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被告)陳南南。
委托代理人陳新啟,陽新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向興家。
委托代理人鄧亞山。
一審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下陸建筑公司),住所地黃石市下陸區(qū)老下陸街道辦事處發(fā)展大道52號。
法定代表人王明,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董明良,湖北富川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陳南南因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不服陽新縣人民法院(2013)鄂陽新民二初字第0011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判決認定:2012年5月份,向興家受陳南南的雇請,在下陸建筑公司承建的四棵還建樓工地施工。2012年7月12日,向興家在澆灌樓梯間過程中發(fā)現(xiàn)模板有漏洞便去鋸木板來堵漏洞時,不慎被電鋸鋸傷,隨后被送往黃石市中心醫(yī)院住院治療22天。同年10月24日,黃石求實司法鑒定中心出具鑒定意見認為向興家構成七級傷殘,出院后需休息四個月。后因賠償問題向興家多次與陳南南、下陸建筑公司協(xié)商未果,遂向法院起訴要求陳南南與下陸建筑公司連帶賠償其醫(yī)療費、誤工費等合計178,652.10元。
一審判決認為:向興家與陳南南之間形成勞務關系,向興家在提供勞務中造成本人受到損害,應當根據雙方的過錯分別承擔相應的責任。向興家在提供勞務過程中,未經施工工地的專業(yè)人員同意擅自鋸木,且在鋸木的過程中未注意保護自身安全,故對自身損害造成的損失承擔60%的責任;陳南南在組織人員施工時未保障施工人員安全及履行相應的告知、管理義務,對向興家遭受的損失應承擔40%的責任。下陸建筑公司將四棵還建樓部分工程違法分包給沒有建筑資質的陳南南建設,應當與陳南南對向興家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向興家的損失經核算,醫(yī)療費為11,815.10元、殘疾賠償金146,992元(18374×20×40%)、誤工費11,769元(30253÷365×142)、護理費1,292元(21448÷365×22)、住院伙食補助費1,100元(22×50)、鑒定費1,255元、交通費584.10元,合計174,807.20元。向興家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營養(yǎng)費等,考慮其受傷程度及營養(yǎng)費無相應證據證實等,不予支持。綜上所述,陳南南應賠償向興家損失69,922.88元(174,807.20×40%);下陸建筑公司對陳南南賠償向興家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陳南南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向興家醫(yī)療費、殘疾賠償金、住院伙食補助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鑒定費等各項損失計69,922.88元;二、下陸建筑公司對陳南南的賠償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三、駁回向興家其他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查明: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向興家受陳南南招用,其工作內容及時間由陳南南規(guī)定,工資由陳南南支付,并接受陳南南的勞動管理,雙方形成雇傭關系。陳南南在組織人員施工時未保障施工人員安全及履行相應的告知、管理義務,對事故的發(fā)生有一定的過錯,依法應對向興家的損失承擔相應賠償責任。一審判決依據陳南南的過錯程度,確定其對向興家的損失承擔40%的賠償責任并無不當。一審判決對向興家的傷情鑒定適用工傷傷殘鑒定標準,并未違反相關規(guī)定,一審判決對鑒定意見予以采信,并無不當。向興家的戶籍所在地在城鎮(zhèn),故一審判決按照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并無不當,陳南南提出應按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故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3,873元由向興家負擔2,323元,陳南南負擔1,55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3,873元由陳南南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程莉娜 審 判 員 聶 瀟 代理審判員 段 佳
書記員:李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