,證明劉福斌與其前妻肖羅紅于2011年8月23日協(xié)議離婚,劉某2系劉福斌的女兒,離婚協(xié)議書中約定坐落于武昌區(qū)中南街武珞路249號1棟3單元5層1室的房屋歸劉福斌所有。
證據(jù)二、房屋所有權(quán)證、土地使用權(quán)證,證明坐落于武昌區(qū)中南街武珞路249號1棟3單元5層1室、建筑面積74.65平方米的房屋是被繼承人劉福斌的個人財產(chǎn)。
證據(jù)三、劉福斌的身份證、戶口簿、結(jié)婚證,證明向某與劉福斌于××××年××月××日登記結(jié)婚。
這份證據(jù)的原件由武漢市公安局政治處保管。
證據(jù)四、出生醫(yī)學證明、戶口簿,證明劉某1是向某和被繼承人劉福斌的女兒,原告向某是劉某1的法定代理人。
這份證據(jù)的原件由武漢市公安局政治處保管。
證據(jù)五、居民病傷死亡醫(yī)學證明(推斷)書、死亡醫(yī)學證明書、人民警察病故證明書,證明被繼承人劉福斌于2015年4月22日去世。
這份證據(jù)的原件由武漢市公安局政治處保管。
證據(jù)六、劉福斌父母墓碑照片,證明劉福斌僅有劉某2、劉某1兩個子女,被繼承人劉福斌的父親劉業(yè)銀、母親李紹英均先于劉福斌去世。
被告劉某2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法院依據(jù)原告申請,調(diào)取了被繼承人劉福斌的公積金流水及劉福斌同志喪葬費及撫恤費用說明。
經(jīng)當庭舉證、質(zhì)證,被告劉某2對原告向某、劉某1提交的證據(jù)一表示這是復印件,真實性不予認可,證明目的不予認可;被告劉某2對原告向某、劉某1提交的證據(jù)二表示沒有異議;被告劉某2對原告向某、劉某1提交的證據(jù)三表示沒有異議,但是也可以證明劉某1是向某和劉福斌結(jié)婚前出生的,不知道她是不是劉福斌的女兒;被告劉某2對原告向某、劉某1提交的證據(jù)四表示真實性無法確定,證明目的有異議,出生證明不是親子關系證明;被告劉某2對原告向某、劉某1提交的證據(jù)五表示對居民病傷死亡醫(yī)學證明(推斷)書、死亡醫(yī)學證明書真實性沒有異議,人民警察病故證明書真實性無法確認;被告劉某2對原告向某、劉某1提交的證據(jù)六表示真實性無法確認。
被告劉某2對法院調(diào)取的證據(jù)表示喪葬費及撫恤費用說明真實性均沒有異議,對于原告對于這筆錢三個人均分的意見,只要確認劉某1有繼承權(quán),我們就認可。
對于公積金流水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證明目的有異議,向某和劉福斌結(jié)婚之前的公積金不應當有向某的一半。
原告向某、劉某1對法院調(diào)取的證據(jù)表示劉福斌同志喪葬費及撫恤費用說明真實性均沒有異議,我們認為這些錢不是遺產(chǎn),而是政府對第一順位繼承人的撫恤,應當在第一順位繼承人的三個人之間均分;公積金流水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這是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有一半是向某的,另一半作為遺產(chǎn)進行分割。
經(jīng)庭審,本院確認如下事實:
原告向某與被繼承人劉福斌系夫妻關系,雙方于××××年××月××日登記結(jié)婚,原告劉某1系劉福斌與向某之女。
被告劉某2系劉福斌與前妻肖羅紅之女,劉福斌與肖羅紅于2011年8月23日協(xié)議離婚。
劉福斌的父親劉業(yè)銀、母親李紹英均已去世多年。
2015年4月22日,被繼承人劉福斌去世,生前未立遺囑,其遺有坐落于武昌區(qū)中南路街武珞路249號1棟3單元5層1室、建筑面積74.65平方米的房屋一套(該房屋即劉福斌、肖羅紅離婚協(xié)議中所稱“在武昌區(qū)武駱路451號,面積74.5平方米”的房屋)。
截止劉福斌、肖羅紅離婚,劉福斌公積金賬戶尚有余額7536.21元,截止2015年7月1日,劉福斌公積金賬戶尚有余額88204.24元。
劉福斌去世后,扣除其患病期間向單位的借款,應發(fā)放喪葬、撫恤及保險費用共計278820.4元。
為繼承劉福斌的遺產(chǎn),原告向某、劉某1訴至法院,訴請如前。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對劉福斌的遺有的房產(chǎn)、應發(fā)放的喪葬、撫恤及保險費金額均無異議,對于公積金,原告向某、劉某1訴稱公積金為向某、劉福斌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其中一半是屬于向某的;被告劉某2辯稱向某和劉福斌結(jié)婚之前的公積金不應當有向某的一半。
本院認為,對于劉福斌的公積金賬戶中,2011年8月23日之前的7536.21元應為劉福斌、肖羅紅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即其中有3768.105元為劉福斌的遺產(chǎn),截止2015年7月1日,劉福斌的公積金賬戶余額為88204.24元,即在向某、劉福斌婚姻存續(xù)期間,劉福斌取得了80668.03元的公積金,此筆公積金應為向某、劉福斌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即其中有40334.015元為劉福斌的遺產(chǎn),故劉福斌公積金賬戶中有44102.12元為劉福斌的遺產(chǎn)。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 ?、第三條 ?、第五條 ?、第十條 ?、第十三條 ?第一款 ?、第二十六條 ?、第二十九條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坐落于武昌區(qū)中南路街武珞路249號1棟3單元5層1室、建筑面積74.65平方米的房屋由原告向某、劉某1、被告劉某2共同繼承,三人各享有上述房屋三分之一的所有權(quán);
被繼承人劉福斌遺有的公積金44102.12元,由原告向某、劉某1、被告劉某2共同繼承,三人各繼承14700.7元;
被繼承人劉福斌的喪葬、撫恤及保險費用共計278820.4元由原告向某、劉某1、被告劉某2共同所有,三人各分得92940.13元;
駁回原告向某、劉某1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10015.23元,減半收取5007.615元,由原告向某、劉某1、劉某2各負擔1669.2元(此款原告向某、劉某1已墊付,由被告劉某2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徑行給付原告向某、劉某1)。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按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國務院令第481號)的規(guī)定預交案件受理費,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財政機關: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賬戶:17×××67;開戶行:農(nóng)行武漢市民航東路支行;行號:832886。
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
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
申請執(zhí)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guī)定。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對劉福斌的遺有的房產(chǎn)、應發(fā)放的喪葬、撫恤及保險費金額均無異議,對于公積金,原告向某、劉某1訴稱公積金為向某、劉福斌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其中一半是屬于向某的;被告劉某2辯稱向某和劉福斌結(jié)婚之前的公積金不應當有向某的一半。
本院認為,對于劉福斌的公積金賬戶中,2011年8月23日之前的7536.21元應為劉福斌、肖羅紅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即其中有3768.105元為劉福斌的遺產(chǎn),截止2015年7月1日,劉福斌的公積金賬戶余額為88204.24元,即在向某、劉福斌婚姻存續(xù)期間,劉福斌取得了80668.03元的公積金,此筆公積金應為向某、劉福斌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即其中有40334.015元為劉福斌的遺產(chǎn),故劉福斌公積金賬戶中有44102.12元為劉福斌的遺產(chǎn)。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 ?、第三條 ?、第五條 ?、第十條 ?、第十三條 ?第一款 ?、第二十六條 ?、第二十九條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坐落于武昌區(qū)中南路街武珞路249號1棟3單元5層1室、建筑面積74.65平方米的房屋由原告向某、劉某1、被告劉某2共同繼承,三人各享有上述房屋三分之一的所有權(quán);
被繼承人劉福斌遺有的公積金44102.12元,由原告向某、劉某1、被告劉某2共同繼承,三人各繼承14700.7元;
被繼承人劉福斌的喪葬、撫恤及保險費用共計278820.4元由原告向某、劉某1、被告劉某2共同所有,三人各分得92940.13元;
駁回原告向某、劉某1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10015.23元,減半收取5007.615元,由原告向某、劉某1、劉某2各負擔1669.2元(此款原告向某、劉某1已墊付,由被告劉某2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徑行給付原告向某、劉某1)。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審判長:盧丹濤
書記員:杜曉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